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造
创造

黄顺

月刊

1004-9797

0871-68426264

650111

昆明市西山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行政楼6层

创造/Journal CreationCHSSCD
查看更多>>创造杂志每期以体现党中央和云南省委的重大意图为主调,保持刊物常有的指导意义的高端思想信息,努力实现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深层次问题的深度关注,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的影响云南和谐发展的问题的深度关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自觉研究

    于广莹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党在新时代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方向指引,应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中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并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基因、文化底蕴、文化自觉出发对其进行解读,有益于提升文化凝聚力、促进民族认同感的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对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在于其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这也是其能够指导中国的改革、建设、发展的内在原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自觉“双创”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王国忠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个少数民族,有很多自己的特别之处,而且藏族的特点还非常明显和突出,任何民族都会有很多自己的特点.藏族是一个自己的特点相对更多、更明显的民族,其中对茶叶的情有独钟则是其最明显的特点.

    藏族茶叶文化影响因素

    反思与展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控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刘协邦梁轲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之后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全国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面对此次疫情,全国各地人民都投入到抗疫战斗之中.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北部,境内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交通通讯设备由于地域的原因时常会出现中断,而且怒江州又与缅甸接壤,这些客观因素都增加了怒江州疫情防控的难度.本文通过对怒江州在历次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优点、不足以及困境等内容进行探讨,继而对做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重大疫情防控提供借鉴.

    云南边疆传染病防控困境展望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高龙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滇西南边境地区是中国典型的边境民族地区,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大量周边邻国边民以通婚形式进入滇西南边境地区,对滇西南边境地区社会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大量事实婚姻虽然在现实中促进了滇西南边境地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由国家出面与周边国家进行协商,为事实婚姻家庭依法办理结婚证,修改边民通婚和边民出入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边民通婚的管理,对于边境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滇西南边民通婚社会秩序影响

    孟加拉国2010年以来经济迅猛增长的政治原因浅析——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尹童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时刻处于互动关系之中,良性互动可以相互促进,消极互动则会陷入恶性循环.近年来,孟加拉国经济突飞猛涨,令世界瞩目,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治变革对其的推动作用.2010年以来,孟加拉国政局稳定,政策确定性强,社会安宁,这些因素稳定并扩大了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来吸引外资,促进资本的高效流动;修建基础设施以抵御自然灾害,增强经济韧性与抗打击能力;在对外交往中营造良好的周边外交关系,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并积极调动外部一切有利因素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这些政治变革使孟加拉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也是其走向“金色孟加拉”的有益探索.

    孟加拉国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政治经济学

    延安整风时期任弼时党性思想三维度探析

    简皎洁罗媛元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为中国革命不懈奋斗的一生中,任弼时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修养与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为党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延安整风时期系统提出的党性思想是马列主义党建学说的扩展与延伸,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构成.在梳理分析任弼时在延安整风期间发表的经典著作的基础上,从“党性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提出的缘由”、“任弼时党性思想的具体内涵”、“任弼时党性的历史意蕴和当代价值”三个维度探究延安整风时期任弼时的党性思想,希望能够为当代建设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提供一些启示.

    任弼时延安整风时期党性思想

    理论战士型革命家艾思奇人格风范及其当代价值

    王生云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思奇可以称为“理论战士型革命家”.作为理论战士型革命家,艾思奇人格风范的鲜明特点是学者、战士和真诚的人三个特点.其人格风范主要表现为:严格党性的战士风格;坦诚高尚的人品风范;基于坚定信仰的严谨学风;简单朴实的生活作风.艾思奇的人格风范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在主动接受革命时代氛围的洗礼中、在良好的家教家风的熏陶下、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涵养以及组织化的修养和自觉的斗争淬炼中养成的.我们今天学习艾思奇的人格风范,要以他的思想与时代、理论与实际、哲学与人民三个相结合的精神为着力点,努力学习他的学者风范、战士风范和真诚的人格风范,具体方法路径需要从四个方面努力:要努力学习钻研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理想信念;学会利用好组织化的修养平台;深刻认识斗争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重视家教家风的熏陶和涵养作用.

    艾思奇人格风范养成之道学习之方

    韶关红色资源在党校党性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基于SWOT分析

    田千山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韶关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其在党性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有效推进党性教育,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与挑战(Threat)等四个方面,对韶关红色资源在党性教育中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发展策略.

    红色资源党校党性教育SWOT分析法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吝成璋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察官的逾权是中国古代历朝监察制度权力异化的重要诱因.把明代监察官的逾权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监察案例为切入点,研究明代监察权异化在明代军政事务上的表现及其影响.吸取明代监察官逾权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新时代监察制度的完善具有历史的借鉴意义.

    明代监察制度监察逾权历史借鉴

    古滇国政权的演进与消亡:一个必然的历史结局

    张兴林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文献记载不详,加之考古发现及研究不足以还原全部历史,一直以来古滇国的消亡被当作一个历史之谜,引发了众多的猜想.古滇国政权的消亡,不是一个“无解”之谜,更不是无影无踪的神秘消失,它有历史线索可寻,且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研究古滇国政权的演进与消亡,对明了云南地方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古滇国政权历史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