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承德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承德医学院学报
承德医学院学报

张树峰

双月刊

1004-6879

cdmcxb@126.com

0314-2291125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安远路

承德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综合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本院的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报道国内外医学新动态、新思想和新观点。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学、技术方法、医学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橙皮素早期干预对APPswe/PS1dE9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

    王楠孙莹闻豪王瑞婷...
    36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橙皮素早期干预对野生型及转基因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 选取3月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对照给药橙皮素10 mg/kg/d、20 mg/kg/d剂量组;设立3月龄转基因小鼠为模型组、橙皮素20 mg/kg/d、40 mg/kg/d、80 mg/kg/d剂量组,灌胃1次/d,灌胃6个月后处死.购买3月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IHC)检测小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GFAP表达;免疫荧光双重染色(IF)检测小鼠脑组织GFAP/C3、GFAP/S100A10共定位的细胞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小鼠脑组织中GFAP、C3的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IL-1α、TGF-β1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对照组GFAP阳性表达上调,GFAP/C3共定位阳性细胞数增加,GFAP/S100A10减少,C3表达上调,IL-1α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给药橙皮素组GFAP表达下降,GFAP/C3共定位阳性细胞数减少,GFAP/S100A10增加,C3表达下调,IL-1α含量下降,TGF-β1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GFAP表达增强,C3蛋白表达上调,GFAP/S100A10阳性细胞数减少,TGF-β1含量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橙皮素给药组GFAP表达下降,GFAP/C3共定位阳性细胞数减少,GFAP/S100A10增加,C3的表达下调,TGF-β1含量升高(P<0.05).结论 橙皮素早期干预能够明显减轻自然衰老小鼠及转基因小鼠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促进抗炎A2型细胞活化,抑制促炎A1型活化,减轻炎症对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橙皮素星形胶质细胞早期干预

    过表达Beclin1基因对横纹肌肉瘤RD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吴恬菲闫涵杨翼维堵舒桐...
    367-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Beclin1基因调控横纹肌肉瘤RD细胞的机制.方法 通过转染技术使Beclin1基因在RD细胞中过表达,将其分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运用RT-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Beclin1基因在RD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TUNE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情况.结果 实验组Beclin1基因的mRNA表达量为(4.06±0.46),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8,P<0.01),蛋白表达量为(1.84±0.30),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32,P<0.05);根据吸光度值绘制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生长曲线,实验组细胞生长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实验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弱于阴性对照组(P<0.01),侵袭能力显著弱于阴性对照组(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 自噬调节基因Beclin1过表达可显著促进RD细胞凋亡,抑制RD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横纹肌肉瘤Beclin1基因过表达自噬

    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HIF-1α、SP-D、Copeptin水平及价值

    李梅霞吴娜娜
    372-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和肽素(Copeptin)水平变化,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28 d内生存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7 d后,预后不良组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HIF-1α、SP-D、Copeptin与APACHE Ⅱ评分、cTnT、NT-proBNP、CRP呈正相关(P<0.05);HIF-1α+SP-D+Copeptin联合预测预后的AUC分别大于单项指标预测、任意两项指标联合预测(P<0.05).结论 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升高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在预测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缺氧诱导因子1α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和肽素

    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PRDM14、IGFBP2水平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张文杰戴军
    37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胰腺癌患者进行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前和手术后PRDM14、IGFBP2水平变化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的10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淋巴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S100A9、MMP-9、PRDM14、IGFBP2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PRDM14、IGFBP2指标与胰腺癌的相关性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ROC曲线分析PRDM14、IGFBP2对胰腺癌患者微血管密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胰腺癌患者在进行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后,其S100A9、MMP-9、PRDM14、IGFBP2水平呈降低趋势,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微血管密度与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无关,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其中,低分化组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的微血管密度比高分化组高;淋巴结转移组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RDM14、IGFBP2表达与胰腺癌患者微血管密度均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分析显示,联合诊断高于PRDM14、IGFBP2单项诊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RDM14、IGFBP2水平在胰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后呈降低趋势,PRDM14、IGFBP2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

    胰腺癌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正性调节区锌指蛋白1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微血管密度

    SEMA3F、ATF4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

    黄金樵陈秀芬戴惠婷潘志勇...
    382-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神经轴突导向因子(SEMA3F)、转录激活因子4(ATF4)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及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22年8月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喉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将经病理学证实出现术后复发转移的37例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组,其余未出现术后复发转移的23例患者分为未复发转移组.免疫组化法测定SEMA3F、ATF4蛋白阳性率;RT-PCR法检测SEMA3F、ATF4表达水平.分析SEMA3F、ATF4对喉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复发转移组对比,复发转移组患者喉癌组织中的SEMA3F蛋白阳性表达降低、ATF4蛋白阳性表达升高;SEMA3F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ATF4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未复发转移组相比,复发转移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表达水平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A、CA199、CA125、SEMA3F、ATF4是喉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预测喉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SEMA3F、ATF4单一检测.结论 SEMA3F、ATF4是喉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预测因子,对喉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转录激活因子4喉癌复发

    LTBP2、COL4A3、CA125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杨柯高原孙天文王霖婧...
    387-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Ⅳ型胶原蛋白α3(COL4A3)、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97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肺部良性病变患者97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双抗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LTBP2、COL4A3,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比较2组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各指标水平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LTBP2、COL4A3、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LTBP2、COL4A3、CA125水平比较:Ⅲ~Ⅳ期>Ⅰ~Ⅱ期、T3+T4>T1+T2、伴有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P<0.05);血清LTBP2、COL4A3、CA125水平与NSCLC患者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且各指标联合诊断NSCLC的AUC为0.889,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72%、84.54%,约登指数为0.753.结论 血清LTBP2、COL4A3、CA125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NSCLC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NSCLC辅助指标.

    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Ⅳ型胶原蛋白α3糖类抗原125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

    宣肺利水汤联合甲硝唑对卵巢囊肿患者的疗效观察

    袁树林王晓敏陈永红
    391-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宣肺利水汤联合甲硝唑对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储备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许昌医院2021年6月~2024年1月卵巢囊肿患者病历资料,选取其中59例采用宣肺利水汤+甲硝唑治疗的设为观察组,依据配对原则1:1选取采用甲硝唑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共118例作为本研究样本.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采用3级评分法评估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测治疗前后卵巢囊肿体积,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卵巢储备功能,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4.92%,高于对照组的79.66%(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囊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H、E2水平分别为(5.16±1.04)U/L、(105.32±21.33)pmol/L,低于对照组的(7.01±0.99)U/L、(148.53±24.91)pmol/L,AMH、FSH水平分别为(7.49±0.83)mg/mL、(5.02±1.46)U/L,高于对照组的(6.41±0.80)mg/mL、(4.39±1.04)U/L(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CD3+、CD4+水平分别为(1.78±0.07)、(61.47±5.52)%、(39.04±1.62)%,高于对照组的(1.52±0.09)、(59.06±5.08)%、(36.57±1.83)%,CD8+水平(22.31±1.29)%低于对照组的(24.17±1.06)%(P<0.05).结论 宣肺利水汤联合甲硝唑治疗卵巢囊肿可增强疗效,减小囊肿体积,改善临床症状及卵巢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宣肺利水汤甲硝唑卵巢囊肿卵巢储备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冯滢滢朱月月
    395-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商丘市中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资料(2020年3月~2022年11月),选取其中37例经血府逐瘀汤+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的设为研究组,依据配对原则1:1选取经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共74例为本研究对象.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内皮素(ET)、血栓调节蛋白(TM)、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白细胞介素(IL)-6、核转录因子(NF)-κB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94.59%高于对照组75.68%(P<0.05);治疗后2组PL、DS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AS、AF、TS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TM、NO、TIMP-1水平更高,IL-6、NF-κB、hs-CRP、ET水平更低(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抑制炎症反应.

    血府逐瘀汤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冠心病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

    芎归六君子汤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姚京龙赵倜吕莎莎
    399-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探究芎归六君子汤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酶谱、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阳张仲景医院2022年2月~2023年8月78例AMI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方案分为2组,各39例.2组均行冠脉介入治疗,基于此对照组予以rhBNP治疗,联合组予以rhBNP+芎归六君子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免疫层析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钙蛋白Ⅰ(cTnⅠ)等心肌酶谱指标;使用血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比容、血沉、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二醛(MDA),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SOD、GSH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沉、CK-MB、AST、cTnⅠ、LDH、MDA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与芎归六君子汤联合治疗AMI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心肌酶谱,减轻心肌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

    重组人脑利钠肽芎归六君子汤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谱血液流变学

    预见性风险护理管理对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王丽燕朱秋丽张燕
    403-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驻马店市中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8月行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126例,以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n=63)、实验组(n=6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风险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结果 术后3 d、7 d,实验组VAS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59%)低于对照组(12.70%)(P<0.05);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通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风险管理应用于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中,可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加快身体康复.

    预见性风险护理管理胃部分切除术并发症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