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沉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刘宝珺

双月刊

1000-0550

cjxb@nlzb.ac.cn

0931-4960916,4960917

730000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沉积学报/Journal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沉积矿物学、沉积岩学、现代沉积、沉积相、古地理、各种沉积矿产、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油中C19-49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及其地球化学意义——以柴达木盆地西部英西地区原油为例

    包建平朱翠山杨茜陈琰...
    1765-1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确定柴达木盆地西部英西地区古近系深部储层(E)原油的热演化程度和成因类型,[方法]利用色谱—质谱(GC-MS)和色谱—质谱—质谱(GC-MS-MS)技术,对其中的各类生物标志物、烷基菲和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与讨论]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均具有明显的偶碳优势,Pr/Ph比值低(<0.60),Ph/nC18比值高(>1.30),伽马蜡烷含量高,伽马蜡烷指数介于0.90~1.36,属于典型咸水湖相原油,这与研究区古近纪的沉积特征一致.但依据不同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系列的分布与组成特征,可将他们分成两类:一类原油中C19-49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异常丰富,C19-30TT/C27-35H比值大于1.60,C23TT/C30H>1.40,并伴随有高甾藿比(>4.50)和高β-胡萝烷/nC37比值(>3.20),表明藻类是其主要原始生烃母质;另一类原油中C19-30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含量中等,C19-30TT/C27-35H比值小于0.50,C23TT/C30H<0.55,其甾藿比相对较低(<2.0)、β-胡萝卜烷含量中等,β-胡萝烷/nC37比值小于1.50,可见此类原油中藻类的贡献明显低于前一类原油.对比它们的甾、萜烷和金刚烷类化合物成熟度参数,发现这两组原油的成熟度相近,其对应的Ro值介于1.1%~1.3%,即它们形成于生油高峰之后、凝析油气形成以前这一演化阶段.[结论]影响研究区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系列相对丰度的主要因素是原始生烃母质,而非成熟度,因而它在研究区具有指示原油成因类型的作用,在后续油气勘探中应重点关注.

    藿烷系列C19-49长链三环萜烷系列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甾藿比原油英西地区柴达木盆地西部

    川西南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以JS1井为例

    陈威振田景春林小兵梁庆韶...
    1784-1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作为地质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时期,地球系统在构造演化、气候波动、海洋环境和生物群落演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转变.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沉积物来源、古水深、古盐度和氧化还原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四川盆地西南地区JS1井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样品,详细开展了有机碳(TOC)、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与结论]麦地坪组—筇竹寺组物质来源较为一致,母岩以沉积岩和花岗岩为主,物源区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麦地坪组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La/Yb)N=6.05),轻微右倾,δEu的平均值略小于1,指示正常海水沉积,水体较浅,受热液作用影响不明显.筇竹寺组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N=7.69),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右倾明显,具有弱的δCe和δEu负异常,可能与间歇性热液活动有关.此外,不同钻井对比分析表明,麦地坪组沉积期水体以氧化环境为主,区域上表现为潮坪相—浅水陆棚相的沉积体系;筇竹寺组整体属于厌氧环境,其底部为还原环境,向上缺氧程度降低,区域上表现为浅水—深水陆棚相沉积体系.

    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指标麦地坪组筇竹寺组下寒武统四川盆地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沉积环境特征及其有机质富集机理

    何文渊蒙启安付秀丽郑强...
    1799-1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古龙页岩形成的古沉积环境是页岩油甜点预测的基础.[方法]通过松辽盆地现代湖盆水体盐度、古龙页岩的常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方法,深入研究了古龙页岩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有机质富集机理.[结果]古龙页岩形成时期气候整体温暖潮湿,发育淡水—微咸水还原环境,具有较高的古湖泊生产力,沉积速率低,水体较深,为有机质形成、保存与富集提供了地质基础.页岩沉积时期古气候指数CIA介于63~74,以温湿气候为主,页岩沉积时期古盐度w(Sr)/w(Ba)介于0.23~1.00,为淡水—微咸水环境,w(V)/w(V+Ni)介于0.6~0.9,以还原—强还原水体为主,古水深25~117 m,属于半深湖—深湖沉积,(La/Yb)N值在0.90和1.41之间浮动变化,代表较低的沉积速率.[结论]古龙页岩有机质富集主要受古气候、古盐度、古水深、沉积速率和古湖泊生产力等因素的有利耦合.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甜点预测和勘探开发工作.

    古龙凹陷页岩油古气候古盐度古生产力沉积速率

    湘中及周缘中奥陶统黑色细粒岩系沉积特征及环境

    郭原草郭建华余烨黄俨然...
    1817-1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中奥陶统烟溪组是近年来在湘中地区新查明的一套海相富有机质黑色细粒岩系,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对这套黑色细粒岩系的沉积特征研究亟待加强.[方法]通过野外踏勘、薄片鉴定等开展烟溪组岩性、岩相组合类型识别,结合元素测试判定沉积环境,采用盆地分析技术结合区域构造运动史查明原型盆地性质、形态,确定黑色细粒岩系有利沉积相带、时空展布及沉积模式.[结果]烟溪组岩性以硅质岩和碳质页岩为主,粉砂质页岩、粉砂岩等次之;硅质岩以浅海环境下生物成因为主,碳质页岩形成于安静缺氧的深水滞留环境.在烟溪组内部可识别出四类岩相组合:厚层纯碳质页岩、碳质页岩与硅质岩组合、粉砂质页岩和硅质岩组合和粉—细砂岩夹薄层泥页岩组合;根据岩相组合类型烟溪组在垂向上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三段在区域上的分布厚度相对稳定,具有较好的对比性,中段厚层碳质页岩是最重要的烃源层系.烟溪组在区内呈东南厚、西北薄之特征,沉积相类型包括深水盆地、深水陆棚、浅水陆棚和浊积扇,各沉积相带在奥陶纪不同时期分布位置有所不同,分区明显,连续变化.[结论]湘中及周缘地区在中奥陶世处于缺氧的滞留水体环境,是一个稳定地块内的坳陷海盆,深水陆棚相和深水盆地相是烟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有利相带.

    湘中烟溪组黑色细粒岩系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原型盆地

    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特征及沉积作用

    刘雨迪梁超操应长吴靖...
    1832-1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川南地区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黑色页岩是页岩气勘探的主要目标,探究此套页岩的岩相划分、沉积环境以及沉积过程,可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岩心、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的观察与分析,根据矿物组成及含量、沉积构造特征,并综合考虑生物作用及成岩作用对岩相进行划分;利用氧化—还原指标(U/Th、V/Cr、V/(V+Ni)、Ni/Co)、海平面变化指标(Ce*)、水体滞留程度指标(Mo/TOC)、古气候指标(Sr/Cu)、古盐度指标(Sr/Ba)以及古生产力指标(Cu、生源Ba)对古环境进行分析,并基于岩心和薄片观察、X射线荧光扫描以及矿物X衍射全岩分析对沉积过程进行识别.[结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识别出六种岩相:生物硅质页岩、黏土质页岩、(长英质—钙质)粉砂页岩、钙质粉砂页岩、钙质页岩以及长英质粉砂页岩.沉积环境自下而上经历五个阶段的变化.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主要是在低能条件下悬浮沉积形成,也在五峰组中部和龙马溪组下部发育上升流沉积,五峰组顶部发育少量风暴流沉积,在龙马溪组上部也见有重力滑塌、碎屑流、和浊流沉积.[结论]沉积环境的频繁变化以及沉积过程的多样性控制了岩相的类型与特征,进一步导致不同岩相的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含气量等储层品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后续仍需在页岩岩相与储层品质等方面加强研究,为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五峰组—龙马溪组岩相特征古环境沉积过程沉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