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
传媒

杨驰原

月刊

1009-9263

chuanmeizazhi@163.com

010-51259179/75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

传媒/Journal Media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国新闻出版业最高机构的权威刊物。得到了多级领导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同仁的大力支持。本刊愿为中国传媒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尽一份绵薄之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类ChatGPT技术对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及伦理考量

    李扬刘云丹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ChatGPT技术是指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规模语言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这类技术从不同环节推动媒体全生产链条深度转型,重构媒体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引发媒体领域的思考。类ChatGPT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着新闻及信息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对传统的线性论、控制论、系统论的传播模式进行数智化升级与改造,对全链条中的传播主体、内容、渠道、用户及其反馈等方面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变革,同时也引发了伦理考量。

    人工智能ChatGPT新闻生产伦理考量

    发挥媒体优势打造新型智库——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川观智库为例

    杨卉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转型、全媒体架构升级方面不断发力,积极打造新型媒体智库产品川观智库。本文以川观智库为例,从精准发力打造新型智库、新型智库支撑综合决策以及媒体智库突破发展瓶颈这三个方面出发,对媒体智库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旨在为媒体融合创新发展和智库产品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四川日报社会治理媒体融合媒体智库

    媒体深度融合下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

    徐丹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传播格局和传媒生态。短视频已经成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工具,成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重要支撑之一。本文基于短视频生产与传播案例,分析主流媒体的短视频生产模式与传播策略,以期为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短视频媒体融合融媒体内容生产

    《深圳商报》融合创新的实践与成果

    冯韶丹岳婧雅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圳商报》近年来探索媒体融合新路径,在内容报道、客户端建设、营收拓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但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而且在报业面临多重压力的背景下实现了营收的逆势上扬,成为财经新媒体领域的一匹黑马。其取得这些成果主要得益于:一是以经济报道为核心定位,力推精品讲述深圳故事;二是以深度融合为转型方向,技术加持打造社交平台;三是以优化营收为基本策略,多管齐下持续提升效益。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更多报纸媒体参考学习。

    媒体融合营收策略《深圳商报》读创

    《辽宁日报》特刊《纪念》如何展现雷锋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李姗姗闫利利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是学习雷锋精神60周年,为此《辽宁日报》推出了大型系列特刊《纪念》以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纪念》特刊创新了雷锋精神的传播内容,以时间为脉络回溯雷锋精神,将"纪念"贯穿报道的始终,重视挖掘纪念雷锋的细节故事,传播雷锋同志的优秀思想,展现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传播形态上,特刊重视使用图文结合、图表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示雷锋精神的社会价值,并设立"传承者说"专栏,通过故事讲述展现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此外,特刊还重视多媒体与受众的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移动短视频等多媒体传播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雷锋精神的社会意义,激发受众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辽宁日报》时代价值雷锋精神《纪念》特刊

    技术赋能下电视晚会舞蹈节目的表达跃升

    石莉
    46-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唐宫夜宴》《只此青绿》为代表的电视晚会舞蹈节目绽放出焕然一新的艺术魅力,在移动互联网上有着卓越的口碑与声量。这些舞蹈节目立足中华文化、创新呈现形态,在"质""量""效"三个层面都有了新变化,探索出了融媒体语境下独特的舞蹈影像模式,而这一改变离不开现代新兴媒介技术的支持。新媒介技术从文化想象、场景设置、镜头调度、身体表演等不同层面作用于舞蹈节目,打开了晚会舞蹈节目广阔的实践可能和想象空间。

    电视晚会舞蹈节目技术赋能

    纪实节目如何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故事

    任宏丽王琦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先后对此做出决策部署。广电媒体以典型人物故事为核心,采取多样化、多维度、多渠道的全媒体融合传播策略,推出一系列制作精良的乡村振兴纪实节目,通过镜头展现乡愁、乡情和文化传承,详细记录乡村振兴发展过程和新貌,彰显主流媒体讲好新时代故事的使命担当,也为纪实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广电媒体纪实节目乡村振兴媒体融合

    个人信息保护视域下ChatGPT的法律风险及其治理

    孟凡骞王仲羊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ChatGPT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背景下,需要正视其引发的个人信息保护风险,促进技术与法律的融合。ChatGPT的广泛应用可能冲击个人信息保护原则,侵犯个人信息权益,引发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对此,通过检视、反思既有的法律规范与规制手段,需要在理念与制度两方面展开治理。在理念层面,不应盲目禁止ChatGPT,而应积极应对个中风险,促进个人信息保护与处理的平衡,实现个人信息的场景化保护;在制度层面,应实现ChatGPT的综合治理,打造基础性立法与专门性立法相结合的规范治理体系,形成覆盖研发者、运营者、使用者的全流程产业治理体系,以及政府监督与行业监督联通的监管治理体系。

    ChatGPT个人信息保护人工智能法律治理

    论中西语境下元宇宙期许的向度差异与分化影响

    王唯先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革命狂潮之下,"元宇宙"逐渐从科幻概念走向现实之可能,并随技术的发展不断具象化,但在各界热烈期许中偏向的分歧也随之展现。本文引入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文化维度理论,分析目前中国与西方对元宇宙之期许存在的差异,考察集体主义融合向度与个体主义游戏化向度之间的分化,并讨论其可能促发的影响与问题。

    元宇宙元宇宙期许文化差异数字中国

    拟剧理论视阈下Plog用户的自我呈现研究——以小红书博主为例

    张美洁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Plog作为一种以照片为主,辅以文字修饰的传播符号,凭借"真实自我""个性突出"等特点,成为大众记录真实生活、满足社交需求、展现自我良好形象的首选媒介形式。本文借助戈夫曼拟剧理论,参考小红书博主的Plog内容,探讨Plog用户自我呈现的动因、实践及反思,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拟剧理论Plog自我呈现拟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