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感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感技术学报
东南大学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传感技术学报

东南大学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黄庆安

月刊

1004-1699

dzcg-bjb@seu.edu.cn;dzcg-bjb@163.com

025-83794925

210096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传感技术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ensors and Actuator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传感技术学报》杂志的编委委员均来自国内各著名高校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们是我国传感器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传感技术学报》稿源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有关专业研究机构以及国内大型工矿企业设置的专业研究所。《传感技术学报》刊登的论文均有2名国内同行专家审稿通过。 《传感技术学报》的作者有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以及从事该研究领域的工作人员、专家和学者。 《传感技术学报》主要面向广大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各公共图书馆、情报所(室)、研究所以及厂矿,它对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人员、广大教师、研究生、博士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WSN中融合优选机制和变螺旋策略的自适应黑洞覆盖策略

    滕志军王幸幸刘佳林
    1258-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覆盖优化过程中,黑洞算法往往会陷入局部最优解,导致节点分布不均,后期收敛缓慢.因此提出一种融合优选机制和变螺旋策略的自适应黑洞算法,建立具有最优解的黑洞种群,引入黑洞优选机制,使星体种群在迭代过程中不再围绕一个黑洞进行寻优,经过多次迭代,黑洞种群数量减少,即最优解所在区域更加精确,算法不易陷入局部最优,并围绕最优解附近进行局部搜索,从而实现全局和局部优化能力的平衡.其次,动态调整星体位置更新过程中的螺旋形状,黑洞种群规模不断减小的同时螺旋形状也逐渐变小,即星体能够在更靠近最优解的区域进行开采,提高优化精度.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黑洞算法能使节点覆盖率显著提升,覆盖盲区和重叠区域面积大幅减少,节点的移动距离也明显缩减.

    无线传感器网络黑洞算法优选机制变螺旋策略覆盖率

    知识图谱特征重构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存储恢复

    何芳州王祉淇
    1265-1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存储恢复成功率,保障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存储安全性,提出知识图谱特征重构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存储恢复方法.通过基于知识图谱的特征重构方法优化数据存储结构;利用BP神经网络和LEACH算法,对特征重构后的数据进行融合.最后,结合多级网络编码和纠删码的原理,构建多级编码矩阵对融合数据进行多级编码,并生成多份数据副本进行存储,实现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存储恢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升数据存储恢复成功率至90%以上,通信代价低于1.5×105 Mbit/s,存储恢复时间低于0.7 ms,可以在提升恢复成功率的同时,降低存储通信代价和存储恢复时间.

    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存储恢复知识图谱特征重构纠删码

    分布式无线传感网中低延迟数据调度算法研究

    屈晓郑艳松
    1271-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无线传感网中节点数据量增大,会导致节点能耗不均匀,数据传输过程出现低延迟现象,影响数据传输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分布式无线传感网中低延迟数据调度算法研究.基于分布式无线传感网络结构分析了低延迟数据调度延迟的主要因素,依据分析结果采用MDAS-ST算法,建立低延迟初始信息数据,对低延迟数据节点构建父节点候选集,建立低延迟数据候选调度模型,以低延迟数据父节点候选集为主,从中选取一个父节点,并分别分配到分布式无线传感网络时隙内;建立低延迟数据调度序列,利用该序列实现低延迟数据的调度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发送次数约为1.2次、调度延迟为322μs、网络吞吐率为99%,能耗为500 nJ/bit.

    分布式无线传感网络低延迟数据调度MDAS-ST算法网络时隙

    面向肺癌筛查的呼出气检测电子鼻设计与应用

    周佳骏李华曜向润田博...
    1277-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体呼出气包含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状态密切相关.电子鼻将气体传感器阵列与模式识别算法结合,可实现气味的识别与分类.针对肺癌患者诊治端口前移需求,开展呼出气检测电子鼻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基于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阵列优化电路与气路设计,构建便携式电子鼻系统样机,对129例临床呼出气样本进行检测;通过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研究健康对照(51例)与肺部疾病患者(78例)的分类效果.结果表明,设计的电子鼻对肺部疾病患者的识别准确率达89.1%(敏感性83.3%,特异性98.0%),展现出应用于肺癌早期筛查的潜力,有望成为一种无创、便捷的肺部疾病辅助诊断方法.

    电子鼻呼出气检测机器学习统计分析肺癌

    FBG传感器在起重机械局部损伤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尚歌王雁飞
    1285-1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自身应变传递特性和敏感范围波动较大,在应用过程中缺少结合被测结构性能和FBG传感器本身结构特点的应用方法.为此,研究FBG传感器在起重机械局部损伤监测中的应用.根据起重机械的内部振动状况构建损伤模型,在FBG传感器光纤的同一位置放置两个不同的Bragg光栅,并根据波长变化采集局部损伤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ARMA)中,提取损伤状态,完成起重机械局部损伤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反馈时间低于0.25 ms,监测到的应变数据与实际应变数据差距相近,监测的损伤部位与设定损伤部位一致,证明该方法监测反馈效率和监测精度高,监测效果好,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起重机械局部监测工作.

    FBG传感器局部损伤监测Bragg光栅起重机械ARMA模型内部振动

    基于传感器阵列和LightGBM-SR模型的危化品泄露监测方法研究

    王莉汤旭翔周熙乾
    1290-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了使用传感器阵列和LightGBM-SR模型的危化品泄露监测方法,采用多个传感器实时获取危化品监测数据,并且采用非线性随机共振(stochastic resonance,SR)模型对监测数据调整获取特征信息.选取ExtraTrees、XGBoost、KNN和LightGBM模型作为研究对照模型,分别使用传感器阵列原始数据和SR调理数据对四种模型进行自主学习拟合,然后对测试集数据进行回归预测.研究结果证明未经非线性模型调理的原始传感器阵列监测数据与四种模型的匹配度有所不足.数据经非线性SR算法处理后代入训练,LightGBM-SR模型准确率由LightGBM模型的78.75%提升至98.34%,ExtraTrees-SR稳定性最佳但实际依然存在用时较长,XGBoost-SR和KNN-SR泛化能力与稳定性良好,但是平均准确率不高.LightGBM-SR模型展现了较高的平均准确率,更适合危化品泄露监测的应用场景.

    危化品泄露监测毒害气体泄露非线性模型LightGBM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