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造
创造

黄顺

月刊

1004-9797

0871-68426264

650111

昆明市西山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行政楼6层

创造/Journal CreationCHSSCD
查看更多>>创造杂志每期以体现党中央和云南省委的重大意图为主调,保持刊物常有的指导意义的高端思想信息,努力实现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深层次问题的深度关注,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的影响云南和谐发展的问题的深度关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新思想引领和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李诚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民族宗教特征最为突出的多民族多宗教聚居区,云南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云南样本和云南经验.新时代示范区建设实现新跨越必须始终坚持以新思想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指示精神,明确新坐标,践行新使命,增强新动力,奋力谱写示范区建设未来新蓝图.

    示范区建设新思想新坐标新使命新动力新蓝图

    党员引领与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有效的实践及启示——基于两个傣族村寨从矛盾村到兄弟村的蝶变分析

    杨海东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边疆民族地区原有的各种沉睡资源不断从资产向资本化转变,此种转变中也诱发了一系列的利益争执问题,加剧了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有效治理的难度.上井坎和下井坎是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两个傣族村寨,由于两村间土地争抢等事宜而使两村发生了重大冲突并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是两村党支部通过发挥党员引领作用,采取发展产业和发挥文化纽带作用等方式化解两村的矛盾冲突,最终两个傣族村实现从矛盾村向兄弟村蝶变.此种蝶变实践方式可为其它乡村实现有效治理提供借鉴.

    党员引领民族乡村有效治理实践启示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傈僳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为例

    陈琦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当前我国乡村发展难题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对于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来说更是帮助其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新型治理范式的多中心治理理论正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并且可对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助力傈僳族地区乡村尽快脱贫.

    多中心治理理论傈僳族美丽乡村建设治理现代化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协同供给机制探析

    罗思洁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民族地区公共服务面临的特殊生态和多元化供给主体的碎片化困境凸显了公共服务协同机制的必要性.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协同机制的建构要坚持以民众需求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协同的原则,从宏观层面的战略协同、中观层面的结构协同和微观层面的操作协同来共同推进.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协同机制

    王德三在云南土地革命斗争中创作的《夷经》

    冉庚文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革命时期,王德三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夷经》. 《夷经》作为我党历史上首部民族工作文献,对云南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夷经》的创作过程、艺术性、斗争性和人民性来研究它,对了解云南土地革命无疑是必要的.

    王德三土地革命《夷经》

    民主革命时期滇中地下党的历史使命

    李志勇陈从林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研究党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党统揽伟大梦想、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研究民主革命时期滇中地下党的历史使命,从中感悟滇中地下党的初心和使命,对于玉溪市党员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于玉溪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民主革命时期滇中地下党历史使命历史借鉴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是推进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李加坤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制定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党校(行政学院)迎来了继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之后又一宝贵发展机遇. 《条例》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加强党对党校(行政学院)工作全面领导的政治要求,明确了提升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重大举措,更加坚定了党校人在新时代奋发有为的信心与决心.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学习贯彻

    云南党校智慧校园建设初探

    刘俊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党校智慧校园网络是一个信息系统,还是一个校园信息系统,更是一个智慧信息系统;这是由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工作系统、智能技术所组成的知识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省级、市级(地级市)、县级党校三个层次的校园网络信息系统;其功能就是承载、传输与共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思想;以及培养党的干部,引导党员坚持党的信念,最终服务于人民及党的事业.

    云南党校智慧校园党校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

    党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创新研究——以县级党校为例

    刘盖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校姓党,其为培养领导干部之摇篮.其党建工作须围绕党的各项事业来进行,即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进行创新.党校各类业务工作的开展,必须突出“党校姓党”这个主题,深化党建工作的时代内涵,丰富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为实现县级党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效融合创新,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健全科学考评体系,优化功能设置;二是形式多样,加强创新;三是加强设施建设,促进信息化融合;四是提升授课品质,打造精品课程.

    党校党建业务工作融合创新县级党校

    从抗疫情防控战,审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侯建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已被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在2020年1月我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科学理论武装、公有制制度、以人民为中心、基层党组织以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一系列优秀特质,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新冠病毒防控战中国共产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