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陈伟

月刊

1001-9154

cdtyxb2001@263.net

028-85095371,85065590

610041

成都市体院路2号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发行的文理综合刊物。设有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竞赛与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等栏目。历年来,学报曾获得国家和四川省的各种奖项,被评为四川省学术理论类质量一级期刊、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自1992年以来,该刊一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在全国首次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评选中,又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前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动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乳酸代谢的影响:叠加还是拮抗作用

    姚武赵彤张媛赵杰修...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糖尿病常伴有乳酸代谢异常。运动与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方式,被《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联合使用。单独使用时,运动与二甲双胍均会影响乳酸代谢;但是,二者联合使用对乳酸代谢的影响尚未明确。文章总结了乳酸代谢与2型糖尿病、运动及二甲双胍的关系及相关机制,探讨运动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乳酸代谢的影响;并提出运动类型、服药剂量、运动时间和服药时间等相关因素的搭配问题,为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制定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二甲双胍乳酸2型糖尿病运动干预体医融合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策略研究与路径探索

    郑亚飞
    101-10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体教融合的内涵以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要求出发,研究了目前高校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存在的掣肘因素。提出要坚持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方向,坚持系统观念,通过优化保障体系、办学模式、育人机制、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探索体教融合模式,积极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创新,打造"教、科、训、医"一体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体教融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后备人才

    社交媒体促进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混合方法的研究

    孙浩蔡宜静阎晋虎于晓梅...
    10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影响机制,为促进青少年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体育行为生成与保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混合方法揭示社交媒体(社交分享和社交竞争)、社交自我效能感、自我呈现与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关系,以及社交媒体影响青少年体育行为的机制。结果:社交分享和社交竞争对青少年体育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交自我效能感在社交分享、社交竞争与青少年体育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自我呈现在社交分享、社交竞争与青少年体育行为之间未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社交媒体通过社交互动和运动打卡影响青少年的体育态度和认知,从而促进青少年体育行为。结论:社交媒体不仅塑造用户个人身体认知,还影响用户对传播对象的身体认知以及对体育行为的态度,其通过具身媒介、身体规训、技术工具和信息反馈等开放式闭环作用促进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发展。

    社交媒体青少年体育行为影响机制混合方法

    汉画中"两两相当"角抵图像的考释与研究

    崔乐泉张红霞
    12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画中的角抵戏,作为汉代社会生活中一类综合艺术形式的形象再现,始终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以"两两相当"特征呈现的角抵,因其在汉画中的多样表现形态和所蕴含的浓厚武术技击信息,已经引起了体育界及相关领域专家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多年来考古发掘及传世汉画中"两两相当"之角抵资料的归类整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对角抵在汉代的发展、历史影响及其价值进行了探讨。认为,以"两两相当"为特征的两人角抵技击形式,在展示汉代社会文化的各类汉画中有着多样的形象呈现,既有两人之间的徒手角抵,亦有两人之间徒手对器械的角抵,更有两人之间互相持械的角抵。这类角抵形式的昌盛及其普及,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于汉代达成历史进程中的第一个发展高峰奠定了基础,而这类角抵形态所涉及的不同形式双人技击方式的流行,对中国古代武艺武术的演进、传承和整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画两两相当角抵摔跤技击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女子体操学校发展考释

    张玉宝
    13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女子体操学校创设于1908年(清光绪戊申年),历时约33年,培养女子体育师资千余人,期间两次中断又相继维系,经历多次战争摧毁又得以重生,开中国女子体育专业教育之先河。但现有研究对该校创办时间、创办人、学校称谓、修业年限等基本信息缺乏深入考证,致使体育史教材、各类辞典对其介绍存在诸多错误。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互证等方法,对该校诸多存疑问题进行考证,并从学校名称、创设时间、负责人变化、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梳理了该校的发展历程,以期再现该校百年前发展的真实样态,展现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工作者为女子体育教育事业奋斗的心路历程,为中国体育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师教育培养培训机构中国女子体操学校

    民国时期"国术救国"的话语构建及演进逻辑——以《中央国术馆馆刊》史料文本为中心的考察

    周德巧张长念李朝旭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以《中央国术馆馆刊》为舆论阵地构建了"国术救国"的时代话语体系。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史学考证等方法,对《中央国术馆馆刊》的史料文本进行分析,力图探究该时期"国术救国"话语体系何以构建及以何逻辑不断演进。在构建路径上,研究发现:馆刊利用宗旨阐明与内容指引明确了"国术救国"的话语导向;借助名人造势与热点渲染强化了"国术救国"的话语表达;最后通过理论建设与行动探索展开"国术救国"的话语实践并成功形塑起"国术救国"的话语体系。进一步探究民国时期"国术救国"话语的演进逻辑,认为:从国家层面看是出于危机压迫下对公民身体的政治征用;从民族层面看是由于思潮冲击下民族自信的文化坚守;从社会层面看则是时代推进下由德而力的势能释放。国家、民族、社会的三重因素是"国术救国"话语演进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民国国术国术救国话语构建演进逻辑中央国术馆中央国术馆馆刊

    古希腊牛戏的历史源流与文化解读

    王海燕王润斌
    153-16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克里特抚牛腾跃、迈锡尼斗牛运动,至色萨利公牛竞技,古希腊牛戏的样式、内涵不断发展演变,是古希腊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古希腊牛戏的历史源流与文化内涵进行了解析。认为,牛在古希腊的社会生活和神话传说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牛戏于克里特、迈锡尼、色萨利时期均呈现出不同的图案样式与动作模式。同时,古希腊牛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原始狩猎到抚牛腾跃,文化仪式开始显现;由抚牛腾跃到竞技赛会,以技娱神彰显信仰;由抚牛腾跃到公牛竞技,娱乐表演开始出现;由贵族专擅到全民竞技,参与阶层逐次更迭;由物种相异到习俗分殊,文化场域逐渐形成。

    古希腊牛戏抚牛腾跃文化动物

    体育媒介研究的边界拓展——澳大利亚体育文化与传播学者布雷特·哈金斯访谈

    杨珍布雷特·哈金斯
    16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布雷特·哈金斯(Brett Hutchins)教授就体育媒介研究的边界拓展这一话题接受了作者的访谈。在媒介研究框架内探讨了体育媒介终端变化与研究热点的迁移与边界拓展,哈金斯教授认为,体育传播领域中的数字革命对体育赛事的影响涉及了传媒产业和赛事传播的各个环节,需要关注流媒体、视频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领域的体育媒介问题。对于体育媒介研究在方法层面的边界拓展,必须强调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在面对智能手机和大数据的运用时,如何获取和管理媒介体育的新规范,是值得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命题。对于研究视阈的边界拓展,特别强调了近年来兴起的环境保护与体育媒介研究议题,将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同体育赛事传播研究相结合,新鲜而又极具启发性。

    体育媒介数字化批判性边界体育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