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磁共振成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磁共振成像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磁共振成像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戴建平

双月刊

1674-8034

editor@cjmri.cn

010-67113815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智能大厦9层

磁共振成像/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磁共振成像》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原创性,重点报道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内容包括人体各部位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和参数优化、磁共振对比剂的优化方案、新型磁共振对比剂的开发与应用、磁共振引导下介入治疗、磁共振物理学、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等,以及磁共振成像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该刊接收放射科、影像科、磁共振科、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乳腺科、骨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生殖医学科等临床科室磁共振相关稿件,同时接收大学、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磁共振相关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鉴别诊断移行带高危前列腺癌及与病理分级分组的相关性

    李鹏李艳徐洁景丽...
    77-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相对ADC值对移行带高危前列腺癌(high-risk prostate cancer,hPCa)的鉴别诊断价值及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前列腺癌分级分组(grading group,GG)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移行带前列腺癌患者的双参数MRI资料,分别测量移行带癌灶和基质型增生结节的平均ADC(mean ADC,ADCmean)值和最小ADC(minimum ADC,ADCmin)值,并计算移行带癌灶与基质型增生结节ADC比值的相对ADCmean(relative ADCmean,rADCmean)值和相对ADCmin(relative ADCmin,rADCmin)值.比较hPCa组与低危前列腺癌(low-risk prostate cancer,lPCa)组之间ADCmean、ADCmin、rADCmean和rADCmin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ADC各参数对移行带hPCa的诊断效能,并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ADC各参数与ISUP GG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PCa组的ADCmean、ADCmin、rADCmean和rADCmin值均低于lPCa组(P均<0.05).ADCmean、ADCmin、rADCmean和rADCmin鉴别诊断移行带hPCa的AUC分别为0.77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15~0.892]、0.879(95%CI:0.736~0.960)、0.751(95%CI:0.589~0.874)和0.914(95%CI:0.782~0.979),rADCmin的AUC最大.rADCmin与ADCmean和rADCmean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ADCmin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rADCmin最佳截断值取0.664×10-3 mm2/s,约登指数最大(0.783),诊断移行带hPC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78.26%.ADCmean、ADCmin、rADCmean和rADCmin值与ISUP GG均呈负相关[r=-0.486(95%CI:-0.755~-0.151)、-0.613(95%CI:-0.769~-0.365)、-0.553(95%CI:-0.745~-0.260)、-0.678(95%CI:-0.810~-0.474),P均≤0.001].结论 rADCmin鉴别诊断移行带hPCa的效能高,并且能够无创预测移行带PCa的ISUP GG,有助于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决策提供支持.

    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增生移行带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分级分组

    基于不同扩散模型参数图的影像组学分析磁共振早期诊断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价值

    杜兵戚轩杨宏楷齐东...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探讨基于磁共振单指数和扩散峰度模型功能参数图的影像组学分析早期诊断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的前列腺疾患病例238例,经超声下引导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csPCa 96例、非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non-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ncsPca)142例,年龄56~84(62.34±7.62)岁.将238例患者按照7∶3的比例进行随机分组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所有患者均行MRI多参数扫描,通过后处理生成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伪彩图,并得到扩散峰度模型中的平均扩散峰度(mean kurtosis,MK)和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ty,MD)伪彩图,图像预处理后,提取各个功能参数图的共计 1 056个组学特征,对ADC、MD和MK模型的数据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aximum relevance minimum redundancy,MRMR)算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消除冗余、进行特征降维,保留与标签高相关的特征,应用10倍交叉验证后得到特征子集.最终ADC模型筛选出5个组学特征,MD模型筛选出6个组学特征,MK模型筛选出6个组学特征,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分别计算临床模型、影像学模型和临床-影像学联合模型的阈值、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利用DeLong检验对各个模型进行两两组合,比较两组间的AUC值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净获益.结果 临床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 0.840(95%CI:0.778~0.901)、78.7%、76.8%,在测试集中分别为0.675(95%CI:0.539~0.812)、79.0%、59.2%.影像学模型中ADC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927(95%CI:0.890~0.964)、81.9%、86.9%,在测试集中分别为0.909(95%CI:0.835-0.983)、90.6%、84.1%;MD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934(95%CI:0.899~0.969)、85.1%、84.0%,在测试集中分别为0.960(95%CI:0.910~1.000)、93.0%、85.1%;MK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935(95%CI:0.900~0.971)、90.4%、84.0%,在测试集中分别为0.856(95%CI:0.770~0.941)、81.3%、66.6%.临床-影像学联合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 0.946(95%CI:0.912~0.980)、88.2%、89.8%,在测试集中分别为 0.963(95%CI:0.925~1.000)、93.0%、85.1%.DeLong检验结果显示影像学模型和临床-影像学联合模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模型与其他两个模型的AU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836,P=0.004).DCA显示各个模型的阈值概率在0.1~1.0范围内,对临床有净获益,不同模型对csPCa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以临床-影像学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MRI单指数、扩散峰度模型功能参数图的影像组学分析技术是csPCa的有效检出方法,构建的临床-影像学联合模型对csP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效能

    基于双参数MRI的深度学习-临床混合模型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胡尘翰乔晓梦胡冀苏包婕...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基于双参数MRI的深度学习模型和临床模型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诊断价值,并联合深度学习模型和临床指标建立混合模型,探讨混合模型对csPCa诊断效能的提升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22年5月共531例因临床怀疑前列腺癌而行术前MRI并行后续穿刺和/或手术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csPCa 319例,非csPCa 212例.按照8∶2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425例)和测试集(106例).手动勾画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像的感兴趣区后采用DenseNet网络建立深度学习模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出临床特征后建立临床模型,并使用逻辑回归联合深度学习模型和临床特征建立深度学习-临床混合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性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 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及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为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测试集中,深度学习模型的AUC值为0.9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5~0.96],临床模型的AUC值为0.85(95%CI:0.78~0.9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深度学习-临床混合模型的AUC值为0.93(95%CI:0.88~0.98),优于临床模型(P=0.034)和深度学习模型(P=0.048).结论 深度学习模型对csPCa的诊断效能与临床模型相当;深度学习-临床混合模型对csPCa的诊断效能最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csPCa的辅助工具.

    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诊断效能

    DWI联合T2 mapping序列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价值评估

    李茜玮陈丽华王楠林良杰...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T2 mapping序列鉴别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与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3.0 T MRI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56例PCa患者及40例BPH患者资料.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DWI及T2 mapping序列.两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及T2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两名观察者测得参数值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病例间ADC值及T2值的差异.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及其与基线资料联合的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有差异参数及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ADC值与T2值相关性.结果 两名观察者测量值一致性好(ICC>0.75).PCa组的ADC值及T2值分别低于B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T2值、ADC-T2及ADC-T2-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联合鉴别PCa与BPH的AUC值分别为0.843、0.830、0.896及0.927.DeLong检验显示ADC值与ADC-T2联合,ADC值、T2值、ADC-T2模型与ADC-T2-年龄-TPSA联合模型的ROC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T2值呈正相关(r=0.331,P<0.01).结论 DWI及T2 mapping序列在鉴别PCa与BPH方面具有较好的价值,并且两序列联合临床指标时诊断效能提升,可为临床无创诊断PCa及BPH提供很好的指导意义.

    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扩散加权成像T2mapping成像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

    基于半月板MRI的3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膝骨关节炎发生的研究

    蒋可欣谢雨含李勉文张志勇...
    103-10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自动分割半月板MRI的3D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预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发生的潜在价值.材料与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数据均来自于公开数据库骨关节炎倡议(Osteoarthritis Initiative,OAI).随机选择基线时的130例膝关节MRI图像,由经过训练的肌骨诊断医师手动勾画半月板感兴趣区,训练半月板MRI分割模型.采用OAI骨关节炎发生队列的MRI图像分割半月板,并基于3D CNN构建KOA预测模型.该关节炎发生队列共纳入710例膝关节,基线时均无放射学KOA,即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均≤1.在48个月的随访期间,发生放射学KOA(KL分级≥2)为病例组,未发生放射学KOA为对照组.病例组与对照组以1∶1的比例进行匹配.分别利用基线和确定放射学KOA前1年随访时间点(P-1)的膝关节MRI图像构建KOA预测模型.采用Dice系数评估半月板MRI分割模型性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基于半月板MRI、临床信息和MRI骨关节炎膝关节评分(MRI Osteoarthritis Knee Score,MOAKS)构建的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半月板分割模型在测试集的Dice系数达90.32%.在基线和P-1时间点,3D CNN KOA预测模型(基线时AUC:0.60;P-1时AUC:0.71)比基于临床信息的模型(基线时AUC:0.55;P-1时AUC:0.63)及MOAKS(基线时AUC:0.52~0.56;P-1时AUC:0.51~0.64)在测试集中表现出更好的预测能力,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自动分割半月板MRI构建的3D CNN KOA预测模型较临床信息或MRI半定量评分能更好地预测放射学KOA的发生.

    膝骨关节炎半月板磁共振成像卷积神经网络分割预测

    基于多变量模式分析的飞行学员脑功能连接的识别研究

    叶露刘孟轩闫东峰陈曦...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多变量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MVPA)对飞行学员和健康的普通人的大脑功能连接进行有效识别.材料与方法 采集了40名已经取得执照的飞行专业在校学生与39名地面专业在校学生的功能磁共振数据.通过网络功能连接分析得到功能连接矩阵作为特征,分别通过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与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特征降维.使用不同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训练和预测,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进行模型性能评估,最终根据训练后SVM模型中的权重定位对应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结果 使用LASSO特征筛选的线性(linear)核SVM模型准确率为81.82%,敏感度82.05%,特异度81.58%,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核函数对模型准确率的影响不大.模型中右侧中央旁小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顶下缘角回、右侧梭状回、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顶上回、右侧眶部额下回有较高的权重,模型中的权重集中在感觉运动网络(somatomotor network,SMN)与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分别占用所有权重的25.62%和25.27%.结论 结合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的SVM可以对飞行学员大脑进行有效识别,并且有更好的可解释性和更小的过拟合.模型权重信息反映了飞行学员主要在运动能力和感知能力有别于普通人.

    飞行学员磁共振成像功能连接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支持向量机

    双耳分听模式下汉语语言信号和韵律信号的处理:一项fMRI研究

    徐紫薇莫茵史尧平蔡希睿...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探讨汉语为母语者在处理双耳分听模式下汉语听觉信号的脑区分布特征及偏侧化特点,本研究利用低通过滤的方法获取韵律信号,结合双耳分听技术,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得到汉语语言和韵律双耳分听信号的神经处理模型.材料与方法 从2022年1月至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招募30位志愿者,年龄(25.36±0.88)岁,汉语为母语,强右利手者.汉语短句音频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只保留低频率语言韵律信号(<320 Hz),并得到两组双耳分听语音信号:左耳低通过滤右耳不过滤组(filtered in the left ear and unfiltered in the right ear,FL);右耳低通过滤左耳不过滤组(filtered in the right ear and unfiltered in the left ear,FR).受试者依次聆听两组语音信号,同时进行两组组块设计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使用SPM 12软件对得到的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进行组内单样本t检验、组间双样本t检验,以此观察两组语音信号激活脑区的分布和强度的共性、差异性.根据单样本t检验的统计结果,确定感兴趣区域,计算相应脑区的偏侧化指数,以获得大脑在处理双耳分听模式下的汉语语言和韵律信号时的脑区偏侧化特点.结果 两组信号都激活了双侧颞中回、颞上回、额下回,左侧中央前回和右侧额中回(P<0.05,FDR校正);FL信号诱导左侧额中回血氧水平增高(P<0.05,FDR校正);FR信号还激活了双侧顶下小叶(P<0.05,FDR校正).对两组语音信号进行双样本t检验后,发现FR与FL相比,右侧颞中回、颞上回具有明显差异(P<0.05,FDR校正);FL与FR相比无明显差异性脑区.对两组语音信号进行偏侧化指数计算后发现,在大脑半球水平上两组语音信号无明显的偏侧化表现.两组信号的额中回具有右侧优势,中央前回都表现出左侧化趋势;顶下小叶在FR刺激下呈现左侧化趋势.结论 大脑处理两种语音信号时具有一个由双侧颞中回、颞上回、额下回和右侧额中回组成的基础语音处理模型.双耳分听信号FR除激活了基础语音加工脑区外,相较于FL招募了更多的听觉相关脑区参与言语感知和认知控制;FL则可以降低右侧颞中回、颞上回的音韵处理负荷,可能是一种符合左、右两侧半球处理语言、韵律优势的信号.

    听觉语言信号低通过滤韵律双耳分听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髓鞘探针Gd-DTDAS在多发性硬化大鼠髓鞘损伤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刘彩云邵翠杰翁娜李国栋...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RI对比剂Gd-DTDAS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大鼠髓鞘损伤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细胞实验中,将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LN-93)随机分为对照组2(n=3)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组(n=3),LPC组细胞置于无菌共聚焦培养皿中与1 mL 800 μM LPC溶液共孵育30 min.通过噻唑蓝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评价细胞毒性,计算OLN-93与Gd-DTDAS共孵育24 h后的吸光度和存活率;细胞摄取实验中,对照组2和LPC组对比,定量两组细胞对Gd-DTDAS的摄取值以及相应荧光强度的变化.动物实验中,将6~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与实验组(n=18),实验组大鼠左侧胼胝体注射1%LPC溶液(1%LPC溶于PBS).造模后(1、3、7 d)进行行为学观察,并在注射后7天进行T1WI及T2WI序列扫描.根据MRI异常信号部位进行大鼠脑组织Gd-DTDAS染色(n=6)以及浸泡(n=6),评估Gd-DTDAS与髓鞘部位的结合情况,其中,染色实验分组命名为对照组3与实验组3,浸泡实验分组命名为对照组4与实验组4;通过尾静脉注射Gd-DTDAS,MR评估实验组(n=6)注射Gd-DTDAS前后大脑髓鞘变化.结果 细胞毒性实验中,当Gd-DTDAS浓度增加到400 μM时,OLN-93细胞的存活率约为95%,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20,P>0.05).细胞摄取实验中,两组细胞均能摄取Gd-DTDAS,LPC组摄取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75,P<0.01).动物体外实验中,与对照组3比较,Gd-DTDAS染色的实验组3脑组织切片荧光强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P<0.01);Gd-DTDAS浸泡中,对照组4(n=6)与实验组4(n=6)脑组织切片浸泡后MRI分辨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4,t=8.76,P<0.01)(实验组4,t=2.89,P<0.01).体内实验中,与尾静脉注射前比较,注射后胼胝体区域MRI T1maps弛豫性显著降低(t=14.46,P<0.01).结论 髓鞘探针Gd-DTDAS能够更好地结合髓磷脂丰富的区域,髓鞘靶向MRI显像更佳,能特异性显示多发性硬化髓鞘损伤部位.

    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髓鞘探针分子成像磁共振成像

    VMHC与ReHo在评价tDCS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钟佳利景小珊梁莹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与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在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47名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随机分配到tDCS组与假刺激组,其中tDCS组23人,假刺激组24人,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期与15天tDCS或假刺激治疗后认知量表评分变化值的差异,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期与15天tDCS或假刺激治疗后VMHC与ReHo指标的差异,并提取差异脑区的VMHC与ReHo值与治疗前后认知量表评分的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DCS组与假刺激组在治疗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tDCS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MMSE与MoCA量表评分改善值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HC指标结果:tDCS组患者在治疗后,双侧岛叶、楔前叶的VMHC值升高(P<0.05,FDR校正),假刺激组患者在治疗后,在双侧枕上回的VMHC值升高(P<0.05,FDR校正);ReHo指标结果:tDCS组患者在治疗后,前扣带回和顶下缘角回的ReHo值升高(P<0.05,FDR校正),假刺激组患者在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脑区;相关性分析:tDCS组患者在治疗后,双侧楔前叶VMHC增加的值与MMSE、MoCA量表评分的变化值呈现正相关,MMSE(r=0.47,P=0.02);MoCA(r=0.43,P= 0.04);其他差异脑区与MMSE与MoCA量表评分变化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DC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PSCI患者的认知康复效果优于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应用VMHC与ReHo发现tDCS的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与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中部分脑区在双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功能连接与自发活动有关.

    脑卒中脑梗死卒中后认知障碍静息态体素镜像同伦连接局部一致性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压缩感知技术在颅脑3D T2-FLAIR序列采集及脑白质高信号评价中的应用

    曹家骏刘娜钟美梦袁畅...
    135-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的基于人工智能压缩感知(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isted compressed sensing,ACS)加速因子对颅脑3D 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 T2WI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3D T2-FLAIR)序列图像质量的影响,并获取最优化的扫描方案.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健康青年志愿者(healthy control,HC)25例、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患者15例,HC组分别以并行采集(parallel imaging,PI)技术(加速因子为3,F3)和不同加速因子(3、4、5、6、7、8)ACS技术采集颅脑3D T2-FLAIR图像,测量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尾状核、胼胝体压部、双侧红核、双侧黑质、脑桥、双侧小脑的信号强度以及标准差,并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采用五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Kappa检验比较前后两次测量及观察者间主观评分的一致性.对不同加速因子的图像的SNR、CNR及主观评分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进行对照分析,综合评判后得出最佳的ACS加速因子;WMH组分别以F3及最佳ACS加速因子采集颅脑3D T2-FLAIR图像,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对脑白质病灶数目、Fazekas分级进行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HC组中,不同3D T2-FLAIR的SNR、CNR及主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3D T2-FLAIRACS3、3D T2-FLAIRACS4与3D T2-FLAIRF3的SNR、CNR,3D T2-FLAIRACS3、3D T2-FLAIRACS4、3D T2-FLAIRACS5与3D T2-FLAIRF3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图像SNR、CNR及主观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MH组中,3D T2-FLAIRF3与3D T2-FLAIRACS4在病灶数目和Fazekas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以ACS技术采集颅脑3D T2-FLAIR可在保证图像质量和序列诊断效能的前提下缩短扫描时间,选取的最优加速因子为ACS4.

    人工智能-压缩感知压缩感知磁共振成像加速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