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沉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沉积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刘宝珺

双月刊

1000-0550

cjxb@nlzb.ac.cn

0931-4960916,4960917

730000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沉积学报/Journal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沉积矿物学、沉积岩学、现代沉积、沉积相、古地理、各种沉积矿产、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上扬子区上二叠统大隆组硅质岩沉积终结年龄

    韦恒叶张淦张璇胡谍...
    2135-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晚二叠世扬子板块北缘台地内部盆地广旺海槽、开江—梁平海槽与鄂西海槽发育大隆组富有机质的黑色硅质岩沉积,是四川盆地二叠系页岩气勘探的目标层位.这套硅质岩开始沉积于258.77 Ma,其形成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有关,但硅质岩沉积结束的具体年龄以及这些海槽消亡的原因尚不清楚.开展相应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扬子北缘这些深水海槽的演化与发展,为二叠系页岩气勘探潜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位于广旺海槽的旺苍燕儿洞剖面上二叠统大隆组硅质岩上部火山灰夹层样品,开展锆石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分析,测定锆石U-Pb年龄以及微量元素.[结果]锆石为自形棱角状,发育生长环带,Th/U≥0.46,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配分曲线展示重稀土富集、轻稀土亏损、Ce正异常、Eu负异常的左倾特征;锆石铀铅年龄为253.0±1.3 Ma;锆石微量元素Th/Nb与Hf/Th交会图以及Th/U与Nb/Hf交会图指示岛弧造山构造背景.[结论]华南大隆组硅质岩沉积终结于晚二叠世长兴中期253.0±1.3 Ma,该期火山喷发与板内造山的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无关,其形成与扬子板块周围岛弧火山作用有关,后者可能与扬子北缘多个海槽在二叠纪末期萎缩消失密切相关.

    U-Pb定年岛弧火山大隆组晚二叠世四川盆地海槽消亡

    康滇古陆两侧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演化差异

    张茜张海全王剑门玉澎...
    2144-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康滇古陆东西两侧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泥岩沉积环境及沉积构造演化差异,旨在支撑区域页岩气勘探开发及相关研究.[方法]通过全面的地质调查及系统矿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综合对比研究了古陆东侧昭通地区及西侧盐源盆地五峰组一龙马溪组黑色泥岩沉积的物源属性、古海洋环境及古气候特征.[结果]东侧陆源碎屑指示参数Al2O3、TiO2、Sc、Zr等元素均较西侧富集,而MoEF、UEF及V/Cr、U/Th等水体氧化还原性指标参数均较西侧低.两侧沉积环境差异明显,东侧属于局限海陆棚沉积,富有机质页岩以硅质钙质岩系为主,而西侧属于开阔海陆棚,富有机质页岩为硅质岩系.东侧距物源更近,源岩以长英质火成岩为主,化学风化作用更强,气候也更温暖,沉积水体较浅,以弱氧化—贫氧环境为主.西侧水体较深,以缺氧还原环境为主,构造运动较强,背景更复杂,有活动大陆边缘及岛弧环境属性,可能与西侧洋壳与扬子陆壳的碰撞相关.[结论]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是不同的沉积构造演化模式下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比而言,古陆西侧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主要受控于还原性水体有利的保存条件,而东侧则主要受控于弱氧化环境下生物繁盛造成的极高古生产力.

    康滇古陆五峰组—龙马溪组地球化学沉积环境构造背景

    震旦系—下寒武统白云岩优势成岩—成储效应——深层白云岩成因及差异成储

    刘媛媛王子晨明鑫雨姜磊...
    2159-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由于经历了复杂的成岩改造,其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预测困难等显著特征.因此,厘清优势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差异性改造,即优势成储效应,是揭示深部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的关键.[方法]基于系统对比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含少量阿曼盆地和西伯利亚台地数据)震旦系—下寒武统白云岩储层地球化学参数及孔隙度与渗透率,包括碳氧同位素(n=617)、锶同位素(n=189)、稀土元素(n=106)、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n=161)、团簇同位素温度(n=117)和孔隙度与渗透率(n=1 557),建立了两个层系储层不同成因白云石和晚期方解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模板.[结果]两个层系储层成岩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均经历了白云石化、大气水、裂隙、热液作用等具建设性意义的成岩改造过程.而与下寒武统白云岩储层相比,区内储层质量最高的灯影组经历的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及后期热液流体改造作用最强,表明差异性成岩改造是成储效应优劣的关键.[结论]综合上述特点,提出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优质白云岩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期蒸发作用及晚期构造热液发育程度共同控制.该认识可用于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对深部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碳酸盐岩白云石化成岩作用孔隙演化成储效应

    川北地区灯影组四段白云岩成岩演化对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

    罗青云王剑杜秋定王铜山...
    2174-2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四川盆地北部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储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成岩流体的叠加改造,对储层质量的优劣产生了重要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原位碳氧同位素和微区锶同位素、结合配套的岩石学、阴极发光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灯影组白云岩岩石学、成岩作用、成岩流体性质等特征,明确了不同成岩流体的成岩作用过程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1)灯影组四段沉积微生物白云岩、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三大类岩石类型,藻纹层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及凝块石白云岩是优质储集岩,发育大量原生藻格架孔,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2)灯影组四段白云岩优质储层发育与四种成岩环境有关,即蒸发海水环境、浅埋藏"封存"海水环境、中—深埋藏有机质成熟运移环境和构造—热液环境,不同成岩流体性质与优质储层改造的关系表明,埋藏有机酸和热液流体的溶蚀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物性;(3)优质储层的发育受沉积环境、成岩过程及成岩流体、构造作用等相互控制与制约,其中有利的沉积相带是基础,成岩流体的溶蚀改造是关键,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为深部流体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结论]灯影组四段白云岩优质储层改造的精细识别与定量改造程度的研究,为该地区油气勘探目标预测提供了沉积成岩方面的理论依据.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微生物丘储层改造有机酸流体热液

    下扬子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环境演化

    陈臻王丽娟李娟何佳伟...
    2191-2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早古生代下扬子地区发育巨厚的碳酸盐岩沉积序列,是油气资源和地热资源有利的潜在储层.2021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苏北盆地钻探的苏热1井在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成功探获高温干热岩型地热资源,首次发现并证实苏北盆地蕴藏丰富的干热岩资源,这一发现使得一直以来缺乏研究的苏北盆地早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和沉积环境演化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方法]对苏北盆地苏热1井钻孔岩心和南京宁镇山脉地区三条野外露头剖面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开展了详细的沉积微相分析,重建了其沉积环境演化,以期为研究区干热岩勘探提供关键的基础地质资料.[结果]根据碳酸盐岩岩性、岩石结构、颗粒组成、生物组合以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将苏热1井钻孔岩心和南京宁镇山脉地区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划分为13种沉积微相,主要为潮坪和高能浅滩沉积环境,古水深无明显变化.寒武系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主要为含灰粉晶白云岩(MF1)、粉晶白云岩(MF2)和纹层状粉晶白云岩(MF3),局部见窗格藻黏结白云岩(MF4)、细晶白云岩(MF5)、含灰细晶白云岩(MF7)、角砾白云岩(MF8),缺乏化石,但见纹层结构、鸟眼构造、窗格孔构造等,指示主要为潮间上部和潮上带下部沉积环境.下奥陶统仑山组下部和红花园组主要为云质似球粒灰岩(MF6)、残余砂屑白云岩(MF9)、白云石化鲕粒灰岩(MF10)、残余鲕粒白云岩(MF11)、砂屑灰岩(MF12)和海百合茎鲕粒灰岩(MF13),指示高能浅滩沉积环境.[结论]寒武系幕府山组、炮台山组和观音台组以潮间带环境为主,而下奥陶统仑山组下部和红花园组以浅滩环境为主,古水深相对变深.下扬子地区寒武系观音台组是未来干热岩储层勘探的有利靶区.

    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微相沉积环境

    "华南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王剑王伟崔晓庄姚卫华...
    前插1-前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