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源激光点云建模在桥梁养护中的探索

    刘霜辰李升甫贾洋
    157-160,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营已久的复杂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在路面负荷严重、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下,对道路日常的养护运维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利用桥梁三维建模技术进行在线可视化,同时在重点桥梁路段安装监测设备,在线进行桥梁健康监测成为目前新的技术手段.针对运营较长时间的道路桥梁设计竣工图纸缺失,无法通过图纸复现真实的桥梁模型,采用地面站式激光与车载激光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时间运营桥梁进行扫描,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及滤波处理,然后进行单体化建模,真实还原运营桥梁的结构形态.同时,利用公路行业BIM模型标准,对单体化的桥梁进行构件拆分编码,形成规范的桥梁单元模块.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开发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平台,关联桥梁养护相关作业模块,实现既有高速公路桥梁线上巡检养护.

    多源激光雷达点云滤波三维建模构件化桥梁养护

    长距离跨海高程基准传递方法研究及广西北部湾工程验证

    钟昌海林自乐黄昕孔建...
    161-164,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陆海基准高程传递过程中传统方法的测量精度受海岛与陆地距离、陆海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海域内的多个不连续岛屿进行测量时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进行高程传递的方法,研究了误差积累因素,给出了高程传递的理论模型及具体的技术流程.在北部湾海域,利用该方法将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陆地传递到距离北海市40 km的涠洲岛和斜阳岛上,传递后GNSS水准点间的高程差与涠洲岛二等水准测量成果的独立高程差均优于±4.1 cm,为全国范围离岛高程传递工程提供了实践参考.

    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误差传播似大地水准面GNSS水准测量

    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建设技术探究

    钟勇谢刚生段文周邹斌文...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二维图形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自然资源管理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实景三维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了实现对各类自然资源的立体集中管理,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提供基础支撑,本文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知识图谱等技术,以娄底市娄星区为例,设计了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管理平台,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探索了其在自然资源数据管理、数据共享、多维度挖掘分析、全方位分析决策方面的应用,为各地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

    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知识图谱分析决策

    改进Mask RCNN的盾构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

    王健郑理科吴斌杰齐智宇...
    170-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渗漏水是盾构隧道结构存在潜在损伤或缺陷的重要表征,快速、准确检测出渗漏水位置,对隧道安全运营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方法大多采用光学影像对隧道渗漏水进行检测,受隧道内空间和光线条件限制,难以获得高质量病害图片.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与改进Mask RCNN相结合的渗漏水检测方法.首先对激光点云反射强度进行修正;然后生成灰度图像并建立渗漏水病害数据集;最后在Mask RCNN算法中引入空洞卷积和变形卷积,实现了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快速检测.利用某地铁采集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Mask RCNN算法相较于原始算法和FCN算法检测精度均有明显提升,在盾构隧道渗漏水识别方面性能表现较好.

    盾构隧道点云反射强度修正MaskRCNN渗漏水检测

    智航无人机载LiDAR系统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徐花芝蒋文婷陈春雷张允涛...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少轨道交通建设外业勘测的工作量,提高制图的效率和精度,本文首先基于实际项目,选用智航SF1650六旋翼无人机载LiDAR系统对济南新东站片区进行航摄,利用获取的LiDAR点云和影像数据制作DEM、DOM,然后再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和片区断面图的制作.通过外业勘测核实,DEM和DOM精度完全满足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且相较于传统立体航测,精度和数据利用率得到很大的提升,极大减少了外业勘测工作量,验证了智航SF1650无人机载LiDAR系统的可行性,为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方案.

    智航SF1650无人机LiDAR点云轨道交通建设精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