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财经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大学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大学

姚德权

双月刊

1003-7217

cjllysj@hnu.edu.cn

0731-88821883

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财经理论与实践/Journa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的以研究财经理论与业务问题为主旨的综合性经济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候风险冲击与信贷融资收缩的"加速器"效应

    李泽广黄远标
    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构建独特气候风险指标,考察气候风险冲击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外生气候风险冲击会触发"金融加速器"效应,显著抑制企业信贷融资,尤其对高度依赖银行信贷的企业而言,这种抑制作用更为突出。机制分析显示,气候风险主要通过降低工业产出与销售收入、加速抵押品折旧渠道抑制企业信贷融资。异质性分析显示,气候风险的影响存在所有权和行业异质性,而金融深化有助于缓释气候风险的负面冲击。鉴于此,决策部门应充分关注气候风险对企业经营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积极推动企业提升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优化金融结构,为企业营造更有利的融资环境。

    气候风险信贷可得性银行信贷工业企业

    数字金融发展对老年家庭金融健康的影响研究

    龙海明闫文哲刘浩源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宏微观匹配数据,从多维数字鸿沟视角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老年家庭金融健康的影响程度及其微观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老年家庭金融健康水平整体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城镇地区高农村地区低"的分布特征;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老年家庭金融健康;作用机制在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缓解融资约束、优化风险识别能力,并提高金融操作便利性。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还表现出一定的普惠性特征,但尚未打破空间限制,仅对城镇等互联网发达地区及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非贫困家庭的金融健康水平产生了更显著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破除老年数字鸿沟的紧迫性。

    数字金融老年家庭家庭金融健康

    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科技与银行信用风险研究

    王仁曾郭峰庄旭东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了大型科技公司的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型科技公司的金融科技提升了理财产品的便利性,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削弱了银行的"特许权价值",从而推升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承担水平。大型科技公司的金融科技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冲击存在规模效应和城乡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其规模效应和城乡差异主要来源于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科技对银行存款分流冲击的客观作用效果差异,面对存款分流压力时不同规模和城乡属性的银行自身的行为差异并不是产生异质性影响的原因。基于此,对于金融科技发展的规划,需要建立适当的防火墙,防止金融科技相关业态引发金融风险跨市场、跨部门传播。

    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科技信用风险银行负债结构

    金融集聚、产学研合作与新质生产力

    任宇新吴艳伍喆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维度构建区域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金融集聚、产学研合作与新质生产力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可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且表现出区域异质性特征;产学研合作在金融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应加强金融集聚建设,加快产学研合作标准化、网络化,为支持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金融集聚新质生产力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

    何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扩面?——基于制度可持续性与公平性的视角

    王增文李晓琳吴健罗佩玲...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世代交叠和精算模型,从城职保基金可持续性和养老金福利水平两个维度,考察灵活就业人员不同参保扩面方案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覆盖灵活就业人员的速度越快,城职保基金可持续性越强;进一步调低缴费基数下限既可以对灵活就业人员形成缴费激励,也不会恶化基金的可持续性,但长期来看,会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福利水平。因此可根据城职保扩面速度,动态调整缴费基数下限,优先推动缴费能力达标的年轻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灵活就业世代交叠模型缴费基数养老保险

    养老金收支平衡视角下延迟退休的激励性政策研究

    于文广何畏黄玉娟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城镇人口结构预测为基础构建精算模型,对多种情况下养老金的收支平衡进行测算并设计两种优化政策,研究不同的优化政策实施力度与延迟退休落实效果之间的关系,测算两种政策对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优化政策对于推进延迟退休进程均有积极作用,对于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此,建议尽快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增加相关配套的激励性政策;针对财政收支状况和老龄化程度实施不同的收入端和支出端优化政策。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延迟退休政策优化养老金收支平衡

    资本账户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谢锐杨崇峻袁礼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2001-2017年95个国家的上市企业数据,考量资本账户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结果显示:资本账户开放能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缓解投资不足,抑制过度投资;机制检验表明,资本账户开放通过提高市场竞争、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三个渠道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检验显示,流入方向的资本账户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更大,资本账户开放主要提高了金融市场发展程度高的国家、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行业以及高杠杆率企业的投资效率。鉴于此,建议有序开放资本账户,加快金融市场建设,积极融入全球资本市场发展。

    资本账户开放投资效率制度型开放

    数字化转型、资本结构与投资效率——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

    吴玉宇吴鑫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2015-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考量数字化转型、资本结构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对国有企业和过度投资企业的作用更明显,且企业非债务税盾在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种状态下作用效果相反。鉴于此,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做好目标资本结构测算模型设计,实施差异化优惠政策,提升行业投资效率,提高制造业全球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投资效率资本结构调整

    企业科学研究反哺存在最优财政支持模式吗?——基于财政科技支出集中度视角

    王斌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区域的规上工业企业数据,探讨财政科技支出集中度对企业科学研究反哺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提升区域财政科技支出集中度,可抑制企业科学研究反哺强度和倾向。分区域角度分析,东部地区反哺强度受到激励,西部地区反哺倾向受到抑制,中部地区反哺倾向虽受到激励但反哺强度受到抑制。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分析显示,提升财政科技支出强度或企业绩效可逆转财政科技支出集中度对反哺强度的抑制性,低企业绩效可加剧财政科技支出集中度对反哺倾向的抑制,而提升企业绩效可减弱上述抑制效应。

    财政科技支出集中度分散性科学研究反哺系统GMM

    普惠保险、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

    郑军邓明珠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等理论,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利用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分析普惠保险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在普惠保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具有中介效应;在居民受教育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低的地区,普惠保险更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充分发挥普惠保险优势,因地制宜有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普惠保险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