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监控视频与地理信息融合技术发展综述

    韩世静苗书锋郝向阳陈润泽...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控视频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的安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视频数据具有实时、直观、丰富的特点,但与地理信息的耦合分析程度不高,无法有效利用视频本身的空间信息.同时,地理信息实时性差、更新慢,无法反映动态变化的场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国内外很多学者、行业人员综合两者的优势,对监控视频与地理信息的融合开展研究.本文介绍了监控视频与地理信息融合的关键技术,分析了两者融合的研究现状及应用领域,最后结合遇到的瓶颈和困难,指出了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监控视频地理信息融合映射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监测方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陈兰兰夏益强肖海平刘小生...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坡稳定性监测是有效预警滑坡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不同的技术手段、不同的使用范围分析了边坡稳定性监测方法的利弊及其适用性,监测技术实现了从点到面、从坡体表面到坡体内部、从人工测量到自动化和智能化监测、从近距离监测到远程监控等方向的转变和发展.针对边坡稳定性监测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空-天-地-内一体化监测,实施多源监测数据融合,以及稳定性动态评价和远程监测一体化交互的观点,以提高边坡稳定性预警的可靠性和远程监测的时效性,为降低矿山的生产成本,保障矿山的安全实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监测一体化监测多源数据融合远程监控

    一种提取北部湾沿海地区水体信息的动态阈值方法

    任超邓诗琴高懋芳
    14-1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地获取水体分布信息与水体变化规律在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高分六号(GF-6)影像与Landsat 8影像,选取北部湾海域作为测试研究区,在海洋水体指数(OWI)基础上,针对水体光谱特性,分析了水体像元OWI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基于两种指数动态平衡,提出了一个稳定性较高的动态阈值的水体提取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动态阈值方法能够稳定、准确地提取水体信息,避免了人为设定阈值存在的误差,并且本文提出的指数无论是针对国产高分影像还是其他光学影像,都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可应用于沿海海岸线的监测等方面.

    沿海地区水体提取高分六号遥感多源数据动态阈值提取

    一种基于Landsat8的多波段组合水体指数模型

    王春霞张俊李屹旭范成成...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水体在Landsat 8数据中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波谱差异,将Landsat 8数据中可见光波段作为一组,近红外波段和中红外波段作为另一组,构建了多波段组合水体指数(MBCWI)模型.基于Landsat 8数据在合肥、安康和康定地区共3景数据5种不同场景进行水体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抑制云层、阴影、裸土、亮色地物和建筑物等对水体提取的影响,还能较好地提取出含有大量蓝藻的水体,且阈值稳定,Kappa系数优于0.9685,总体精度高达99.69%,总体误差小于8.92%.相较于其他水体指数而言,提取精度显著提高.

    水体提取多波段组合水体指数Landsat8精度验证

    顾及GF-3影像纹理特征的洪涝范围提取方法

    郁宗桥王育红刘文宋左雨芳...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洪涝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及时、快速监测洪涝范围在抗灾救灾中具有重要意义.合成孔径雷达(SAR)由于其主动式微波成像的机理,可为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洪涝灾害监测提供支持.本文首先以高分三号(GF-3)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LCM)、局部二值模式(LBP)等6种纹理描述方法提取138个SAR影像纹理特征;然后利用随机森林(RF)指标重要性评估功能,筛选出重要性得分较高的纹理特征进行水体信息提取;最后结合数学形态学对初始水体提取结果进行后处理,评估安徽巢湖附近区域洪涝灾害.试验表明,本文方法的水体提取精度优于传统阈值法(Otsu)及分类算法(KNN和SVM),可有效提取洪涝灾害的影响范围,为选取合适的SAR影像纹理特征进行洪涝范围快速监测提供参考.

    洪涝灾害纹理特征随机森林GF-3巢湖

    基于GF-6的可可西里典型湖泊水体面积提取方法研究

    王仁军刘宝康杜玉娥张红丽...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快速准确地获取湖泊水体信息对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高分六号(GF-6)WFV数据,以可可西里地区4个湖泊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波段法、波段差值法、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法提取了水体面积,并以目视解译所得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对不同方法的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单波段法易受浅水区水体影响,但受积雪的影响较小,而波段差值法和NDWI法受积雪影响较大;NDWI法虽能有效提取浅水区水体,但仍受一定程度湖底沉积物的影响;波段差值法与单波段法和NDWI法相比,能有效区分浅水区水体和背景地物.

    高分六号WFV数据湖泊水体提取方法精度评价可可西里

    YOLO v4框架下Multi-Patch多帧增量式交通视频目标检测

    文奴郭仁忠贺彪万远...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目标检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键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Multi-Patch方法和多帧增量式预测策略,提升了不同场景下交通视频目标检测的稳健性,有效解决了目标尺度多变导致的视频中目标召回率低的问题.根据视频分辨率和目标尺寸,基于Multi-Patch方法自动将视频帧分割成最佳输入尺寸,使用YOLO v4神经网络并关联连续帧的上下文信息,采用增量式预测策略降低视频目标检测的漏检率,提升不同场景下视频目标的检测置信度得分和召回率.采集不同拍摄条件下的交通视频,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目标检测方法召回率在80%以上,置信度平均得分在0.84以上.

    视频目标检测多帧融合YOLOv4卷积神经网络

    利用GRACE/GRACE-FO时变重力场数据量化长江流域干旱事件特征

    崔立鲁何明睿张诚邹正波...
    45-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区域干旱事件特征精确量化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GRACE/GRACE-FO时变重力场数据的干旱事件评估方法,然后对基于GRACE/GRACE-FO数据的干旱指数进行了验证,最后利用上述评估方法探测了2002年4月—2020年12月长江流域发生的干旱事件,并对上述干旱事件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江流域内,本文构建的干旱指数与传统干旱指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研究时间段内长江流域发生了8次较大的干旱事件,其中最严重的发生在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共计持续了23个月,干旱严重程度为-14.07,平均40%的流域面积受到了干旱灾害的影响.

    GRACE/GRACE-FO长江流域干旱事件评估干旱特征

    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下秦岭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赵侃师芸牛敏杰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秦岭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对其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选取1986—2019年Landsat TM/OLI地表反射率数据,结合像元二分模型估算秦岭地区植被覆盖度(FVC);通过年际变化斜率、变异系数、Hurst指数等评价指标,对FVC的时空变化、稳定性和持续性变化进行分析.此外,探究FVC与气温、降雨的耦合关系,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FVC的影响.结果表明:34年间,秦岭地区FVC整体上呈现良好的状况,中高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区达73.11%;FVC由1986年的62.86%增长到2019年的70.01%,植被活动在不断增强;FVC的变异系数均值为0.34,标准差为0.45,其稳定性与其空间分布呈高度自相关性;秦岭地区的植被覆盖变化受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

    GoogleEarthEngine云平台秦岭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

    基于多时相遥感的鄂尔多斯市不透水面变化分析

    赵传武吴子若张玉环郭伟...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透水面作为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评估因子,在保障生态环境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为研究区,通过融合多时相Landsat和夜间灯光数据,提取1990—2019年的不透水面信息,并利用重心分析法、标准差椭圆理论和景观指数理论分析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2019年鄂尔多斯市不透水面经历了快速扩张;东北部不透水面覆盖度高于西南部;不透水面的扩张模式总体上表现为"向外扩张-向内加密".②东北部扩张速度减缓,西南部扩张速度增快.③不透水面扩张的方向性减弱;不透水面扩张的方向有由"东北-西南"向"东-西"转变的趋势.④斑块数量及边缘斑块破碎度增加,城市与郊区的连通性增强,城市有向周边郊区扩张的趋势.本文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城市生态环境健康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多时相遥感不透水面GIS技术景观指数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