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财会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财会研究
财会研究

李兴文

半月刊

1004-6070

0931-8899803

730000

兰州市东岗西路696号

财会研究/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财会专业学术性刊物。旨在反映财经领域的科研成果,研究财经理论,探讨财经问题,提高财会人员业务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全预算制度 提高财政治理效能

    《财会研究》编辑部
    1页

    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演变历史、时代特征与改革趋势——以广东为例

    丁树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广东为例,分阶段梳理了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演变历史、时代特征及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延续中央分税制财政体制基础上,广东省以下财政体制不仅在收入划分上规范统一,而且保障了市县基层财力,增强了省级调控能力,并确保了体制的长期稳定,但体制运行面临财政自给率较低、收入结构单一和财政事权有待清晰界定等问题。

    省以下财政体制演变历史改革趋势

    "大共享税"背景下的地方税体系建设:现状、思路和路径

    李永海刘晋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地方税体系是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文章在梳理我国"大共享税"发展演变与现状的基础上,从优化税制结构、协调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和提升地方治理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未来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改革思路:继续坚持"大共享税"的主体地位,通过调整共享税分享比例,拓展培育地方税种,形成以"共享税收入为主、地方税收入为辅、非税收入及转移支付为补充"的多元化地方财力格局。

    地方税体系大共享税分享比例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研究

    何继新高文静张澜馨
    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数据要素配置、人力资本投资均与新质生产力在促进共同富裕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

    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数据要素配置人力资本投资

    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罗红艳张姣玉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推进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基础、动能和保障作用。文章认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仍存在多项挑战,包括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水平相对滞后、产业链条要素流动及各环节间融合渗透程度不足、区域要素禀赋及一体化发展机制缺乏有效利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与全球产业发展鸿沟扩大。基于此,应当培育大规模高水平多应用的人力资本、健全要素自由流动和融合发展机制、依托地方禀赋建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构筑安全包容共享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基础产业组织要素禀赋

    科创企业双重股权的历史演进和制度逻辑——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邱凯刘春力毛洁
    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型企业广泛采用的双重股权治理结构凸显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尽管获得了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的普遍认可,但其在学术界仍然存在广泛争议。文章首先回顾了"一股一票"原则的历史背景及其公平性意义,并比较了"双重股权"结构在科创企业中的应用优势。随后,深入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逻辑,强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的适当分配对企业生存发展和利益相关者激励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对企业治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强调了关键技能和核心知识人才对科创企业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可以充分激发创始人团队的人力资本。

    科创企业双重股权人力资本治理结构激励

    国家审计助力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机理与路径选择

    梁丹丹庞博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从严治党是确保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国家审计是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充分厘清国家审计助力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耦合、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起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逻辑、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关照等逻辑机理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审计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助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通过在实践中严格执行落实,提升全面从严治党能力;通过助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厘清国家审计与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耦合,实现二者协同发展等治理路径,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国家审计全面从严治党逻辑机理路径选择

    大数据技术在乡村振兴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李庭燎徐香兰陈进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乡村振兴审计是大势所趋。文章从介绍国内学者对乡村振兴审计的认识以及完善乡村振兴审计的路径出发,说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乡村振兴审计实现全过程审计、实时审计以及后续问责整改的可能性,而后从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三个阶段描述了大数据技术在乡村振兴全过程审计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并详细介绍了审计人员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以及后续整改阶段如何使用数据分析结果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最后,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乡村振兴审计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

    大数据技术乡村振兴审计大数据审计

    甘肃城乡融合发展中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及改革措施

    王昊曹颖轶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是实现甘肃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关键环节。文章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分析了2011-2022年甘肃城乡融合与要素流动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序特征,并且采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发现,在样本期内,甘肃城乡融合与要素流动耦合协调度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尚未实现初级耦合协调,且城乡融合系统相对滞后;制约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有邮政业务发展、城乡污染治理、城乡私人汽车拥有量、科技支出占比、信息化水平、智能手机普及率;甘肃存在城乡流通一体化体系建设滞后、城乡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不健全、城乡科技要素循环流通不畅、城乡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弱、城乡空间协同互动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体制性障碍。因此,甘肃应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乡数据信息系统、加强城乡科技合作、优化城乡环境治理规划等措施,解决城乡融合发展中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城乡融合要素流动耦合协调度体制性障碍

    ESG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中的应用研究——以宁德时代为例

    柳江赛子钰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企业ESG成为影响企业价值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但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未考虑企业ESG因素,导致传统评估方法会高估或低估企业价值。文章结合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企业ESG因素,在分析传统评估方法缺陷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企业ESG因素修正FCFF模型,并以宁德时代为例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发现修正后的方法对企业价值评估更加准确。

    ESG收益法企业价值FCFF模型企业价值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