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成功(教育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成功(教育版)
成功(教育版)

董玮

半月刊

1671-3052

zgcgzz@126.com

027-87685171 87208253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210室

成功(教育版)/Journal Success
查看更多>>纵览全球教育风云,聚焦中国教改热点;见证区域发展进程,把脉教学管理态势;诠释教育成功真谛, 推动教育和谐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讨论极限的方法——级数的一个应用

    郭治国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级数的收敛性与极限的存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级数来讨论极限。

    级数数列

    非艺术类生源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胡鼎婕
    17页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之我见

    李海涛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学习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激起积极主动的求知欲望,投入更大的热情去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核心技能的改革分析

    王凯丽郑海东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技能所指的是某一个专业的学生具备的能力,而且是其他专业的学生无法取代的一项技能,对于学生自身以及整个高职教育而言都是有重大意义的。所以,在专业能力的培养工作上,需要尽可能的将专业核心技能突出,确定不同专业之间的核心技能差异,和专业核心技能与其他各种技能之间的关系。文中简单分析了专业技能的一般理念,并且分析了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核心技能培养建立的一般模式,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供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核心技能培养参考。

    通信类专业核心技能改革方向

    新课程标准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张成良
    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是影响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因素。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影响的重要性分析,提出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更高要求,并对高校体育教师参与和适应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意识培养提出建议。从高校体育改革的意义、内容、途径、合理利用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

    新课程标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浅论个性化设计在大众审美下的选择

    蔡永荣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大众审美已经成了我国当前审美的主流,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产品的个性设计又会走向何方?笔直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索了我们个性化设计发展的方向。

    大众审美消费时代个性设计发展方向

    谈微信平台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效应

    杨维霞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学校园建立师生交流的微信平台,发挥微信的积极效应,是促进师生交流的必要渠道。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是每一个学校的梦想,走进学生的世界与学生同欢乐共患难的教师才真正受学生的喜爱。在微信平台中构建新型的师生交流模式,在学习指导与个性激发两方面,不仅解决了一些理念性的问题,也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不仅是老师,还是朋友,努力培养出一支有最新教学理念的教师队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文化素养必然会有新的提升。

    微信微信群大学生心理积极效应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现场教学的改革

    王亲霞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初中语文现场教学存在着应试教育严重,语文能力低下,学生学习缺乏动力,教学思路模式化,教学手段落后等弊端。农村初中语文现场教学应遵循整体教学、思维创新、素质教育等改革原则。农村语文现场教学改革应当从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改进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入手。

    语文现场教学改革

    掌握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安徽省近五年中考数学试题分析

    丁宪利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学时,许多同学总是为学习数学感到很烦恼,参加中考时,数学总是很难考到自己理想的分数。事实上,从安徽省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看,要想考到及格分,只要能牢记书本中的基本概念就足以应付,如果基本概念都不能完全掌握,不要说考高分,就是及格分也未必能考到,任何一道数学试题最终都是若干基本概念组合而成,文中所列数据是安徽省近五年中考数学试题直接通过基本概念就能解题。

    中考数学基本概念

    似非而是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

    刘青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十二条军规》自相矛盾,荒谬绝伦,似“非”而是;但是其创作背景二战后信仰崩溃,传统价值观遭到质疑,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之时,荒诞和不可理喻则成为社会的真实存在,因而实则为真。“是”体现了个人在混乱社会的无所适从,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是战争的悲剧,同时也是战后美国社会的悲剧。

    似非而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