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论坛
长江论坛

王观松

双月刊

1005-3980

cjlt2007@126.com cjlt2007@163.com

027-85618039

430023

武汉市江汉区常青五路100号

长江论坛/Journal Yangtze Tribun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宗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重点研究长江流域、武汉与中部的战略发展问题,密切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前沿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宣传国际国内的创造性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端: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李文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肇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化道路的确定,以及随即实施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和保障国家安全,新中国领导人学习苏联经验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鉴于优先发展重工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又只能依靠国内提供工业化所需资金积累和物资保障,新中国一方面在紧缩消费的同时积极贯彻增产节约的方针,另一方面作出了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决策,通过构建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资金积累计划经济

    毛泽东文化思想中的辩证思维

    黄宇峰张振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以贯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思考和认识中国的文化发展问题,是毛泽东文化思想最显著的理论特质.其最突出地体现在毛泽东就中国文化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所提出的饱含实践智慧的重要思想论断上,即:文化教育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文化评价要坚持"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文化发展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并重;文化交往要坚持"守牢民族之根"与"跻身世界之林"相融合.深刻领悟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及其辩证思维特质,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毛泽东文化思想辩证思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理论自觉视角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进路

    黄天罡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实践性和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体现了其强大生命力,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论断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这源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觉悟和觉醒.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认识理论的自觉主动选择马克思主义,以践行理论的自觉坚定贯彻马克思主义,以发展理论的自觉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理论自觉实践进路

    多因共构:一个村集体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解释框架——基于皖南五个村庄的扎根研究

    耿磊磊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集体发展内蕴的多重因素共同构筑起农民共同富裕的实践架构.笔者基于皖南五个村庄的田野调查,运用扎根理论与多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村集体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诸多因素进行学理和实践分析.通过多案例的比较发现,在村集体发展中,党建引领、外部嵌入、内生发展、产业兴旺和利益驱动等多因素共同促进了村民共同富裕.具体而言,党建引领是村集体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核心关键;外部嵌入是村集体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内生发展是村集体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原始动力;产业兴旺是村集体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基础支柱;利益驱动是村集体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内驱动力.概而言之,内生于村庄的村集体具有推动村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和促进资源要素整合等复合叠加优势,成为促进村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策略选择,而本研究中的核心变量和共性特征能对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带来有益启示.

    扎根理论村集体案例式探索共同富裕

    主体、他者与革命——齐泽克的存在论预设与革命空间设定

    马蕾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齐泽克将主体之"我"设定为一种无意识的空无前提,即暗示了主体对其本质的非知.缘于这种拉康式的主体设定,在齐泽克描述的意识形态的幻象中,内在的分裂的镜像"自我"就成了真正的本质和实体,而现实的、具体的他者则成了镜像"自我"的宾词.由此,主体之内在与他者之现实的"分裂-异化"便获得了某种普遍的、本体性的特征.鉴于这个作为无意识结构的主体完全缺乏处理"内在"与"现实"之辩证关系的能力,齐泽克式的反抗资本主义体制性压迫的革命,就只能体现为对"实在界"的一种无预谋的政治行动介入.

    齐泽克存在论"内在"与"现实"的分裂穿越意识形态幻象革命空间

    碳排放数据出境的规制困境与中国方案——以CBAM为背景

    张蘅月
    4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出境是国际数据治理领域的核心议题.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正式进入过渡期的背景下,相关产品的碳排放数据出境问题不可避免.目前,中国国内数据出境相关立法抽象分散,部分术语定义模糊,数据分级分类制度有待推进,"重事前、轻事后"的监管逻辑不成熟,难以应对域外为限制我国境外业务开展所伴随的数据收集;国际上缺乏与CBAM相关条款的衔接,尚未打通碳排放数据跨境传输通道.在未来完善碳排放数据出境规制的进程中,国内方面需促进完善碳排放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制定碳排放数据出境差异化监管规则,国际方面应构建碳排放数据互信机制,创造良好的双向合规环境,保护中国碳排放数据国际话语权.

    CBAM碳排放数据数据出境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分级分类

    资本权利化:抑制资本无序扩张的商法逻辑

    罗迎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与抑制资本无序扩张两大目标在商法层面的实质要求较为一致,均要求将资本运作及其利益实现规范化、有序化,二者应然协调路径是资本权利化.资本权利化是商法以保障营利最大化目标实现为核心理念的应然选择,是满足现代商法对资本利益或投资人利益倾向性保护需求的最优选择,是商法信用的前提性法治保障机制.资本权利化内在的体现了将包括公私资本安全利益、公私资本增值利益、公私资本运作利益、公私资本退出利益等在内的一切资本相关利益纳入法治化、制度化保障的商法逻辑要求.在商法层面确立资本权利化的法律形态即资本权利,既是为了尊重和保护投资者的各种合法投资性权利以优化营商环境,又是为了更好地将资本纳入法治化的治理轨道,避免因资本无序扩张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进而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

    资本权利化抑制资本无序扩张商法理念资本信用

    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体劳动权的制度创新、问题与完善

    班小辉徐雪辰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体劳动权益的保障,我国修订了《工会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是,从实践来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缺乏入会积极性,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不够充分,集体协商效果尚未凸显.从成因来看,现行制度有关主体资格、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协商等方面,与新就业形态不相适配.我国宜从立法上明确建会入会不以劳动关系为前提,提高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的层级;提升工会服务质量,促进建会入会积极性;拓宽企业民主管理参与的资格与形式;完善与新就业形态匹配的集体协商制度,强化对算法等新问题的关注.

    新就业形态集体劳动权工会会员民主管理集体协商

    因工感染目录外传染病进行工伤认定的困境与出路

    王红娇
    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者因工感染职业病目录外的传染病,在认定工伤过程中面临是否认定工伤、认定依据混乱、不认定工伤时的公平性问题等困境.理论上,伤病二分的做法是工伤认定中的制度基石,是不可动摇的;相较于事故伤害,职业病实施特殊的目录管理方式,通过设置兜底条款以增加其灵活性;"工作原因"是工伤认定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围绕这一要素可建立职业病推定机制.在伤病二分的大前提之下,要解决因工感染目录外传染病的工伤认定问题,需加强《工伤保险条例》与《传染病防治法》的衔接,增设职业性传染病的兜底条款、定期调整职业病目录,并建立职业病推定机制.

    传染病职业病工作原因工伤认定

    社会公平感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CSS2021的实证分析

    李诗和许传新
    8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CSS2021相关数据,从社会公平感角度,通过基准回归分析、调节作用分析和异质性分析发现:总体社会公平感及权利公平感、机会公平感、规则公平感三个子维度均对理想子女数产生显著影响;对子女性别偏好产生显著影响的只有总体社会公平感与规则公平感.在总体社会公平感对理想子女数的影响中,权利和规则公平感起削弱作用,机会公平感则起增强作用;在总体社会公平感对性别偏好的影响中,权利公平感起削弱作用,机会和规则公平感则起增强作用.社会公平感对理想子女数和性别偏好的影响存在性别和户籍上的差异性.

    社会公平感权利公平感规则公平感机会公平感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