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磁共振成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磁共振成像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磁共振成像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戴建平

双月刊

1674-8034

editor@cjmri.cn

010-67113815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智能大厦9层

磁共振成像/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磁共振成像》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原创性,重点报道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内容包括人体各部位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和参数优化、磁共振对比剂的优化方案、新型磁共振对比剂的开发与应用、磁共振引导下介入治疗、磁共振物理学、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等,以及磁共振成像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该刊接收放射科、影像科、磁共振科、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乳腺科、骨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生殖医学科等临床科室磁共振相关稿件,同时接收大学、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磁共振相关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
    1-18页

    肝肿瘤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

    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大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异常的扩散峰度成像研究

    张晓雪赵鑫沈艳勇程美英...
    19-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评估全面性发育迟缓(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患儿大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改变.材料与方法这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了37例GDD儿童作为试验组和32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了DKI序列扫描,经过后处理得到扩散张量和峰度张量参数.使用基于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比较了这些参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将组间有显著差异纤维束内的参数值与GDD儿童的神经发育得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D组右侧皮质脊髓束和右侧丘脑前辐射的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均显著升高(P均<0.05);双侧丘脑前辐射、双侧皮质脊髓束和右侧上纵束的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也显著升高(P均<0.05).此外,GDD组的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RK)则显著降低(P均<0.05),包括双侧丘脑前辐射、双侧皮质脊髓束、双侧下额枕束、双侧上纵束、双侧下纵束、小钳、左侧钩状束和右侧扣带回.相关性分析发现,左侧下纵束和左侧钩状束的平均RK值与适应性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349、0.486,P均<0.05);左侧钩状束的平均RK值与精细动作得分和个人-社交行为得分均呈正相关(r=0.365、0.590,P均<0.05).结论DKI技术能够检测到GDD儿童大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异常,为探索GDD潜在病理机制提供了有用的价值.

    全面性发育迟缓扩散峰度成像磁共振成像基于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白质儿童

    rs-fMRI结合图论分析对癫痫共病抑郁的脑功能网络研究

    潘红刘超荣胡爱丽黄彪...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结合图论分析方法研究癫痫共病抑郁的脑功能网络拓扑结构.材料与方法对所纳入55例癫痫患者行rs-fMRI检查和17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根据HAMD评分将其分成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最终纳入抑郁组30例(ED组),非抑郁组25例(E组).基于rs-fMRI结合图论的脑网络分析方法,构建脑功能连接网络,计算脑网络拓扑结构全局及节点指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分析ED组与E组脑网络拓扑属性是否存在异常及异常指标与HAMD评分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ED组患者的聚类系数(clustering efficiency,Cp)、标准化特征路径长度(lambda,λ)下降(P<0.05).在节点水平,中心性下降的脑区包括左侧楔叶、左侧枕上回;中心性升高的脑区位于右侧额中回眶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校正).全局属性Cp(r=-0.349,P=0.012),左侧枕上回节点聚类系数(nodal clusteering coefficient,NCp)(r=-0.382,P=0.006)、左侧楔叶NCp(r=-0.477,P<0.001)、左侧枕上回节点局部效率(nodal local efficiency,NLe)(r=-0.351,P=0.011)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右额中回眶部NLe(r=0.409,P=0.003)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癫痫共病抑郁是一种脑网络疾病,其脑功能网络的部分全局及节点指标存在异常改变,为更好地了解癫痫共病抑郁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癫痫抑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脑功能网络图论分析

    克罗恩病患者左脑岛及右后顶叶皮层厚度与功能连接异常

    郑妍玲李芸菲胡杨戎兰...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结构和功能两个层面,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大脑是否存在变化,并分析与焦虑、抑郁评分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20例CD患者及21例正常对照组大脑结构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及临床指标数据.基于Schaefer分区模板,将全脑分为100个脑区,分析脑区皮层厚度是否存在差异.计算结构差异脑区间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比较两组间FC是否存在差异.最后,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衡量差异脑区皮层厚度和FC与临床指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CD活动指数、病程)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组左脑岛(P=0.002,FDR校正)、右后顶叶(P=0.031,FDR校正)皮层厚度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组左脑岛-右后顶叶间FC显著降低(P=0.025);CD患者左脑岛皮层厚度与抑郁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61,P=0.007).结论CD患者较正常对照左脑岛和右后顶叶皮层结构和FC受损,左脑岛皮层厚度变薄与抑郁评分增加有关,这为理解CD的神经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克罗恩病神经机制功能磁共振结构磁共振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痛经患者自身不同状态下大脑低频振幅和功能连接的改变:一项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研究

    江林臻张鹏飞张静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方法探究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患者疼痛的中枢机制.材料与方法纳入31例PDM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经期与围排卵期双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计算ALFF、fALFF值,提取ALFF和fALFF值都有差异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ROI与全脑体素的FC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PDM患者疼痛与无痛状态下ALFF、fALFF、FC值,并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探索PDM患者ALFF、fALFF值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与非疼痛期比较,PDM患者在疼痛期显示左侧内侧额上回、右侧小脑Ⅱ区ALFF值显著升高,左侧岛叶ALFF值显著降低(双尾检验P<0.05,Alphasim校正,团块大小>176);PDM患者疼痛期的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额下回三角部、右侧豆状核的fALFF值显著高于非疼痛期,左侧楔前叶的fALFF值显著低于非疼痛期(双尾检验P<0.05,Alphasim校正,团块大小>154).随后,基于种子点的FC分析显示,左侧额上回为ALFF和fALFF值都有差异的脑区,相较于非疼痛期,疼痛期其与左侧小脑Ⅷ区的连接性降低(双尾检验P<0.05,Alphasim校正,团块水平>18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DM患者疼痛期的左侧岛叶ALFF值与CMSS-t呈负相关(r=-0.400,P=0.026).结论本研究揭示了PDM存在ALFF与fALFF的异常改变,并涉及多个脑网络,为帮助理解PDM的中枢机制提供新见解.

    原发性痛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功能连接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电针治疗AIS患者的即刻脑网络变化

    朱力余成新赵长江熊雄...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及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即刻感觉运动网络(sensory motor network,SMN)及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变化.材料与方法纳入27例AIS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s,HC),评估每位受试者相关临床量表并采集基线rs-fMRI数据,对AIS组进行电针刺激治疗后即刻进行磁共振扫描,采集相关rs-fMRI数据.运用ICA方法提取出SMN及DMN网络成分.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功能连接变化,以及针刺前后的功能连接变化;将变化值与临床量表评分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再将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计算其与全脑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结果针刺前,AIS组左侧前额叶相对于HC组功能连接增加(P<0.001),左侧顶下小叶(Z=4.38,P<0.001)、右侧后扣带回(Z=4.87,P<0.001)功能连接减低;左侧顶下小叶(P<0.001)、左侧后扣带回(P<0.001)、左侧额叶(P<0.001)FC值增加,部分小脑区域FC值增加(P<0.001).针刺后,AIS组右侧前额叶功能连接明显增加(P<0.001),针刺前后差值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差值呈强正相关(r=0.842,P<0.001);AIS组右侧丘脑(Z=4.38,P<0.001)及左额叶(P<0.001)FC值显著增加.结论AIS患者存在边缘系统(后扣带回、海马)-丘脑-皮层(顶下小叶-额叶)神经环路脑功能活动异常;电针治疗可即刻调节AIS患者的脑自发活动,涉及运动完成相关脑区,可能是电针治疗AIS的脑功能潜在靶点脑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针刺治疗即刻效应额叶

    结构MRI联合基于VR眼动追踪技术的计算机化认知评估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韦卓男樊响余可妍陈乐乐...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构MRI联合基于VR眼动追踪技术的计算机化认知评估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77例早期AD患者和58例认知未受损者(cognitive unimpaired,CU)均接受了传统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包括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等]、一项时长为5分钟的VR眼动认知评估,以及头颅三维T1加权成像(three dimensions T1-weighted imaging,3D-T1WI)磁共振结构像检查,并利用自动结构分析工具获取海马体积(hippocampal volume,HV)数值.分析VR眼动认知评估的总分与传统认知评估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单个指标(HV)及联合指标(HV联合VR眼动认知评估的总分)对AD的诊断效能.结果(1)HV诊断早期AD的AUC为0.629(95%CI:0.542~0.711),HV联合VR眼动认知评估的总分诊断早期AD的AUC为0.825(95%CI:0.751~0.885),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早期AD组的HV(Z=-2.565,P=0.010)较CU组低;(3)VR眼动认知评估的总分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31、0.627,P均<0.001).结论联合基于VR眼动追踪技术的计算机化认知评估能提高HV对早期AD的诊断价值.

    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成像眼动追踪计算机化认知评估海马体积

    超高海拔移居者脑网络度中心性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陈佳杰王帆旦增念扎杨杰...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高海拔环境对移居人群大脑网络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在超高海拔区(拉萨)与高海拔区(兰州)招募健康人群.收集生理学指标(动脉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吸气后屏气时间)与影像学数据(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与3D T1WI).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进行DC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的生理学指标与DC值.控制组间人口学显著性差异因素,分析组间DC值差异的脑区与生理学因素的偏相关性.结果与高海拔地区相比,超高海拔地区移居人群吸气后屏气时间与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增加(P<0.001);视觉相关脑区的双侧距状回、枕中回与楔叶,右侧中央后回的DC值增加(FDR校正,P<0.05),且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性(r=-0.360,P=0.006;r=-0.481,P<0.001);双侧岛叶及壳核,右侧中扣带及辅助运动区和左侧小脑的DC值降低(FDR校正,P<0.05),且右侧岛叶及壳核、左侧岛叶及壳核和左侧小脑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性(r=0.518,P<0.001;r=0.416,P=0.001;r=0.414,P=0.001).结论超高海拔环境可能改变人的吸气后屏气时间与心率,视觉区功能代偿增强,壳核、岛叶及小脑在功能脑网络中的DC弱.这些特征可能作为超高海拔环境对移居人群大脑功能网络DC改变的潜在影像学指标.

    超高海拔静息态度中心性枕叶岛叶小脑磁共振成像

    冠心病伴抑郁患者脑结构磁共振成像特点及与情绪认知的相关性研究

    刘蕾赵天佐许聃袁洁...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伴抑郁(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depression,CHDD)患者脑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MRI)特点,并分析其与情绪、认知能力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共纳入22例CHDD患者,44例冠心病不伴抑郁(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out depression,CHD-nD)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所有受试者的T1加权图像均通过MR脑结构分割辅助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使用One-way ANOVA进行三组间比较,并通过最小显著差异检验(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est,LSD)进行事后组间的比较.对于非正态分布数据进行Kruskal Wallis H非参数检验,并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事后比较,同时应用Bonferroni校正以控制多重比较的误差.此外,采用相关性分析来探究脑结构变化与情绪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与HC组相比,CHDD组患者在右侧额中回前部、颞下回、枕外侧回皮层曲率显著降低(P<0.05),在左侧颞上回坡部的皮层表面积显著增加(P<0.05).(2)与HC组相比,CHD-nD患者在胼胝体后部体积显著增加,在左侧后扣带回、左侧盖部、右侧中央旁小叶、左侧海马下托、左侧海马伞的全脑体积占比以及左侧内嗅皮质的皮层曲率均显著降低(P均<0.05).(3)与HC组相比,CHDD组、CHD-nD组在双侧眶额叶内侧部、左侧楔叶的全脑体积占比及右侧中央前回皮层曲率均显著降低,在右侧海马裂的体积均显著增高(P<0.05).(4)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与左侧眶额叶内侧部全脑体积占比(r=-0.228,P=0.025)、右侧中央前回(r=-0.239,P=0.019)及右侧枕外侧回皮层曲率(r=-0.256,P=0.012)呈负相关,与左侧颞上回坡部皮层表面积呈正相关(r=0.254,P=0.013);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与左侧眶额叶内侧部全脑体积占比呈正相关(r=0.342,P=0.007).结论CHDD患者在前额叶(额中回前部和中央前回)、颞叶(颞下回和颞上回坡部)、枕叶(枕外侧回和楔叶),以及海马裂的结构异常可能是CHDD患者的神经解剖基础,这些脑区与患者的情绪、认知障碍有关.

    冠心病伴抑郁磁共振成像MR分割系统情绪认知

    脑小血管负担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复发性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江艳柳王书培李凤张璐...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小血管(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负担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复发性脑血管事件(recurrence cerebrovascular events,RCVEs)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82例TIA患者病例资料,依据MRI检查计算CSVD总体负担评分,根据随访1个月内有无发生RCVEs分为RCVEs组(n=46)和未RCVEs组(n=13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CSVD总体负担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RCVEs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SVD影像特征得分及总负担评分对TIA患者RCVEs的预测价值.结果RCVEs组和未RCVEs组TIA发作次数、症状持续时间、既往高血压病史、CSVD总负担评分及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A发作次数、症状持续时间、CSVD总负担评分是TIA患者发生RCVE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SVD影像特征评分及总负担评分预测TIA患者发生RCVEs的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71(95%CI:0.673~0.869,P<0.001)、0.745(95%CI:0.655~0.835,P<0.001)、0.664(95%CI:0.549~0.780,P=0.009)、0.845(95%CI:0.766~0.924,P<0.001)、0.945(95%CI:0.896~0.994,P<0.001),其中CVSD总负担评分预测的AUC最高,当最佳截断值为2分时,敏感度为86.05%,特异度为83.02%.结论CSVD总负担评分对TIA患者发生RCVEs的预测价值良好,有助于临床评估TIA患者的短期预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小血管病磁共振成像脑小血管负担评分复发性脑血管事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