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论坛
长江论坛

王观松

双月刊

1005-3980

cjlt2007@126.com cjlt2007@163.com

027-85618039

430023

武汉市江汉区常青五路100号

长江论坛/Journal Yangtze Tribun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宗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重点研究长江流域、武汉与中部的战略发展问题,密切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前沿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宣传国际国内的创造性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的演变逻辑与实践导向

    郭明飞杨俊哲王冠琦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是体现党一百年多来自我革命的精神特质、文化追求和实践导向的重要政治话语,这一政治话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丰富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深化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正式提出与话语创新四个演变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话语呈现出如下演变逻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人民立场决定了话语叙事主题的一贯性;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的革命自觉决定了话语阐释形式的发展性;中国共产党实践求真的科学传统决定了话语实践路径的规范性.当下,需要通过构建自我革命话语体系、丰富自我革命话语内容、完善自我革命话语阐释机制、更新自我革命话语传播方式来传承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的意义并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在当下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话语演变实践导向

    世界文化格局重塑背景下中华文化主体性话语的建构

    屈颖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兴国繁,文化弱国衰.中华文化扎根于中国土壤中,生长在世界文化场域下,凝聚着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为世界文化格局发展演进带来原初性思考.在当今世界文化格局重塑的背景下,中华文化亟需在与世界文化格局演进的逻辑互动中寻找话语出路.但中华文化话语权长期受到西方打压,面对文化主体性话语表达被忽视和误解的境遇,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主体性话语建构要从明晰叙事表达入手,将传统文化格局西方推崇的叙事方式进行解构,梳理出话语建构的内容理据.再以"术语革命"为指引,利用话语批判与话语创新,推动文化主体性话语构建的实践探索,牢牢把握住世界文化格局重塑的时代机遇,助力中华文化主体性话语国际传播.

    世界文化格局中华文化文化主体性话语叙事术语革命

    从"第二个结合"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生成

    雷江梅王莹莹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开展的"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对这一文明新形态的历史生成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三个方面的"结合",即: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民为邦本"的传统政治思想相结合,最终生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旨归;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伦理相结合,最终生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协和万邦"的传统政治文化观念相结合,最终生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明底色.深刻把握这种"结合"的交互性特质,对于进一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深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二个结合"生成逻辑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uper-SMB和Tobit模型

    杨丞娟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效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Super-SMB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主要城市2010-2019年的生态效率作出了量化测算,并基于T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其与人口密度、(以第三产业占比表示的)产业结构、政府科技支出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等四种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在10年观察期内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各城市之间差异显著;影响因素方面,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分别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呈显著和微弱的负相关关系,政府科技支出、对外开放水平则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Super-SMB模型Tobit模型

    流域综合治理新模式下湖北地方环境法治的"空间转向"

    罗念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是湖北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抓手.推动环境法治实现"面向流域空间"的系统性转向,是流域综合治理落到实处、取得长效的重要保障.但由于上位规则缺失以及受原有"属地管理"模式的影响,目前湖北地方环境法治系统在调整变革过程中面临结构失稳和功能减损问题,以至于对流域综合治理因应不足.其破解的关键在于,推动地方环境立法从生态要素规制转向流域空间规制、地方环境执法从单打独斗转向联合协同、地方环境司法从被动应对转向能动作为.

    流域综合治理地方环境法治环境法治的"流域空间失语"环境法治的"流域空间转向"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百年探索及其经验启示

    易振龙兰祥云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是强国之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把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事业当作一项重要的奋斗目标,并最终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公平之路.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百年探索,依据工作重点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赋予工农阶级受教育权;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着力解决工农大众"有学可上"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恢复高考制度,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改革转型期着力扶持欠发达地区教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力发展全民公平共享的高质量教育.在系统梳理这一伟大探索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更深入地推进中国特色教育公平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受教育权教育资源公平分配

    中国内地省份政务营商环境评估与动态比较

    张三保游濯沉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为全面把握我国各省份政务环境建设水平、动态变化和横向差距,从而进一步明确未来优化工作重点,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促进政务营商环境建设科学精准施策,本文基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营商研究联合课题组构建的"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评估结果,对2017-2021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的政务环境及其各二级指标进行比较,考察其五年间的动态变化,并横向比较了七大地理区域和九大发展战略区域政务环境建设水平的差别.结果表明:各省份、各区域政务环境及其各二级指标的评估得分具有历时性波动特征;政府效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失衡;政府关怀与政府廉洁是未来需要重点优化的短板.

    营商环境政务营商环境量化评估省份比较

    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胡阳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公共数据开放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目前我国已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从业务模式推进到了制度建设实践阶段,但随之出现了数据收集规则不清晰、数据存储存在安全漏洞和数据利用规制不足等个人信息保护隐患.基于目前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地方实践分析,运营中个人信息保护还面临"知情同意"规则适用、目的限制原则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定位、数据要素流动效率与个人信息安全等价值冲突和制度困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应然逻辑是公益与私益的有机协调、权利义务责任的统一及法律与技术的融合.同时,为实现公共数据授权中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我们应当在个人信息主体权利救济机制、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构建和完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个人信息保护"知情同意"权利救济机制

    我国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困境与因应之策

    喻术红周敏旖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化,老年人在金融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与一般金融消费者相比,老年人的特性使他们更易受到金融商品不当销售带来的剥削,成为金融消费的弱势群体.我国现行法制下的老年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存在相关制度的缺失和法律适用的困境.本文基于金融公平理论,提出金融体系的运行应当兼顾弱势群体权益,论证提升消费者维度下的老年人金融能力、履行经营者维度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保障金融公平价值实现的规范原理.构建金融机构自治、行业自律、金融监管相结合的权益保护体系,有利于对老年人因年龄增长所衍生的金融风险作适当的规范回应.

    金融消费者保护老年人适当性义务金融公平

    行政规范性文件区域合作的法治化路径

    李幸祥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规范性文件区域合作,作为区域合作中的新生事物,在现行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中缺乏相应的规定.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区域合作,其功能与价值主要体现为有助于实现区域政策协同,有助于消除制度分割,以及有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从实践来看,当前行政规范性文件区域合作在制定主体、制定程序、制定内容、备案监督等方面均存在难点.面对这些难点,需要实施行政规范性文件区域合作的法治化构造.建议对区域管理机构这类新型的区域合作主体,赋予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资格;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区域合作的程序作出统一规定;对区域合作中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明确遵循不抵触原则;尝试建立对各行政区共同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联合备案审查机制.

    行政规范性文件区域合作政策协同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