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井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井技术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测井技术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陆大卫

双月刊

1004-1338

cnpcwlt@126.com

029-88776025/6327

710077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二路丈八五路50号

测井技术/Journal Well Logg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测井行业唯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在全国1286种统计源期刊中名列第408位,在陕西省636种入源期刊中列第13位,能源学科类28种入源期刊中列第9位。目前已被国内外六家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测井技术的连续油管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周扬牛步能王卓张志江...
    565-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非常规油气的深入开发,连续油管在测井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但仍面临部分测井作业项目与井下作业重叠、应用方向不明确、技术特色不突出、应用规模小等挑战.该文深入剖析了连续油管在测井领域的应用现状,系统梳理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当前非常规油气规模开发背景,探讨了连续油管测井在关键技术突破、测井工艺完善、应用场景拓展、光纤测井系统优化、数字化队伍建设以及光纤测井解释模型构建的等主要方面的解决策略.强调了发展连续油管光纤测井技术的重要性,提出该项技术在提高作业效率、促进地质工程一体化方面具有潜在价值.指出满足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需求,建立与测井作业模式相匹配且具有测井特色的连续油管技术是未来该技术发展的方向,该技术将为油气田的高效、安全开发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生产测井连续油管连续油管光纤光纤测井智能化测井

    基于CPMG和FID核磁共振实验的页岩有机质定量评价方法

    徐陈昱谢然红王翔宇郭江峰...
    574-585,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陆相页岩油中未转化的有机质占比高,有机质的定量评价对于页岩油勘探开发至关重要.核磁共振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探测技术,已广泛用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然而现有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采集模式受仪器最短回波间隔的限制,难以有效探测有机质等超短弛豫组分信号.引入了自由感应衰减(Free-Induction-Decay,FID)采集模式,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比较了CPMG与FID采集模式在页岩有机质评价方面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CPMG和FID的页岩有机质定量评价方法.研究表明,有效信号的起始采集时间对页岩有机质评价至关重要,核磁共振仪器死区时间为17μs,采集时间步长为1μs的FID测量能够提供页岩有机质和流体组分含量,而回波间隔为0.6 ms的CPMG测量只能够提供流体组分含量.这两种测量结果的差值与总有机碳含量(TOC)、裂解烃含量(S2和(S2-1+S2-2))等多项地球化学特征参数之间具有强相关性,其中,与TOC和(S2-1+S2-2)的决定系数分别高达0.910和0.837,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有机质的定量评价.

    陆相页岩油有机质定量评价核磁共振实验自由感应衰减总有机碳含量

    低计数特征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数据滤波方法研究

    祝倩于华伟葛云龙岳爱忠...
    586-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石天然放射性强度较弱,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所测得的能谱计数较低,低计数特征使得地层衰变随机误差影响被放大,造成测量能谱质量差、测井曲线统计噪声大的情况.该文通过对比多种能谱滤波结果,使单深度点能谱最大程度还原准确能谱信息;利用曲线形态,针对求解的U、Th、K含量曲线进行深度域的滤波处理,综合从高噪声、低计数的数据中准确提取地层信息;利用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的过钻具自然伽马能谱仪器的实测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对于计数低、谱形差的自然伽马能谱,高斯滤波、卷积滤波效果相对较好,该文提出结合这2种方法的复合滤波可以准确地还原出高保真的能谱形状;深度域的滤波,卡尔曼滤波相对自适应滤波方法有一定优势;依次经过能谱滤波和深度滤波后,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有了大幅提升.该文所介绍的针对低计数特征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滤波方法,可以有效提高U、Th、K的测量精度.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低计数率统计误差能谱滤波曲线处理

    基于D-D源的三探头中子孔隙度测井探测响应分析

    周悦王猛刘海波尚修盛...
    595-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气勘探进程持续推进,低孔隙度储层越发受到关注,具备更高孔隙度灵敏度的D-D源中子测井存在良好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探索其兼顾中子孔隙度测量灵敏度与化学源测量兼容性的可能性,提出一种基于D-D源的三探头中子孔隙度测井设计并开展分析.为探究D-D源中子孔隙度测量响应特征,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基于三探头测井仪器的基本构成,研究了探测器源距设计,并提出利用测量的近远热中子计数比、中远热中子计数比这2组比值分别表征地层孔隙度,同时对D-D源中子孔隙度测井的地层探测能力与地层测量响应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三探头D-D源中子孔隙度测井仪器探测深度稍浅、纵向分辨率较高;近远热中子计数比值响应表现出更高地层孔隙度灵敏度,低孔隙度地层情况下测得的孔隙度变化效果良好;中远热中子计数比值响应泥岩效应较强,虽无法与化学源测量结果兼容,但在纯岩性及含泥质地层与其较高程度接近.该文研究为D-D源中子孔隙度测井仪器测量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D-D源中子孔隙度测井三探头设计近远热中子计数比值中远热中子计数比值蒙特卡罗方法

    基于小波与反褶积结合的薄互层岩性界面识别方法

    李志鹏黄莉莎闫建平杨明林...
    602-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三工河组二段岩性复杂多样、变化快,单砂岩体中薄层岩性频繁互层,存在较强的岩性、物性、含油非均质性特征.精细划分薄互层岩性并识别其分层界面是开展储层识别、流体解释及有效储层厚度确立等重要的前提工作.为了精确地识别薄互层岩性的分层界面,从测井信息采集分辨率与信号分析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小波与反褶积相结合的薄互层岩性分层界面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多尺度分解和重构原理,对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高、低频分解,提取出反映地层岩性变化的有效信号与高频噪声;然后,对有效信号进行重构,构建一条去除噪声能够表征更接近真实地层信息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最后,利用反褶积方法对重构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高分辨率处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响应薄层岩性的纵向分辨率.经实例井取心岩性资料验证,利用该方法处理得到高分辨率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形态与数值特征能够有效地提高单砂岩体中多套薄互层岩性分层界面识别的精度,为莫西庄三工河组二段储层有效性精细评价提供了依据.

    岩性非均质性"小波+反褶积"组合法曲线重构提高分辨率岩性界面识别

    第十五届UPC测井新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暨SPWLA中国东部分会主题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

    公众号石油圈
    612页

    碳酸盐岩储层岩电参数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吴国海王坤封立香孙俏...
    613-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程度远超碎屑岩储层,其岩电参数中的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变化范围大,很难得到精确值,采用固定的岩电参数来计算储层的饱和度,无法达到精细评价要求.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对常规物性、铸体薄片、压汞曲线等资料详细分析及微观特征对比的基础上,得出储层样品分类研究的必要性,结合岩心照片特征,将储层按照孔隙空间分为基质孔隙、孔隙-裂缝、孔隙-孔洞这3种类型,总结处于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图及岩电关系图中不同位置所代表的储层类型,得出不同储层类型样品点的微观孔隙及渗滤特征差异.在各类孔隙类型导电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利用碳酸盐岩储层的三孔隙导电模型,分析各类孔隙类型的导电特征、孔隙特征变化及裂缝倾角变化对于m值的影响,验证了m值与储层的孔隙结构密切相关.依据样品点的储层分类,得到各类储层的岩电参数变化范围、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并通过拟合方式得到每一种类型储层的m值,并给出m值的调整方法.在对饱和度指数n分析过程中,认识到n值与孔隙结构无关,但与储层的润湿特征密切相关,并得到n值的估算方法,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及饱和度的精细评价奠定基础.

    碳酸盐岩储层岩电参数影响因素计算方法胶结指数饱和度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岩性组合识别方法及应用

    焦国华
    623-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超深层油气勘探过程中,实钻取心成本高、数量少,加之测井曲线多解性强,造成储层岩性组合识别难度大,进而影响了沉积相及储层甜点预测的准确性.介绍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碎屑岩储层岩性组合识别方法,在自然伽马曲线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利用离散小波分解测井信号,总结了小波时频能量图上不同能量团对应的岩性组合特征.以准噶尔盆地征沙村地区征1井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对泥质含量敏感参数自然伽马曲线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分析,选用合适的尺度识别不同的岩性组合,结果表明识别的岩性组合与实钻岩心吻合度较高.该方法在同类型储层中具有推广价值.

    深层油气离散小波变换岩性组合识别自然伽马小波时频能量图准噶尔盆地

    基于多影响因素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

    陈威常小龙李哲解俊昱...
    631-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页岩的储层脆性评价是科学展开压裂施工和井壁失稳评价技术的重要依据.为科学快速评价页岩脆性,以苏北盆地海安凹陷曲塘次凹古近系阜宁组二段储层为研究对象,从影响页岩脆性的因素出发,基于层次分析法,多维度地构建了基于矿物组成、孔隙结构、有机质含量、地层温度、热成熟度这5个方面的页岩脆性综合评价模型.在所构建的页岩脆性综合评价模型中,对脆性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因素依次为矿物组成、热成熟度、总有机碳含量、地层温度、孔隙度,权重分别为0.4237、0.2707、0.1686、0.0685、0.068 5.将页岩脆性综合评价模型及4种单一影响因素脆性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脆性指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脆性指数的误差最低,能够准确地评价页岩储层脆性.该模型能使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定量化,且计算方法简便,对指导现场施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页岩脆性矿物组成孔隙结构有机质含量层次分析法

    感应仪器数字化精度评估方法

    赵彦伟梁小兵孙学凯陈文...
    639-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应仪器的电阻率测量动态范围,特别是高电阻率测量范围受仪器的实际精度制约,而感应仪器的数字化精度是仪器实际精度的主控因素之一.为量化评估感应仪器数字化精度,建立了感应仪器"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电导率分度值"的概念与计算公式.以阵列感应仪器AFIT-A为例,根据该仪器线圈系结构、发射电流频率和幅度、采集电路放大倍数以及ADC设计参数,计算出各子阵列在不同频率下"ADC电导率分度值".通过分析仪器实测的感应内刻"零"信号等效视电导率与理论计算的仪器"ADC电导率分度值"的一致性,证实了"ADC电导率分度值"概念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从而建立感应仪器的数字化精度评估指标,为阵列感应以及三分量阵列感应仪器的线圈系结构设计、发射电流频率及幅度分配以及采集电路放大倍数等设计提供了依据.

    阵列感应视电导率模数转换数字化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