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财经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大学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大学

姚德权

双月刊

1003-7217

cjllysj@hnu.edu.cn

0731-88821883

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财经理论与实践/Journa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的以研究财经理论与业务问题为主旨的综合性经济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照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影响研究

    周建华李美婷李太创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劳动力流动理论,以家庭成员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假设,运用有序probit模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量老年照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照料对县乡村内短距离转移有促进效应,对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转移有牵制效应且距离越远牵制效应越明显。异质性研究表明,老年照料对男性劳动力转移兼具促进效应与牵制效应,已婚女性因偏好于近距离转移影响不明显;"夹心层"家庭子女牵制效应显著。鉴于此,应凝聚"依亲而居"社会合力,挖掘本地非农就业潜力,构建老年照料服务多元供给体系,缓解老年照料压力。

    老年照料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能否激活农民主体性?——基于湖南、湖北调研数据的实证

    薛嘉树万晓萌王莉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激励相容理论、边际报酬理论,依据2023年湖南省、湖北省调研数据,考量农业直接补贴政策能否激活农民主体性。结果显示:农业直接补贴的增收效应与农民主体性提升之间呈边际效益递减趋势。农业直接补贴对家庭人均年收入偏低、种植规模偏小的农民主体性提升更明显,而禀赋条件更好特别是资本禀赋条件更好的农民有着其他的主体性激活机制。鉴于此,应持续运用农业直接补贴向中小规模农户提供生存发展"收入安全网"功能,增加农业直接补贴项目或其他社会福利优惠项目,增加农业农村对种植大户、城市潜在农民的吸引力,定时量化测算与政策目标相结合,提高涉农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农业直接补贴农民主体性乡村振兴

    核心企业对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华为汽车的案例

    贺正楚李玉洁白明君潘为华...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为汽车作为服务型核心企业,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并领导创新主体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单案例研究方法,对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和构建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境支撑、要素赋能、动态演化、系统形成成为核心企业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4个核心范畴,核心企业沿着"环境支撑→要素赋能→动态演化→系统形成"这一动态路径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华为汽车案例的实践启示是:服务型核心企业若拥有数字化、智能化优势也能够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形成过程,要模拟系统构建的可行路径;重视数据要素、数字化赋能在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数字化赋能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服务型核心企业华为汽车

    汇率变动与出口产品加成率:影响机制和资源配置效应

    祝树金喻紫陌李江
    10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基于样本期间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的事实,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产品加成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加成率,并且该影响效应在异质性产品、竞争型行业、外资企业以及存在进口行为的企业中更大。机制分析表明,人民币升值通过产品质量效应、边际成本效应、价格竞争效应和市场选择效应影响出口产品加成率,其中产品质量升级和进口成本降低造成的影响占据主导,这是人民币升值显著提高出口产品加成率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显示,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选择效应降低了产品内企业间的加成率离散度,提升了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在市场选择效应和企业内加成率调整的共同影响下,其对企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汇率变动出口企业产品加成率资源配置

    产业政策如何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刘建江程杰杨琴罗双成...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十三五"规划中的产业政策信息,依据2012-2021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量产业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政策通过创新驱动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成效更为显著。鉴于此,应积极推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提高产业政策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加大资源支持以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产业政策双重差分法数字化转型

    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影响研究

    张志彬王典曾世宏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2006-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促进作用显著,且在非资源型城市、东部地区、普通城市、处于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中促进作用更显著;产业结构调整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影响机制。鉴于此,应强化空间引导和分区施策,拓展机器人应用广度和深度,以充分利用技术红利培育壮大发展经济新动能。

    工业机器人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

    企业数字技术应用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研究

    卿玲丽季周张雯悦
    136-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量数字技术应用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首席数据官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企业数字技术应用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改善ESG绩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及碳排放效应显著,设立首席数据官强化了这一效应;异质性检验显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在中小规模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更为显著。鉴于此,建议强化企业ESG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大数字技术应用力度,鼓励绿色技术创新。

    数字技术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首席数据官

    共同富裕目标下互联网可及性对健康支出的影响研究

    陈琳红许小苍杨皓然
    14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两部分模型、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依据CFPS数据库中成人与家庭数据匹配及分类处理,考量共同富裕进程中互联网可及性对潜在因病返贫风险的阻断效应。结果显示,互联网可及性引致健康支出绝对量增加,但灾难性健康支出发生率显著降低,对潜在因病返贫风险具有一定的阻断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低收入群体的健康支出影响较大。鉴于此,应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农村居民、低收入群体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阻断其潜在因病返贫风险。

    互联网可及性灾难性健康支出倾向得分匹配

    智慧交通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易宣辰金友良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GMM),考量智慧交通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智慧交通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碳排放效率和技术创新等,对绿色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其中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影响尤为突出。异质性分析表明,智慧交通对绿色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异质性明显。鉴于此,应因地制宜,制定智慧交通发展政策,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加大智慧交通建设力度,推动交通绿色低碳转型。

    智慧交通经济绿色增长系统GMM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