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
传媒

杨驰原

月刊

1009-9263

chuanmeizazhi@163.com

010-51259179/75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

传媒/Journal Media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国新闻出版业最高机构的权威刊物。得到了多级领导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同仁的大力支持。本刊愿为中国传媒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尽一份绵薄之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卫通集团的"卫星+广电"融合探索与实践

    霍达包德述王雪玉洁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卫星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广电"融合已经成为未来传媒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立足"卫星+广电"的融合优势及应用,剖析了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卫星+广电"领域的融合实践、现实挑战、发展对策,为"卫星+广电"融合从业务融合到系统融合的转变提供参考。

    中国卫通卫星+广电媒体融合

    党媒协同报道的议题设置及其效果分析——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三地党报联动报道为例

    潘文静王洪峰闫宏伟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议题设置是传播学的重要内容。党媒通过审慎把握议题设置权,精心策划报纸版面、画面镜头、网络专题等,可以持续增强新闻舆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舆论引导水平。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之际,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联合推出《十年十记·瓣瓣同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线视角》、手绘连版长图《十年协同新地标》、大型联动直播《导航图上的协同新地标》等一系列融媒报道。议题紧扣中心大局、紧贴民生关切、紧跟时代步伐,在新闻舆论场中赢得了主动权。

    议题设置京津冀协同发展党媒协同报道

    湖南日报融合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高曼曼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体融合背景下,湖南日报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深度融合为关键词的核心路径和以人本理念为内核支撑的关键路径,共同构成了其融合转型的成功经验。湖南日报注重以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协同,全面消解融合壁垒,打造互动新逻辑,积极寻求契合自身实际的融合转型路径的做法,对当前媒体融合走深走实具有一定示范作用。

    媒体融合湖南日报"新闻+"生态

    科幻电影对人工智能技术演进的预测思辨

    尹松涛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越百年时空,本研究筛选出系列科幻电影及人工智能技术演进样本,对柔性、感性的科幻电影与刚性、理性的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这两者进行基于时间轴的对比讨论,分析科幻电影预测人工智能技术演进的不同路径,从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对抗人类、实现共情与自我身份认同、催生人类意识复合体、激发赛博格到人工智能对人性的解蔽等不同角度,讨论科幻电影对人工智能技术演进的启思,论证科幻电影对人工智能技术演进的预测价值,为电影艺术与科学技术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觉和重要观测点。

    人工智能科幻电影技术演进预测实例

    应急广播媒体品牌推广模式探析——以上海应急广播为例

    梁佳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广播品牌的推广不同于其他媒体品牌,既要严格把关并审核应急新闻、应急知识等内容,也需利用多种媒介完善互动机制,促使应急广播能直抵受众,实现应急广播的传播价值。上海应急广播持续探索垂直化、立体化延伸的品牌推广模式,彰显媒体品牌的亲和力与引导力,在履行应急媒体职责的同时,构建具有认知度和可信度的特色媒体品牌,其品牌推广的模式创新可为更多媒体的品牌推广提供借鉴参考。

    媒体融合应急广播媒体品牌应急管理上海应急广播

    纪录片阐扬文化自信路径探析

    叶玢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纪录片凭借以真为核、细分受众、人本叙事、数字赋能、寓教于乐等特点,展现出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多维功能。本文关注纪录片以真为核,展现多元文化题材。通过细分受众聚焦差异化群体,采用人本叙事强化文化自信感染力,以数字赋能创新主体呈现和认知体验,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文化自信意识。纪录片的以上特点能强化观众对纪录片叙事内容与内在思想的认知,潜移默化地实现增强文化自信的传播功能。

    纪录片文化自信视听传播

    AIGC的冲击与主流媒体的坚守

    杨名宜姚艺洋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带来了挑战,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新闻实践中"不在场"对新闻真实的影响、"摹仿"导致的新闻作品内容形式同质化问题和信息污染带来的三重冲击。进入AIGC时代,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亲历现场是紧握新闻真实的把手,亦是其核心竞争力。主流媒体要在人机的"竞"与"合"之中找准定位,保持谨慎且客观的态度,创作把握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人文情感的新闻作品;同时需要正视生成式智能内容,培养算法素养,坚守以人为主体的新闻实践。

    新闻生产实践新闻真实舆论治理算法素养AIGC

    导向·聚合·重塑:政务新媒体"浙江宣传"融合策略研究

    沈丽超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务新媒体是传播政务新闻、传递主流价值的重要载体,通过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号、政务APP和政务短视频,搭建政务媒体协同矩阵,为政务公开、舆情处理、政策解读及群众服务提供更加便捷、智慧的支持。政务新媒体"浙江宣传"直面热点话题,解析难点问题,通过及时发声、趣味发声,引发受众情感共鸣,被誉为2022年政务传播领域"宣传战线第一公号"。通过分析政务新媒体"浙江宣传"的创作导向和聚合策略,为同类型媒体融合重塑提供借鉴。

    政务新媒体"浙江宣传"舆论导向政务服务

    超链接、新生态、体验感:元宇宙赋能文娱产业的底层逻辑

    梁福春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正深刻影响着文娱产业的时空观,成为产业变革的新动力。本文首先对元宇宙的源起及其商业逻辑进行梳理,清晰界定元宇宙的定义与内涵;然后分析元宇宙与文娱产业的关联性,论证建立虚实相融的双栖传媒生态的可能性;再从元宇宙的赋能逻辑分析文娱产业"体验社交""泛娱乐IP""虚拟偶像"的产业创新途径,最后探讨元宇宙赋能文娱产业的风险。

    元宇宙超链接文娱产业传媒生态

    文明互鉴 理性对话:中国新闻社"东西问"的对外传播实践探索

    杜国东张帅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新闻社推出大型学理性专栏"东西问",该专栏以"文明互鉴,理性对话"为宗旨,意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良性互动。专栏通过独家访谈、深度时评、高端研讨等形式,深入探讨中西文明交流中涉及的重大、突发和热点问题,为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探索中国话语体系建构,开拓了独特的实践进路。

    "东西问"对外传播文明互鉴中国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