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林学钰

双月刊

1671-5888

jdxbdxb@jlu.edu.cn

0431-88502374

130026

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力求以繁荣和发展地质学科科技与教育事业为重点,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培养新生力量,把期刊办成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本刊主要刊登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测绘科学等学科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为中文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内外10余家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和摘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其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在综合类期刊中居于前列。本刊连续多年被吉林省评为一级期刊,多次获国家、省部级优秀科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超顺磁效应多参数提取

    刘怀湜赵雪娇刘雨新房庭瑞...
    993-1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域电磁法中的超顺磁效应一般由磁异常体或磁化层引起,并在响应中后期出现呈近似-1次幂律衰减的慢扩散现象,同时也是地下磁性介质信息的重要表征.传统参数提取方法在对磁性环境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时,会由于忽略这种效应导致数据的错误解释.为了实现对含有超顺磁效应数据的准确解释,本文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超顺磁效应的多参数提取研究,通过引入Cole-Cole磁化率模型实现了层状超顺磁效应的数值模拟,证明了磁化率、电导率可以影响超顺磁响应的幅值与衰减斜率,并结合改进粒子速度和位置更新策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了对磁化率、电导率等参数的提取.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在对超顺磁效应多参数进行提取时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2%,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超顺磁效应数值模拟粒子群优化参数提取

    基于小波包分解与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瞬变电磁反演

    李瑞友白细民张勇汪靖...
    1003-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瞬变电磁反演是高维非凸的复杂非线性反演问题.利用传统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可以有效缓解瞬变电磁反演的过拟合现象,但是BP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wavelet packet denoising,WPD)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方法(WPD-GA-BP),并应用于瞬变电磁反演中.首先,采用基于硬阈值和Daubechies系列中Db13的WPD方法降低观测磁场数据中的噪声成分,同时提出一种剔除冗余特征的样本采集策略.然后,引入具有全局性的GA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权重,提升BP算法的学习能力和求解精度.最后,基于中心回线源一维瞬变电磁正演理论,构建层状地电模型,经WPD预处理后进行反演,并比较GA-BP与传统 Occam、单一 BP、PSO-BP(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P)、DE-BP(differential evolution-BP)等算法的反演结果.理论模型与实测数据反演结果表明:在瞬变电磁层状地电模型反演中,WPD-GA-BP比其他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以及更强的稳定性和正演数据拟合能力,可有效应用于电磁探测反演解释中.

    瞬变电磁法小波包分解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反演

    复杂地质条件下浅海区电性源瞬变电磁法三维响应特征

    雷松达王显祥刘遂明
    1016-1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频域电磁法相比,瞬变电磁法可有效区分空气波和海底电磁响应,在浅海油气藏探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海海域地质条件一般较为复杂,普遍具有强切割地形及复杂构造,使电磁场响应特征变得异常复杂,给数据解释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元法,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对复杂地质模型进行剖分,通过构建时域有限元方程并结合偶极子离散的长导线源近似技术以及后退欧拉离散技术,实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浅海区电性源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模拟.在验证算法精度后,通过复杂地质模型的三维正演,分析了不同海水深度对空气波与海底油气藏目标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围岩电阻率以及海底地形对油气藏目标体分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浅海条件下,脉冲响应受空气波影响较大,阶跃响应受空气波影响较小,随着深度增大空气波影响变小,对油气藏的分辨率也降低;围岩电阻率及海底复杂地形对电性源瞬变电磁影响严重.

    瞬变电磁法浅海非结构化网格三维正演时域有限元

    滑坡面瑞雷波波场模拟及H/V谱比探测

    王芃邵广周恒翔天蓝笛瑄...
    1031-1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坡是一种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危害巨大的地质灾害,准确确定滑坡滑动面对滑坡防治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勘探手段,如钻探和地球物理方法在起伏较大的滑坡地形中具有诸多限制.本文以四川省屏山县东池庄滑坡为参考,建立了起伏地形软弱性土质滑坡模型,进行了瑞雷波波场模拟并经过模式分离后计算求得水平/垂直(H/V)谱比曲线.对比分析了波场传播及H/V谱比曲线的特征,发现在110道检波器排列中,中心部位检波器的峰值频率可作为计算土石分界面的卓越频率.设计了土层厚度分别为25、31、35 m的滑坡模型,发现土层厚度与峰值频率呈负相关关系.给出了地层为黏性土与泥岩时的频率-深度经验公式,得到了连续滑动面信息,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模型吻合较好.

    软弱性滑坡H/V谱比曲线波场模拟峰值频率

    GPR信号去噪的变分模态分解

    刘财商耀达鹿琪徐杨杨...
    1042-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数据的信噪比,压制由随机扰动引起的随机绕射能量,将二维变分模态分解(two-dimensional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2D-VMD)引入二维GPR数据的噪声压制处理中.首先,对GPR数据进行2D-VMD处理,并分析各阶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及其对应的频率-波数域谱来确定雷达剖面中的各回波类型.然后,计算IMF分量与原始数据的互相关系数来确定信号模态和噪声模态,并对信号模态进行重构得到降噪后的数据.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测试表明,相比于传统的1D-VMD法,2D-VMD滤波后的含噪正演记录峰值信噪比由6.44 dB增加到7.72 dB;经2D-VMD降噪处理后的雷达剖面在保留有效信号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压制随机扰动带来的噪声,并且得到的雷达剖面同相轴连续性更好.

    探地雷达二维变分模态分解频率-波数谱互相关系数去噪

    北部湾盆地稠油储层流体识别问题探讨

    吴健张恒荣胡向阳刘土亮...
    1054-1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海西部北部湾盆地的稠油油藏分布在涠西南凹陷和乌石凹陷,主要以普通稠油和特稠油为主.此类稠油埋深范围较广,从浅层到中深层均有发现,物性较好,呈中—高孔渗和高阻特征,但常规气测往往仅有总烃和甲烷,气测值很低且无异常显示,录井岩屑在大部分区域未见任何荧光和含油显示,给地层流体识别带来很大困难.为此,针对本区不同类型的稠油进行分类并开展测、录井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随钻测井曲线结合壁心含油性为主要手段,以气测图版和壁心三维定量荧光识别为辅助,提出了一套稠油快速识别方法.利用取样过程中对井下地层流体性质的监测和岩石热解分析结果,指出稠油本身典型的烃组分构成造就了其独特的气测特征;同时,认为强亲水的岩石润湿性以及沥青质稠油与砂岩骨架颗粒之间特殊的粘附性是造成部分稠油储层岩屑无荧光和含油显示的主要原因,壁心和取样流体的三维定量荧光能够真实反映地层流体的性质.

    稠油储层重烃组分润湿性沥青粘附性荧光录井井下流体分析北部湾盆地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光学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林雨准刘智王淑香芮杰...
    1068-1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光学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提升和获取渠道的丰富,利用光学遥感影像实现地物智能解译已成为高效的技术路径.由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以及道路信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需求,基于CNN的道路提取方法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鉴于此,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基于CNN的道路提取方法从基于形状特征的改进、基于连通性的改进、基于多尺度特征的改进和基于提取策略的改进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描述典型道路遮挡案例,并利用经典CNN从样本标签的局限性层面对当前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与验证,最后从多源数据协同、样本库建设、弱监督模型和域适应学习四个方面对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和展望.

    卷积神经网络光学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智能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