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王俊豪

双月刊

1004-4892

cjlc@zufe.edu.cn

0571-87557169、87557170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Journal C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倡实证研究,强调学术规范,重视新题材、新观点、新方法,坚持开放办刊原则,追求刊物的高层次与高质量。我们始终把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为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出力作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沈坤荣
    5-11页

    深化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四项重点任务

    方红生
    11-14页

    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韧性——基于新型生产关系与生产要素的分析框架

    刘达王晓丹王淑瑶石玉堂...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 2012-2022 年A股上市企业样本,从新型生产关系和多样化的新型生产要素入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通过实现安全与质量生产、降低运营成本与风险、赋能员工工作自主性与个体韧劲作用于企业韧性,内部控制和创新能力是其中重要的影响机制;数字化转型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过程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内外部竞争程度较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低及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表现出更强的赋能效果.由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地区政府政策及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质生产力企业韧性新型生产要素新型生产关系

    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李玉姣李骥骁辛冲冲
    2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激发企业投资活力、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基于 2013-2022 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 2018 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路径,得到以下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在作用机制上,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不对称、优化人力资本等路径,发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政策效应;在异质性上,留抵退税政策在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第三产业占主导地区的影响效应较强,且在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的影响效应更明显;在调节效应上,企业治理水平、数字化转型、社会责任承担对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效应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存在策略性倾向,留抵退税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此,建议持续深化增值税改革,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链条,加强政策联动机制建设,为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增值税留抵退税企业绿色创新融资约束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本

    财政收入目标增长率、征税努力与企业创新

    肖叶唐为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收入目标增长率是理解我国企业经营绩效和创新水平的重要视角.本文利用 2008-2022 年沪深 A 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与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收入目标增长率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收入增长目标率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收入目标增长率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水平提升,这一抑制效应主要集中在财政收支缺口小的地区、中小型企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的工具变量检验也支持了上述研究结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收入目标增长率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抑制了企业创新水平提升.本文对理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为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财政收入目标增长率企业创新税收征管目标管理责任制

    科技金融政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黄徐亮徐海东
    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科技金融体制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根据生产力理论和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匹配 2009-2021 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探讨了科技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可以概括为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效率提升效应和规模效率提升效应,即科技金融政策通过降低要素搜寻成本、优化投入产出效率、强化协同合作以及促进知识溢出,最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政策的城市生产力发展效应存在明显的营商环境、资源错配和发展能级差异.应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点,不断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质效.

    科技金融政策新质生产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

    银行ESG表现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银企双侧机制检验

    郭娜胡丽宁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银企信贷联系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了银行ESG表现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银行 ESG 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在银行端,ESG 表现能够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优化信贷配置,增强信贷监督能力;在企业端,银行 ESG 表现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层环保意识,从而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此外,银企ESG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能够强化银行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 ESG 表现的促进作用在民营及中小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银行 ESG 微观经济后果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实体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银行ESG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资源效应监督效应

    有位才能有为:职工董事与企业社保遵从度

    周冬华徐移兰赵玉洁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企业社保遵从度的视角,检验职工董事是否能够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研究发现,职工董事通过强化管理层对职工权益的回应,进而提升企业社保遵从度.异质性分析表明,当职工董事兼任党委委员或为自愿设立时,以及在劳动密集度较高企业和老龄化程度较低地区中,上述效应更为明显.此外,职工董事主要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遵从度.职工董事对企业社保遵从度的正向作用能够提升企业价值.本文为职工董事的经济后果提供了企业社保遵从度这一全新视角,对于进一步推行职工董事制度、保障社保基金收入安全以及推进共同富裕进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职工董事社保遵从度职工权益回应

    交叉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规制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新《证券法》实施的经验证据

    王夺李延喜何超胡云戈...
    8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同一信息,交叉上市企业在不同市场进行披露的时点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导致投资者产生不同反应,进而引发股价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2020 年颁布的新《证券法》对此进行了关注与规制.本文以 2017-2022 年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检验了新《证券法》对交叉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规制效果.研究发现,新《证券法》实施后,相较于非交叉上市企业,交叉上市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且该过程主要通过降低投资者意见分歧与减少管理层坏消息隐藏机制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当管理层具有较高坏消息隐藏动机或隐藏机会,投资者信息环境较为恶劣时,新《证券法》实施效果更为凸显.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新《证券法》实施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提供了法律保障,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有效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并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

    交叉上市信息披露规制股价崩盘风险新《证券法》

    企业人工智能战略退出是否抑制了新质生产力?——基于PSM-多时点DID的实证研究

    张轩铭陆彬王振华李佳楠...
    9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引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支柱技术.尽管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人工智能战略可视为一项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成长性期权,但部分企业却终止人工智能战略,进而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本文选取中国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人工智能战略退出显著抑制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累积水平和数据要素利用水平高的企业,该抑制作用更强.机制分析显示,企业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整体动态能力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在人工智能战略退出抑制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拓展性分析表明,正式制度因素中创新补助缓解人工智能战略退出的抑制作用,而政府补助则放大该抑制作用;非正式制度因素中儒家文化和红色文化缓解人工智能战略退出的抑制作用,而合作文化和竞争文化则放大该抑制作用.本文揭示了企业人工智能战略退出对新质生产力的抑制作用,为企业战略规划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实践启示.

    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企业战略动态能力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