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赤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赤子
赤子

陈钟曦

月刊

1671-6035

chizi114@163.com

010-84909549

100600

北京建国门外大街9号9-5-5

赤子/Journal Chi Zi
查看更多>>《赤子》期刊以服务经济文化建设为办刊方向,为海内外赤子提供展示平台和理论交流园地,重点宣传展示各领域、各学科的优秀人物和科技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泰山皮影的历史与形成

    张咏琪
    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山皮影作为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它是以山东人民当地的民间故事为蓝本,结合了山东大鼓等极具本地特色的韵律腔调,将故事用说与唱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民间艺术。当今泰山皮影面临着手艺濒临失传的边缘、消费市场不足等问题,传承创新泰山皮影,开拓皮影市场是未来皮影发展的主要方向。

    民间艺术传统曲艺泰山皮影

    策展人对当代艺术展览形式的构建探究

    邓昭宇
    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艺术展览形式得以蓬勃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社会的艺术形象发展比较滞后,难以在各种各样的展览中呈现良好的代入感,从而导致艺术展览缺乏生机。在新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更多的展览形式,更加精致的设计与规划展览整体,同时也更高地要求策展人的综合素质,有效促进我国艺术产业的良好发展。

    策展人艺术展览形式构建

    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山东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以山东民俗手工艺品为例

    王书锦陈晓蔚王璐瑶史寒芳...
    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民俗文化走出去,是基于中国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和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作为山东民俗文化内涵的典型承载者,山东民俗手工艺品如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要先一步推广出去,借助手工艺品激发外国人的兴趣,进而让外国人了解、熟悉山东民俗文化,打造出山东民俗的国际化形象。

    山东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网络科技翻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涵与价值探究

    孙晓敏
    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继承和借鉴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却历久弥新,其中集中体现的民本思想、和谐理念等一系列精神内涵,在当代看来仍然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深刻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核心内涵,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在推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彰显文化育人价值,并继续的传承下去。

    优秀传统文化以和为贵天人合一文化自信

    开放式环境下互动讲解在科普场馆中的实践探究

    赵昑
    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众在游览科普场馆时,需要讲解员在一旁进行辅助讲解,用通俗易懂且生动有趣的语言,实现科普知识的传达,既让观众增长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又能够获得良好的游览体验。讲解员要注意与观众保持互动,从"单向"的知识讲解向"双向"的互动交流转变,要善于调动气氛、营造环境,鼓励观众能够根据科普场馆内的展览物品,去思考、去联想、去体会,不仅达到了科普知识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培养观众敢于质疑、辩证思考的科普精神。

    科普场馆互动讲解开放式环境讲解员

    浅析和田玉"俏色雕琢"设计艺术

    周恩
    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田玉的不同皮试对巧雕的运用方法与和田玉青花的巧雕运设计题材选择和田玉的运用。在中国历史悠久,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和田玉雕琢。而巧雕作品最早追逐到3000年前的,商代时期,河南安阳小屯出土的(营玉鳖)。工匠巧妙地把握玉料的天然色泽和纹理特征,将原来的黑褐色皮保留成鳖的背甲,头,腹,足均为青白色,黑色双目和白爪上都留着黑色爪尖,神韵天成,妙趣横生。世界玉雕巧色作品显示了上古先民对玉器巧用的审美追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之后的各朝代都有巧雕作品的出现,并把巧雕作品视为珍宝。尤其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对玉的偏爱出现了大量的巧雕作品。到了近现代北京玉雕厂的一批老艺术家,如王树森,王中元,王耀堂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巧雕大师。如玉雕大师王树生先生在1974年创作的玛瑙巧雕作品五鹅图是一件传世绝品,至今也是空前甚至绝后的顶尖之作。作品中的五只鹅的头红头冠、黑色眼晴都是天然原料巧色雕刻,这件作品整体造型之美,姿态之传神,不必多说。如王中元大师的龙盘、王躍堂大师创作的"和平"利用了黑、红、粉、白成层分部的几种颜色巧雕出菲、亚、欧洲的妇女剪影形象,赢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主题,这件作品现为国宝。

    玉料皮色设计青花料的巧色新时代巧雕

    AI合成主播能否完全取代电视新闻主播

    李鎏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3月3日,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在北京发布全新升级的站立式AI合成主播。播音员、主持人,尤其是电视新闻主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AI合成主播和电视新闻主播分别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AI合成主播是否能够完全取代电视新闻主播呢?电视新闻主播是否要全部换代下岗了呢?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AI合成主播电视新闻主播取代

    浅谈"少则多"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许金玉张颖雪张少雪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则多"这一理念是很多设计师所推崇的设计法则。看似设计元素少,但出来的成品效果好,这就是"少则多"的魔力。分析了在产品设计中如何以更少的元素打造更优秀的设计效果。

    简约设计产品设计特点

    提升电视台编辑工作能力的思考

    任茜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将加快,人们对电视台编辑工作的重视度也在逐渐提高。因此,在开展电视台编辑工作时,要不断提升电视台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保证电视台编辑工作的质量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就提升电视台编辑工作能力进行研究,以保障电视节目的质量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新时期电视台编辑工作能力提升策略

    女性、乡土与"民族国家文学"——从萧红笔下的"生死场"谈起

    严诗喆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现代文学鼻祖鲁迅先生,开辟、引领了"乡土"文学的写作传统。女作家萧红则被公认为继承、延续了这种文学传统的典型代表。学者刘禾曾在研究中指出,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民族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同步发展而来的,其实质正是"民族国家文学"。通过考察萧红的两部代表作——《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从其中的女性视角切入,探讨萧红如何在作品中批评与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国家论述、并由此提供区别于男性作家的独特视角。

    萧红女性乡土文学民族国家刘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