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管道破损定量检测技术

    李屹蔡意董思奇赵志阳...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管道激光扫描技术可获取管道内表面的点云三维信息,解决了传统管道视频检测方法难以定量化检测的问题.本文针对管道破损缺陷的点云数据特点,利用统计滤波和半径滤波等点云滤波算法,实现了管道破裂处点云删除;基于随机一致性采样(RANSAC)算法实现了管道点云圆柱面投影和管道点云数据二维平面展开;通过网格化筛选和区域生长算法实现了管道点云数据破损缺陷检测及自动化分析.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以准确识别管道破损位置,并计算破损面积、纵向长度、环向长度等参数.

    管道激光检测点云数据处理自动识别破损检测随机一致性采样

    利用改进ORB算法的无人机影像匹配

    李冰赖祖龙孙杰丁开华...
    126-130,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ORB算法面对光照变化时提取特征点数量不稳定及特征点定位精度仅有像素级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前背景对比的自适应阈值方法,且结合现有的亚像素定位方法对ORB算法进行了改进.同时为了避免RANSAC算法因需人工设置阈值导致误差的问题,将MAGSAC++算法引入特征匹配过程,用于误匹配剔除.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获取数量较多的匹配数目,对光照变化具有更好的稳健性,且匹配精度提高了7%以上.

    ORB算法特征提取自适应阈值影像匹配误匹配剔除

    无人机LiDAR在输电线路平断面测绘中的应用

    黄玉林刘龙飞祖为国谭金石...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输电线路平断面测绘方法工作量大、野外危险性高,难以测量植被覆盖区域地面点高程及交叉跨越导线.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将无人机LiDAR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平断面测绘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无人机LiDAR的原理及优势;然后对无人机LiDAR外业数据采集、激光点云滤波构建DEM、三维地物采集、断面提取及平断面快速成图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智能化地测绘平断面图,效率大大提高,为输电线路路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与借鉴.

    无人机LiDAR输电线路平断面图点云滤波三维采集断面提取

    三维地籍测绘研究及其标准化探索

    徐洪秀杨玉忠王赫吴洪涛...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的基于二维地籍的土地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日趋紧张的城市空间管理需求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三维地籍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三维地籍测绘解决土地立体化管理难点、痛点的技术路线,然后开展了三维地籍标准化探索,重点介绍《三维地籍产权体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并将研究路线及此标准应用到典型案例中,以证明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标准的适用性.

    三维地籍三维产权体测绘标准化

    六系统融合静态和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性能评估

    翟燕杨莉林伟
    141-14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全球均匀分布的100 个测站分析了GPS、GLONASS、Galileo、BDS-2、BDS-3 和QZSS六系统融合静态和动态PPP定位性能.结果表明:多系统融合极大地减少了收敛时间,提高了定位精度.单GPS和六系统融合静态PPP水平、高程和三维分量平均收敛时间分别为18.5、18.0、19.0 min和11.5、12.0、12.5 min,1 h定位精度分别为1.9、2.2、2.1 cm和1.2、1.5、1.4 cm.单GPS和六系统融合动态PPP水平、高程和三维分量平均收敛时间分别为34.5、33.5、36.0 min和15.0、15.5、16.5 min,收敛后定位精度分别为1.9、2.6、2.3 cm和0.9、1.6、1.3 cm.

    六系统融合静态和动态PPP定位精度收敛时间

    灰色关联度支持下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陈兰兰肖海平刘鑫钰刘伟...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露天矿边坡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下,其稳定性将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效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边坡的敏感性程度,对指导矿山安全生产和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分析越堡露天矿边坡岩层性质、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及外界因素的基础上,挖掘出该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子,主要有重度V、内摩擦角ψ、黏聚力c、坡顶荷载q、坡比m 5个指标,并依据其正交试验结果,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影响因素敏感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5 个主要影响因子对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程度从大到小为:黏聚力>内摩擦角>坡比>重度>坡顶荷载.本文结果可为露天矿边坡科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露天矿边坡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敏感性分析

    SBAS-InSAR技术在昆明高铁南站山体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李泽润喜文飞赵子龙刘海红...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体滑坡对人类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传统的滑坡形变监测成本高、耗时长、效率低,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对滑坡进行形变监测,既能提升效率又可以节约成本.本文基于SBAS-InSAR技术,对昆明高铁南站2019 年1 月1 日—2019 年12 月31 日的24 景Sentinel-1降轨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研究区的形变速率为-11.56~13.08 mm/a,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Sentinel-2光学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该区域2019 年的植被覆盖度,结合6 个典型形变点对研究区的形变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南站山体西侧为主要形变区,植被覆盖度高的区域形变量较小,植被覆盖度低的区域形变量较大,该研究对昆明高铁南站的安全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形变监测形变速率像元二分模型植被覆盖度

    超长隧道平面控制测量横向贯通误差预估研究

    司大刚熊文豪张世杰马倩...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向开挖20 km以上的超长隧道,洞内施工环境复杂,相关的洞内外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案例较少,也无超长隧道测量的相关标准规范,导致洞内测量横向摆动难以控制.为给超长隧道建设提供贯通前误差预估,本文分析了横向贯通误差来源,研究了洞外、洞内控制测量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规律,估算了洞外GNSS、测角误差、测距误差等对横向贯通的影响值,设计了洞内仿真计算试验,试验顾及了对中误差、观测误差等因素.在不同测角精度、不同导线边长条件下,推导并仿真计算了20~30 km范围内不同隧道长度的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值.结果表明,提高测角精度对横向贯通精度增益效果明显,仿真计算的结果准确可靠,且以2km隧道长度为划分区间,获得了超长隧道洞外、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的推荐值.

    超长隧道横向贯通控制测量观测误差误差估算仿真计算

    沉管安装测量塔倾斜位姿修正方法

    成益品管明雷张德津刘国辉...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沉管管节沉放对接施工过程中,针对管节本体发生形变导致测量塔与管节相对几何位置发生微变,从而影响沉管安装定位精度的问题,本文在管节本体与测量塔结构上分别加装倾斜仪监测设备,与管节内安装的倾斜仪在同一坐标体系下进行标定,在沉管沉放对接过程中实时监测与修正测量塔定位倾斜误差.经贯通测量比对验证发现,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管节形变对沉管安装定位精度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沉放对接施工决策提供了参考.

    沉管安装测量塔法钢壳沉管倾斜误差

    公开出版物上中国历史地图表示方法

    周昕薇黄龙吴佳桐
    166-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历史地图是最能表达我国疆域由来和版图变迁的地图,关乎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严格的法定性及极强的专业性.在地图管理工作中,中国历史地图的地图审核退图率高,地图监控的"问题地图"发生率高.本文充分分析历史地理学术专著和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历史地图表示特点,深入研究相关政策和技术要求,从中国历史地图古今内容对照表达、历史疆域(范围、界线和底色)及历史地名等方面,对中国历史地图的公开表示方法和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为公开版中国历史地图的编制、审查及使用提供了参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历史地图的健康繁荣发展.

    中国历史地图古今内容对照疆域政权部族界问题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