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感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感技术学报
东南大学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传感技术学报

东南大学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黄庆安

月刊

1004-1699

dzcg-bjb@seu.edu.cn;dzcg-bjb@163.com

025-83794925

210096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传感技术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ensors and Actuator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传感技术学报》杂志的编委委员均来自国内各著名高校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们是我国传感器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传感技术学报》稿源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有关专业研究机构以及国内大型工矿企业设置的专业研究所。《传感技术学报》刊登的论文均有2名国内同行专家审稿通过。 《传感技术学报》的作者有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以及从事该研究领域的工作人员、专家和学者。 《传感技术学报》主要面向广大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各公共图书馆、情报所(室)、研究所以及厂矿,它对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人员、广大教师、研究生、博士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CG信号处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王超超胡钧益蒋治国张先超...
    92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因素之一.如何利用各类检测方法对人体心血管进行早期健康评估和疾病诊断是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有效手段.其中,由人体心脏跳动引起的胸腔震动信号(Seismocardiography,SCG)可用于描述细粒度的心脏活动信息,包括心脏瓣膜的打开、关闭等,有助于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和诊断.并且,得益于多种轻型传感器和非接触式传感器的研发,可以实现对人体SCG信号长期、日常化的监测.近年来,科研人员对SCG信号的研究越来越具体,SCG信号的获取方式、信号降噪算法、特征提取以及临床应用等研究内容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将从以上几方面对近年来SCG信号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展望.

    心震图MEMS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FMCW雷达心血管

    基于可穿戴柔性RFID传感技术的呼吸监测研究进展

    童杨孟粉叶张勇高玥...
    941-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技术可实现多个用户的同时低功耗无线呼吸监测,在可穿戴智慧医疗健康领域倍受关注.在概述各种呼吸监测技术基础上,重点回顾了采用柔性RFID传感技术,特别是纺织基柔性传感器监测呼吸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研究现状,比较分析了不同RFID传感方法用于呼吸监测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在呼吸监测领域应用纺织基RFID传感技术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研究方向.

    RFID无线传感技术呼吸监测纺织基传感器可穿戴

    超声波液体处理中声场分布与换能器特性研究

    岳晨曦高攀罗锡棋黄一马...
    951-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换能器的控制精度,从理论和实验方面研究了超声波液体处理中的负载液体声场分布与超声波换能器振动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的超声波换能器和振动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通过COMSOL进行模态分析,研究了换能器谐振频率等参数;建立实际液体处理有限元模型并对超声振动系统进行压力声学分析,得到负载液体中的声压、声强度等参数.基于ASIC锁频芯片实现超声振动系统频率的实时控制,实验表明换能器的实际谐振频率与仿真谐振频率误差仅为0.12%,实际输出振幅误差小于0.5 μm,声强误差小于0.1 W/cm2.仿真模型与实际误差较小,能精准预测换能器的工作状态,有助于指导换能器的设计、液体声场的分析.

    超声波液体处理超声波换能器仿真分析锁频芯片

    光加热光纤光栅阵列液位测量方法研究

    戢雅典范典王宇琦周次明...
    959-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全可靠的液位测量是现代工业领域的重要技术需求之一,提出一种基于光加热光纤光栅阵列的液位测量方法,即利用泵浦光加热掺钴光纤,控制温度场,利用光栅阵列测量温度场分布,由于气液导热性能的差别,气液界面处温度突变,从而确定液位.实验中,将掺钴光纤与密集光栅阵列紧密固定在一起,将1.5 W的泵浦光输入衰减系数分别为0.71 dB/cm和0.28 dB/cm的掺钴光纤中,沿着光传播的方向,温度变化均呈指数函数衰减.液位测量的精度与范围由主要取决于泵浦光功率、掺钴光纤吸收系数,经对比最终选定0.28 dB/cm的掺钴光纤作为液位实验的加热光纤.实验测量了不同液位下的温度场分布,证明了利用测量温度分布来测量液位的可行性,液位变化范围0~88 mm以内的误差为2 mm.所提出的传感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液位测量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光纤传感技术液位测量布拉格光栅阵列光加热温度调制温度分布

    GMM-FBG电流传感器应变传递模型与胶结层优化研究

    雷煜卿彭国政杨庆廖伟...
    967-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GMM-FBG电流传感器的应变传感耦合特性,通过优化GMM和FBG的胶结层几何参数,有效提升传感器输出幅值.首先建立GMM-FBG电流传感器光纤层-涂覆层-胶结层-基体四层结构的应变传递模型,得到了光纤层与基体层之间平均应变传递率与胶结层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应变传递模型的准确性.以优化提升传感器的平均应变传递率为目的,对胶结层的长度、宽度、上下半部厚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传感器的应变传递率得到有效提高,可使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幅值增大.

    电流传感器超磁致伸缩光纤光栅应变传递

    可区分应力集中和缺陷的双线圈共磁芯式梯度测磁传感装置设计

    王永红赵本勇王少飞姜向东...
    974-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构件特殊位置熔焊缝无法全覆盖检测的工程问题,基于磁检测技术,设计了一种双线圈共磁芯式梯度测磁传感装置.以S06马氏体不锈钢加工的熔焊缝试块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比不同提离高度下焊接缺陷和应力集中处的磁信号检测结果,以及对传感装置的性能测试,确定装置参数.结果表明,在应力集中和焊接缺陷处,磁感应强度均随着传感器提离值的增大而减小,且在一定的提离高度下,缺陷磁异常特征消失,而应力集中处磁异常信号仍然存在,可据此来区分应力集中和焊接缺陷.射线检测结果验证了所设计传感装置在焊缝缺陷检测上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对于材料磁性和焊接工艺相似的熔焊缝构件,可采取同样的试验方法标定装置参数,以扩大所设计装置的适用性.

    磁传感装置缺陷识别磁检测技术应力集中

    强干扰下的SVG微弱谐波信号传感检测方法

    张宇华要翔
    980-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微弱谐波信号处于强干扰区域的中心频带时,会影响谐波信号检测有效性.为提升谐波信号检测性能,提出强干扰下的SVG微弱谐波信号传感检测方法.在强干扰下提取出SVG信号,并采用修正投影阻塞法消除SVG信号中存在的干扰.选取振动传感器作为SVG微弱谐波信号检测仪器,由于振动传感器中的仪表放大器会对放大后的SVG信号叠加较多高频噪声,所以在强干扰抑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滤除噪声.将振动传感器放置在振动台上,并检测处理后的SVG信号.通过数字示波器观测SVG微弱谐波信号在放大电路中的输出波形,判断信号在输送期间是否出现失真问题,从而实现SVG微弱谐波信号传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信噪比高于23.51 dB,幅值检测误差低于0.63 Hz,频率检测误差低于7.1 Hz.

    振动传感器静止无功发生器信号检测强干扰谐波信号信号去噪

    ResNet-UAN-AUD: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声上行非正交多址通信系统活动用户检测方法

    王建平陈光岚冯启高马建伟...
    985-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声学网络(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UAN)是探测未知水域的重要技术手段.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是一种新颖的移动通信技术,支持时域、频域、空域/编域的非正交分配,可有效地提高网络容量和用户接入数,为性能和电量受限的UAN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活动用户检测(Active User Detection,AUD)是NOMA通信系统的基础支撑,对于NOMA系统消除信号干扰和提高接收性能至关重要.ResNet是基于残差模块跳跃连接的神经网络,解决了深度学习的梯度消失和网络退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声上行NOMA通信系统AUD检测方案.首先,构建水声上行NOMA通信系统基本模型;其次,实施NOMA活动用户检测问题的数学表征;接着,开发基于ResNet网络的水声NOMA系统活动节点检测方法(ResNet-UAN-AUD);最后,执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ResNet-UAN-AUD的检测性能接近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活动用户检测(LSTM-UAN-AUD)方案,而复杂度略高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活动用户检测(CNN-UAN-AUD)技术,实现了次优目标,适合水声上行NOMA系统使用.

    水声网络深度学习残差神经网络(ResNet)活动用户检测上行NOMA通信系统

    一种基于静息态欧氏空间对齐迁移学习的运动想象源域样本筛选方法

    楚超祝磊杨君婷黄爱爱...
    997-1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脑电信号的非平稳性及校准过程复杂费时的问题,提出一种静息态欧氏空间对齐源域样本筛选方法.首先在欧氏空间中将受试者静息态数据与其运动想象信号进行对齐,以减少与运动想象任务无关的因素的干扰,然后依据欧氏距离度量准则剔除距离目标域样本较远的源域样本,进一步减少源域样本与目标域样本之间的差异,从而提升迁移学习的效果.在运动想象公开竞赛数据集BCI Competition 4的Dataset 1和Dataset 2a上分别获得了80.71%与74.46%的平均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脑电信号的非平稳性,提高运动想象信号的分类正确率.

    脑机接口运动想象迁移学习域适应个体差异

    无转速同步下叶片同步振动参数辨识误差修正

    郭沛铉牛广越傅骁段发阶...
    1005-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片振动非接触在线测量是保障大型旋转机械健康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振动参数的精确辨识是叶片振动高精度测量的关键.无转速同步下,传统基于叶尖定时的叶片同步振动参数辨识方法忽略了叶片振动带来的时间误差,直接影响了参数辨识精度.为修正无转速同步下的叶片同步振动周向傅里叶拟合误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叶片同步振动参数高精度辨识方法.利用叶片振动角位移,修正叶片到达时刻,优化传感器之间的振动位移差测量模型,提高了叶片振动幅值及振动倍频的辨识精度.开展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二者结果一致性良好,在振动倍频值10、6、5处,改进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信号恢复精度分别提高11.79 μm、5.21 μm、3.26 μm,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误差修正效果.

    叶尖定时叶片振动转速同步误差修正参数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