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
传媒

杨驰原

月刊

1009-9263

chuanmeizazhi@163.com

010-51259179/75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

传媒/Journal Media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国新闻出版业最高机构的权威刊物。得到了多级领导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同仁的大力支持。本刊愿为中国传媒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尽一份绵薄之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流媒体为社会治理赋能的策略分析

    曾凡清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依托全媒体传播体系和先进的传播技术,在赋能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主流媒体在舆论治理、政民沟通、社会共治等领域守正创新,助力社会治理提质增效:通过主动发挥媒体宣传舆论功能强化公共议程设置,为社会治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发挥跨界资源整合优势,搭建政民沟通协商新范式;以先进技术赋能,绘就基层治理"数字新图景",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主流媒体社会治理媒体价值

    党媒重大主题作品的创新路径——以重庆当代党员杂志社《读着诗词游长江》为例

    张倵瑃刘成国周神青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主题作品的创制既是新闻宣传的重点又是难点。重点在于政治性、思想性强,难点在于严肃有余、生动不足。全媒体时代,党媒特别是党刊如何创新重大主题作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格外重要。本文以重庆当代党员杂志社创制的重大主题作品《读着诗词游长江》为例,从提升策划精度、建立协作机制、创新创制方式、搭建联动平台四个方面,来探析创新重大主题作品的现实路径。

    重大主题作品党媒创新《读着诗词游长江》重庆当代党员杂志社

    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逻辑和实践向路

    高伟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报是以学术交流为宗旨、以刊载学术论文、学术评论、学术研究等为主要内容,在加强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及提升学术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长期奋斗中铸就的精神丰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动力。它为高校学报在新征程上践行使命担当筑牢精神高地,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文章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根基、价值引领、历史特质三重内在逻辑契合性出发,提出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向路:提高政治功能、挖掘主题出版、创新学科体系建设、做强数字化传播。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高校学报主题出版数字传播

    国风动画电影的出圈路径探析——以《长安三万里》为例

    王彬彬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风动画电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何在新生代受众的审美基础上走好"国风"路线,调动广大观众的"民族情怀",使作品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是当下国产动画电影创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国风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厚植中国文化底蕴,在题材选择、艺术审美、制作技术方面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现实主义文化传统、融入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为国风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可参照经验。

    国产动画国风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

    新主流影视剧的"破圈"与"出彩"之道——基于青少年视角的创作与传播策略探究

    宋海英马骁骏杨清媛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具有正确价值观引领作用的新主流影视剧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和热议,尤其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和讨论。本文从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角度出发,通过观察当下比较成功的一些新主流影视剧,在探讨新主流影视剧共同的"圈粉"特质基础上,提出创作高质量新主流影视剧的必要要素,包括强烈的情感共鸣、深刻的主题内涵、真实的人物塑造和精良的制作技术,并总结出年轻化表达、跨媒介扩展和协同性推广等有效的传播策略。

    新主流影视剧影视剧创作青少年价值观年轻态表达

    高校短视频传播形象优化建构——基于高校官方抖音号的研究

    温凯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5G技术加速了互联网平台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短视频行业的发展。作为当下短视频的主流平台,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巨大。历经数年发展,国内大部分高校均以官方形象入驻抖音平台,力求扩大自身影响力。从内容呈现而言,部分高校内容运营存在漠视创作逻辑、受众定位意识缺位、传播内容凌乱及团队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文将对上述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高校媒体形象建构提供参考。

    高校思政工作短视频传播形象建构抖音

    人工智能驱动下非遗的数字化传播

    蔡雨珂张军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迈入数字化传播的新纪元。作为数字化传播的引擎,人工智能技术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对非遗数字传播中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进行梳理,对非遗数字传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非遗文化数字化展示空间、构建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体系、加强非遗文化数字化版权保护、提升非遗文化数字化表达能力的传播策略,以期为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拓宽现代生存空间。

    人工智能技术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

    场景理论视域下红色文旅融合模式研究——以"沂蒙沉浸式情景小剧"为例

    张国政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是践行文化"两创"的重要内容,在促进乡村振兴、助力文化建设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沂蒙沉浸式情景小剧"作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典型代表之一,具有个案研究意义。文章基于特里·尼克尔斯·克拉克(Terry Nichols Clark)提出的场景理论,在"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三个维度的理论框架下,解析"沂蒙沉浸式情景小剧"的文旅融合模式,为红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可参考路径。

    场景理论沂蒙红色文化文旅融合情景小剧

    根植敦煌文化沃土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的创新实践

    殷永生李国辉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省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依托国家首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的国际旅游品牌影响力,凸显文化定位,扩大对外交流,立体化构建敦煌文化传播格局,倾力打造共情叙事体系,在解决"传播什么""由谁传播"等方面探索开辟了新路径。积极打造国际传播平台,创新国际表达方式,铸造更高层次敦煌文化品牌,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立体化传播中国声音,把敦煌故事讲给世界听。

    国际传播敦煌文化共情叙事

    如何借"外眼""外嘴""外媒"讲好中国故事——浙江国际频道的国际传播与创新实践

    夏盈悦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要求。如何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建立国际话语叙事体系,需要巧妙地借助"外眼""外嘴""外媒"的视角、表达方式、身份,积极主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