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科学
测绘科学

张继贤

双月刊

1009-2307

niu@casm.ac.cn

010-88217815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路16号

测绘科学/Journal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高层次测绘类一级学术和技术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并被国际6大检索机构之一的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学同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卫星导航定位研究、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的智能化研究、遥感器原理和技术、风格的理论及其技术、测绘网络和虚拟技术、地图和地理的理论和技术、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和可视化研究、3S技术及其集成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分析与集成应用、矿山测量、海洋测量、激光扫描技术和应用、地图印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与测绘相关领域的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PS/BDS-3/Galileo/QZSS 重叠频率长距离RTK松紧组合定位性能分析

    祝会忠刘智强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GPS/BDS-3/Galileo/QZSS具有重叠频率的特性,该文分别对GPS/BDS-3/Galileo/QZSS双频重叠频率的松组合和紧组合在长基线的定位性能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了松组合和紧组合的RTK数学模型,通过误差改正模型对电离层、对流层延迟误差进行模型改正;对大气延迟残差采用历元间随机游走约束模型,增加了历元间的约束,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模糊度降相关平差法(LAMBDA)进行模糊度固定;最后,选用相同接收机类型长距离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的实测数据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GPS/BDS-3/Galileo/QZSS紧组合相较于松组合能够有效提高定位性能和首次固定时间(TTFF),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采用紧组合长距离载波相位差分(RTK)定位算法能够实现流动站厘米级定位且适用性更强.

    GPS/BDS-3/Galileo/QZSS重叠频率松组合紧组合长距离

    联合 ICEEMDAN 和 LSTM 在 GNSS非线性坐标时序中的应用

    张子豪徐克科
    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非线性信号中成分复杂,非构造信息难以有效提取和坐标时间序列预测精度不够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结合的模型.先利用ICEEMDAN对日本地区10个测站连续11.4 a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再使用相关系数法将分解的若干子序列划分为高频项、低频项和趋势项,接着采用LSTM对GNSS坐标时序进行重构和预测.结果显示:ICEEMDAN-LSTM法可以根据不同测站的特性,自适应提取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周期信号,且经周期项改正后,与传统谐波模型相比,N、E、U方向时间序列的平均加权均方根(WRMS)分别降低了 8.66%、4.83%和7.17%,表明该模型对原始时间序列在3个方向的改正均更加精确有效.其次,与LSTM和EEMD-LSTM模型预测结果的相比,该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MAE值分别降低了 39.31%和11.19%,平均RMSE值分别降低了 32.00%和14.34%,表明了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可以用于GNSS非线性坐标时序预测.

    GNSSICEEMDAN长短期记忆周期项谐波模型

    改进的深插LLL算法在模糊度解算中的应用

    田晨冬李克昭焦迎香申运炎...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载波相位高精度定位中的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问题,该文利用格基规约的思想,基于基向量的Gram-Schmidt长度平方和与格基规约之间的关系对现有的深插LLL进行改进,提出了 IDLLL格基规约算法.采用仿真实验与实测数据,分别从Hadamard比率、深插次数和规约效率3个方面,将IDLLL规约算法与改进前算法的格基规约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IDLLL算法在获得了跟深插LLL算法相当的规约效果的同时,提升了规约效率,平均提升率为54.18%.

    模糊度解算GNSS去相关算法格基规约

    基于室内三维模型的超宽带基站布网优化算法研究

    刘巍峰程瑶鲍亚川徐彦田...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室内环境复杂,UWB基站布设效率低和定位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室内真实三维场景的UWB基站几何网型优化算法,将三维场景划分为3 m×3 m×1 m立体格网,格网点组成基站布设向量空间,定位区域格网点的PDOP值作为目标函数,并通过海伦公式剔除基站的病态网型,实现UWB基站布设网形的快速优化.为了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在某实验楼进行实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相比于经验网形中矩形网形和菱形网形,其平均PDOP值分别提升了 5.70%和6.06%,平均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 46.34%和36.68%.

    超宽带室内三维模型布网优化基站布设位置精度衰减因子

    低成本多IMU标定设备硬件设计与系统误差分析

    黎芳申辰王坚柳絮...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成本IMU存在标定成本较高问题,该文提出使用3D打印和伺服电机制作低成本的单轴转台和正六面体来对16个IMU进行批量标定方法.在无外界环境干扰下实验采集原始静态数据,并标定IMU的零偏误差、标度因数误差、安装角误差(加速度计).该方法有效提升多个IMU的静态精度,对于不同体质的IMU可使性能提高0.157%至47.415%.通过3D打印和伺服电机构建的标定设备的辅助实验表明,该设计可以大大降低IMU的标定成本,提高标定效率,同时保证标定的准确性,为低成本IMU的大规模标定提供了可能性.

    IMU低成本标定误差模型

    一种基于TransUNet的SAR影像水体提取及洲滩面积变化监测应用

    徐康朱茂贺秋华李吉平...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面向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的高精度水体提取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挑战,该文基于TransUnet深度学习模型和COSMO-SkyMed卫星的高分辨率(3 m)数据,深度挖掘Transformer模型的全局上下文捕捉能力和U-Net模型多尺度特征提取优势,建立了小样本数据集下的SAR影像水体提取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在小面积水体提取、山体阴影误判抑制方面优势明显,其水体提取结果的准确率、召回率、总体准确率、F1分数、交并比分别为89.54%、91.24%、98.01%、90.26%和82.28%,相较于U-Net模型、FCN-VGG16模型和HRNet模型,精度具有较大提升;同时采用该文的水体提取模型反演了洞庭湖区2019年7月—2020年6月的7景SAR影像的洲滩空间分布变化情况,阐明了其随季节性水位变化的年周期变化规律.

    高分辨率SAR深度学习水体提取洲滩面积变化TransformerU-Net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耕地适宜性评价及布局合理性分析

    王文静蒋好忱张存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效精准掌握耕地适宜性对于农业政策制定、农业规范管理等的现实意义,该文以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地形、气候、区位、土壤和土地利用条件5个方面的12个评价因子,采用加权指数和法、限制因素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流域耕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2021年耕地现状的布局合理性分析,提出相应的耕地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受地理位置、海拔等因素的限制,"一江两河"流域总体耕地适宜性程度一般,其中高度适宜区面积为10 737.57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18%;中度适宜区占3.54%;勉强适宜区占8.16%;不适宜区占比最高,为84.12%.2)"一江两河"流域耕地高度适宜区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及年楚河中下游两侧区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分布在日喀则、林芝市、拉萨市、山南市.3)2021年流域现状耕地以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为主,中度适宜及以上标准的耕地总面积为2 694.06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87.27%.总体来看,研究区现状耕地的适宜性较高,耕地布局较为合理.

    耕地适宜性评价评价因子布局合理性

    顾及SAR影像几何畸变定量分析的三维形变速率求解方法

    王崇童立强吴振宇王正阳...
    7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宁夏南部黄土地区地形起伏差异巨大,地质灾害频发,传统监测方法空间尺度覆盖有限、点位稀疏等缺陷,该文使用小基线集技术(SBAS-InSAR)方法对宁夏固原市Radarsat-2降轨和Sentinel-1升降轨数据进行处理.基于影像像素距离向长度与实地像素距离比值求得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源的几何畸变值,再根据几何畸变值定权估计滑坡三维形变速率.结果表明:由几何畸变定权估计滑坡三维形变速率,与单位权定权方法相比两处滑坡最大残差值分别从1.259、1.774 cm/a减小到0.737、1.262 cm/a,整体形变速率求解精度提升2 mm/a.该研究可以为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的三维形变速率求解提供参考.

    几何畸变SBAS-InSAR三维形变速率

    一种基于结构函数的干涉图筛选方法

    周茂桐张永红康永辉吴宏安...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中最常用的时空基线硬阈值法存在的干涉图筛选盲目性问题,该文通过引入结构函数,构建了两个基于缠绕干涉相位结构函数的干涉图质量判断指标,用于干涉图筛选,其相较于传统的时空基线硬阈值法能选出更多高质量的干涉图.分别利用结构函数法和时空基线硬阈值法筛选出相同数目干涉图,得到两种地表形变监测结果,并利用水准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结构函数法得到的形变速率精度更高,其与水准观测值差值的标准差为5.58 mm/a,形变精度相较于时空基线硬阈值法提高了 35.57%,结果验证了结构函数方法在干涉图筛选中的有效性.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干涉图筛选结构函数地表形变

    水域多源遥感提取成果的空间一致性分析

    许珊邹滨翟亮桑会勇...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同一区域多源遥感数据水域提取成果可能存在的空间差异,该文提出了一种空间一致性度量指标.以东洞庭湖为例,基于Landsat、哨兵卫星影像与随机森林模型开展水域遥感提取成果精度对比与空间一致性度量,并借助相关性与重要性分析手段探索地理特征因子对指标的指征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遥感数据源水域提取成果精度不同,空间一致性存在差异,且差异随时间变化.地表反射率、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多源遥感水域提取成果的空间一致性(相关系数:-0.772~0.428;重要性:0.101~0.697)及差异,但存在时间效应.因此,在水域时空变化监测过程中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进行融合或填补时,应当顾及此种空间一致性差异及其时间情景特征,考虑应用特征地理因子提升效果.

    水域空间差异随机森林关联特征地理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