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兆仪

月刊

1009-1068

custsxb@cust.edu.cn

0431-85582725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提倡学术争鸣为办刊宗旨,积极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人类思维模式变革之路

    邱程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一切事物,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在物质生产中,人们建立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二者共同制约、规定着人的本质。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不仅是思维和存在同一的基础,而且是"自然"和"历史"相统一的基础。由于实践,思维和存在既互相区别,又互相统一。实践促使自然和历史联结成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了人类认识史一次伟大的综合,第一次建立起一个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相统一的完整的世界观。在新世界观看来,所谓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自由和必然的矛盾,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理解和解决。

    实践认识论本体论思维马克思

    高兹对经济理性批判的三维透视

    李娟王谷琳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兹对经济理性的批判中隐藏着"历史—现实—理想"的总体性维度。高兹以经济理性思想为核心,批判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无法解决生态问题且导致人的异化加剧,当代资本主义导致劳动异化、科学技术异化、消费异化,由此设想以生态理性为取代经济理性的生态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高兹对如何超越"经济理性"的藩篱进行了系统阐释,这一演绎路径蕴含了高兹经济理性思想的历史维度、现实维度、理想维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对高兹经济理性批判的三维透视,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其政治生态学思想的总体理论框架。

    高兹经济理性生态理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德福一致何以可能——以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问题为视角

    刘柏廷潘文哲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纯粹先天的德性和包含经验的幸福造成了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所以德福一致要构成先天综合命题,就需要第三者的作用。幸福与德行统一于至善,但至善在感官世界不可能,所以康德对自由、不朽、上帝进行悬设,三大悬设共同支撑起至善的可能性,从而使至善作为第三者。此外,自由在这个命题中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自由为通往至善提供了两条路径,它们分别对应安德鲁斯·里斯所指出的神学的和世俗的至善,因而自由作为前提为调和至善的这种分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先天综合判断第三者实践理性德福一致至善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悬浮"困境及应对理路

    唐立刘妍雅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对于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作为外部力量的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到乡村中却未必能够获得充分发展,而是呈现出"悬浮"的困境。具体来说,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面临悬浮困境的表现主要有制度悬浮、主体悬浮、价值悬浮和内容悬浮等方面。通过实践反思发现,"行政干预"只是社会工作"悬浮"的外在原因,而缺乏能力则是社会工作"悬浮"的内在原因。为此,化解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悬浮"困境的路径可以从外在性的体制赋权和内在性的能力建设两方面着手。

    社会工作乡村振兴悬浮能力建设

    赋权增能:新乡贤参与乡村非遗保护的困境与进路——以S古镇盔帽非遗保护为例

    丁伯纯李航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乡贤是参与乡村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在力量,但新乡贤在实际参与乡村非遗保护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选取皖南S古镇新乡贤参与乡村非遗保护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收集资料,发现新乡贤在参与乡村非遗保护中面临在乡村民支持乏力、非遗传承力量不足、用于非遗保护与发展的资金不足、非遗保护的文化氛围淡漠等问题。在增能理论视角下,探索新乡贤发挥能动性,凭借自身特质功能与优势,从个体增能、社区增能、社会增能三个方面寻找化解参与困境的进路,挖掘乡土资源,增强其参与乡村非遗保护的社会基础。

    新乡贤非遗保护增能

    理论·实践·历史:共享发展理念的三重价值

    周晓宇贺树月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实践的总结和指导原则。在理论渊源层面,共享发展理念发端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理论,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和而不同"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成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实践指向方面,共享发展理念秉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保障和现实推动力。在世界历史维度,共享发展理念坚守以人民为本的核心理念,维护着共存共荣的和谐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指引。

    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特性与行为规律——基于马克思"资本一般"与"许多资本"理论的探析

    滕佑帆毛加兴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对马克思"资本一般"与"许多资本"理论进行创新性发展,将资本的社会关系属性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二元划分是定义"资本一般"与"许多资本"的新维度。资本的一般特性与行为规律根植于资本的"社会形式规定性",资本的"社会内容规定性"决定了不同所有制下各形态资本的个性与特殊行为规律。对资本特性与行为规律的准确认识和把握,是引导新时代条件下资本健康运行的理论前提,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巩固公有资本的主体地位、完善市场运行秩序、控制资本比例配置、规范资本所得性管理等方式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

    资本特性资本一般资本行为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研究现状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伊丹丹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研究是窥探我国现代化发展实践的新的切入点。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CSSCI和中文核心来源期刊,应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对2013-2023年127篇"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学术论文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发现,学界有关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研究近年来上升势头明显,包括其本质内涵、发展历程、演变特点等,并尝试从话语体系建构、传播的角度进行方法的论证。但是,现有研究尚未形成具有观念整合性的研究成果,对话语背后所处的语境、动机、手段与效果的分析不充分。未来应在强化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开展体系化研究,同时深化微观分析,如加强对话语传播效能、话语受众认知及影响话语对外传播因素的探究等。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双重逻辑

    陈春燕陈昊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通、成功结合,共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契合性。要想探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契合的密码,可以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入手:从历史逻辑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答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之困,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从理论逻辑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自然观、历史观、民生观、道德观、实践观等方面相融相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元宇宙赋能红色文化创新传播探究

    吴雨星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时代加速到来,以元宇宙创新传播红色文化成为时代之需。在新科技驱动的全球化进程中,文化软实力是各国竞争的核心,而红色文化是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中之重。坚定文化自信要推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而元宇宙为创新传播红色文化提供历史新机遇。元宇宙的去中心化、沉浸式、跨越物理边界局限性的特点,将有利于拓展与丰富红色文化传播的主体、场景与对象。元宇宙赋能红色文化创新传播须重点把握以主体感化为目的增强传播实效性、以扩大受众群体为目标拓展柔性传播方式、以保障安全科学传播为靶向优化技术与机制支持等,防范化解可能带来的风险与问题。

    元宇宙红色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