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丛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长江丛刊/Journal CHANGJIAN CONGK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石评梅到刘慈欣的浪漫与典雅

    吕轶芳
    1-2页

    黍不语诗歌中的"死亡"与"爱"——以诗集《少年游》为例

    许懿
    3-5,11页

    李强诗集《潮水来了》简析

    朱必松
    6,11页

    阿毛诗歌的开放性话语姿态和写作方式

    王璐
    7-8页

    浩劫之中流淌的诗意芳华——评赵小赵长篇小说《我的昙华林》

    周颖慧
    9,194页

    杨彬《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汉语写作研究》述评

    艾乐
    10-11页

    九万里风鹏正举——浅谈李清照诗词中的豪放意味

    辛营光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清照是婉约词宗,但在其某些诗词作品中却很明显的透露出一种"不让须眉"的豪放意味,尤其是在其诗歌创作中。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略,但对于了解一个真实的、完整的李清照又是十分必要的。此篇文章从李词中被人们熟识的部分入手,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分别分析了李清照晚年词作,早年词作,诗作中的豪放意味,意在还原一个更为真实的丰富的李易安。

    豪放婉约女中豪杰身世飘零沉郁爱国精神

    《红楼梦》中母亲形象异化的悲剧力量

    田海花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亲形象的"缺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异化,它使得家庭处于无序状态,子女彻底丧失了母爱与教育,造成人生的悲剧。文章通过分析母亲形象的"缺失"及其影响,探究邢夫人等三位母亲形象异化的生命轨迹,揭示《红楼梦》所凸显的悲剧力量。

    《红楼梦》母亲缺失异化悲剧

    叙事传统之重塑

    郭静田耀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学者的眼中是缺乏完整性和艺术性的,但美国学者浦安迪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浦安迪教授在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方面成果颇多,他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为主次结合的结构形式,提出"奇书文体"为核心的中国叙事文学传统,从而纠正了外界一直以来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误解。同时,他也提出了文人小说理论,向长期统领中国文学的"通俗文学"观发起挑战。他的著作《中国叙事学》影响了大批中外学者,对中外学者的研究有借鉴意义,也影响了今后中国叙事学发展的轨迹。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奇书文体文人小说

    浅析巴赫金复调理论中的对话艺术思维——以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为例

    张晓丽
    1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调小说是以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在巴赫金看来,对话性渗透于复调小说的整个艺术结构中,小说的不同层面,不同要素之间,无不存在一种对话关系。《许三观卖血记》作为余华创作转型期的作品,是其在小说叙事技巧上自觉探索而完成的一部作品。对话叙事的成功运用,使小说文本呈现出悲喜剧相融合的大型对话结构,形成苦难与狂欢的美学风格。论文通过对《许三观卖血记》文本细读,探讨对话叙事这种独特的认知话语和思维方式在剖析人的生存困境及精神状态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特艺术价值。

    巴赫《许三观卖血记》对话叙事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