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90-2020年科西河流域冰川冰湖遥感监测

    邓毅冀琴
    58-6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西河流域冰川和冰湖较为发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成为冰湖扩张的重要补给,同时会引发冰湖溃决洪水(GLOF)等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对该区域冰川冰湖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分析了 1990-2020 年科西河流域冰川冰湖面积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格点数据和GLOF事件,探究科西河流域冰川冰湖对气候变化响应及其与GLOF事件关系.结果表明:①1990-2020 年科西河流域冰川面积呈加速退缩的趋势,近10 年加速退缩趋势进一步加强.②科西河流域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 4800~6800 m范围内,而在坡度上,主要分布在 5°~20°.③1990-2020 年科西河流域冰湖呈加速扩张的趋势,冰湖面积共扩张了 26.09 km2,其中面积>0.25 km2 的冰湖扩张迅速;与冰川相连的冰湖面积扩张显著,面积增长率为 49.39%.④1990-2020 年科西河流域共 11 条冰湖发生溃决,溃决冰湖分布面积较小,介于 0.02~0.7 km2.⑤1990-2020 年科西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呈波动增长趋势,降水增加不足以弥补温度引起的冰川退缩,致使科西河流域冰川加速退缩,冰湖加速扩张,冰湖溃决事件频发.

    科西河流域冰川退缩冰湖扩张气候响应冰湖溃决洪水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南京市地铁沿线沉降监测分析

    乔申孙承志毕凌宇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南京市新增多条地铁线路,为探究地铁建设及运营中造成沿线及周边区域沉降的隐患问题,本文利用时序InSAR技术获取了南京市区沉降速率场、累计沉降量和沉降时间序列,并结合降水数据研究对沉降区的影响,对地铁线路的典型沉降区及其周围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呈现不均匀沉降,位于长江漫滩区,集中在江宁区沿岸、建邺区、鼓楼区等市中心区域,其中浦口区中部沿岸沉降最为明显,年沉降量最高达-55.9 mm,面积约 15.6 km2;地铁 2、4、7、10 号线部分线路沉降较为明显,以浦口区的定山大街与临江·青奥体育公园站为例,累计沉降量最高为-172.8 mm;南京市地铁沿线沉降速率与降水量存在关系,受强降雨影响,土壤中孔隙水和其中所含的气体孔隙压力增加从而影响沉降.

    时序InSAR南京市沉降速率地铁

    融合多尺度特征的残差车道线检测网络

    蒋源张欢朱高峰朱凤华...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车道线分布范围广、占像素少、特征不易提取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残差车道线检测网络.首先,以残差双边网络为基础,采用双边特征聚合模块,利用语义分支的上下文信息指导同一阶段的细节分支的特征响应,并融合两分支的信息;然后,针对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尺度,使用多尺度自适应特征对齐融合模块,构建采样前后偏移向量索引表,降低因简单采样而造成的细节信息缺失;最后,引入空间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的长距离特征捕捉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在 3 个公开数据集上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在CULane数据集上的准确度达 77.89%,比目前主流算法高2%.

    车道线检测双边分割网络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端到端

    遥感图像农田识别的跨类别小样本分割方法

    王星倪欢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学习驱动的遥感图像语义分割方法依赖大量人工标记样本,且对未知任务泛化能力差,尤其是在类别体系不断更新的精细化语义分割任务中,未知类别(训练样本中不存在的类别)的识别精度亟待提升.基于此,本文面向多类农田类别,提出了一种跨类别小样本分割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双分支结构,即支持分支与查询分支,其中支持分支用于分割先验的提取,查询分支用于完成分割先验的传播,获取查询图像的分割结果.此外,该方法应用查询特征生成自支持查询原型,显著提高了原型的表达能力;在支持集和查询集之间引入原型对齐正则化机制,充分利用来自支持集的知识,提升了分割器的判别能力.试验同时引入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图像土地覆盖数据集,对本文方法性能进行了充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小样本分割方法,本文方法在小样本条件下能够获得更为优异的跨类别农田识别结果.

    遥感图像语义分割小样本学习原型学习

    基于Spark与优化分块的大幅面遥感影像SLIC分割方法

    谢志伟宋光明张丰源陈旻...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幅面遥感影像在分块边界特征不连续和分割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结合Spark平台及最优紧密度评估的简单线性迭代聚类超像素分割算法(SLIC).首先,使用结合最优紧密度的SLIC超像素分割方法完成图像分块,解决分块边界精度低的问题;然后,利用Spark对分块数据并行SLIC分割算法,提高运算效率;最后,将WorldView-2 卫星影像和GF-2 号影像作为试验数据,利用比值植被指数结合最大类间方差法改进SLIC算法以提高超像素分割精度.结果表明,改进SLIC方法在运算效率上比原方法提高了约9 倍,边缘拟合精度提高了1.5%,欠分割误差提高了8.2%,边缘召回率提高了0.2%.

    大幅面遥感影像Spark平台改进SLIC算法并行计算最优参数评估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地形校正方法比较

    王岩刘英杰武晋雯孙龙彧...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地形阴影对遥感影像信息提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对遥感影像进行地形校正,从而消除地形效应,恢复地形阴影区域的地表反射率.本文以辽宁东部林区(辽东林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空间分辨率为16m的GF-1 WFV遥感影像,分别使用SCS+C、Minnaert+SCS 和SCEDIL校正模型对原始影像进行地形校正,通过目视分析、光谱保留效果、地形校正效果、分类精度验证和阴阳陡坡光谱反射率一致性等评价指标对校正前后的影像进行对比,最终确定适合于林区的最佳地形校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对连续山地丘陵且地形起伏较大的林区,SCS+C相比Minnaert+SCS和SCEDIL模型光谱保留性更好,校正前后各波段反射率均值相差小于 4.32,且不存在过校正现象;通过校正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与太阳入射角余弦相关性判断 3 种模型的地形校正效果,SCS+C模型相关性最小,地形校正效果最好,Minnaert+SCS相关性略大,SCEDIL模型存在过校正现象;SCS+C模型校正后影像分类精度比校正前提高近3%,与Minnaert+SCS及SCEDIL模型相比高出近 2%.②基于地形校正原理新增阴阳陡坡光谱反射率一致性评价方法,利用校正前后对阴阳陡坡NDVI的影响作为地形校正效果的评价指标,SCS+C校正效果最佳,两个典型区域校正前后阴阳陡坡光谱反射率均值的绝对偏差(10-2)分别由 1.14 减小至0.58 和由 1.67 减小至 0.49,校正后阴阳陡坡光谱一致性提升.综上所述,SCS+C模型优于Minnaert+SCS和SCEDIL,更适用于林区的地形校正.

    地形校正GF-1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

    针对十参数标定模型的导航避障相机影像精确校正

    王强刘阳刘思齐胡迪...
    98-10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参数标定模型是近景摄影测量中一种经典的内参标定模型.在影像畸变校正中,如果利用此模型采用直接重采样方式会产生空洞条纹,而常规的间接重采样方式虽无空洞产生,但在畸变较大的非中心区域同样无法得到较好的校正效果.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十参数标定模型的影像牛顿迭代精确校正算法.首先利用十参数标定模型将像点理想值和实际值进行重组,构建以像点实际值为待求量的非线性方程组;然后采用牛顿迭代法对影像中畸变部分进行局部线性逼近求解;最后采用间接重采样方法实现精确校正的目的.以移动机器人导航和避障相机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结果表明,牛顿迭代法校正可以得到高精度的优质去畸变影像,对避障相机的处理效果尤为显著.本文算法适用于移动机器人导航避障相机影像的畸变精确去除,为后续立体匹配环节生成优质的双目核线影像提供了可靠数据源.

    畸变校正十参数标定模型牛顿迭代法导航避障相机

    室内超宽带测距定位及NLOS抑制方法

    隋心史政旭王长强田曦...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UWB定位过程中易受NLOS等误差影响导致定位精度和稳定性下降,并且现有的NLOS识别剔除方法模型复杂、环境依赖性强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信道特征二元假设和基于滑窗改进的UWB自主完好性监测相结合的误差识别剔除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信道特征二元假设对粗差、部分NLOS误差识别剔除,在提升数据质量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UWB定位自主完好性监测的单测距值故障假设的局限性;然后针对量级较小的NLOS误差,仍然存在识别不敏感问题,因此,结合滑窗改进的UWB定位自主完好性监测方法;最后在UWB定位自主完好性监测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测距精度提升监测性能,并结合滑窗理论降低漏检情况,能够针对信道特征二元假设方法未识别的NLOS测距值进行有效识别剔除,实现对NLOS误差的进一步识别剔除.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对NLOS等误差进行有效识别剔除,提高UWB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UWBNLOSSNR改进自主完好性监测

    面向流域洪灾监测的分层次卫星组网观测任务规划方法

    贾永红贾文翰周温晖石彦坡...
    110-11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面向流域洪涝灾害监测的分层次卫星组网对地观测任务规划方法,以长江流域重庆段和城陵矶段为试验区,进行被动、主动规划.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流域洪灾区域指定时段的多尺度卫星组网协同的有效观测信息,为及时调动卫星资源、快速响应洪灾监测需求,以及获取灾害预警、决策、评估卫星数据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流域洪涝灾害卫星任务规划

    基于深度相机的钢筋骨架尺寸智能检测方法

    赵训刚周强黄晓航钟继卫...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筋骨架的质量检查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目前,对于钢筋骨架的质量检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人工手段,比如使用钢尺测量和人工计数来评估钢筋的数量和间距等关键指标.然而,这种方法明显存在低效率、高成本、易出错等局限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针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多层钢筋骨架,引入深度相机传感器和先进技术,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钢筋骨架质量检查方法.首先通过深度相机采集图像,根据深度阈值筛选算法将双层钢筋转化成单层图像;然后利用改进的YOLOv5 算法检测出交叉点坐标;最后根据坐标转换,求解绑扎间距.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智能化算法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减少了时间消耗,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

    钢筋绑扎间距测量深度相机YOLOv5算法机器视觉视觉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