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季刊

2096-7187

jmsce2019@vip.126.com

010-84262728

北京和平里青年沟路5号天地大厦530《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编辑部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ining and Strata Control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介绍采矿工程、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工程及交叉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为推动采矿工程、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加强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界面倾角岩石-混凝土组合体蠕变特性研究

    姚韦靖刘宇庞建勇韩金秀...
    13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岩石-混凝土界面对地下建筑支护结构失效的影响,通过7种不同界面倾角的岩石-混凝土组合体试件的单轴和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研究了其蠕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界面倾角的增大,组合体抗压强度呈"W"形变化,倾角在0°,45°,90°时出现极大值,而倾角在30°,60°~75°时出现极小值;并将其破坏模式分为轴向破坏、组合破坏、界面破坏等3种典型破坏模式.组合体蠕变破坏强度低于单轴抗压强度,表明长期加载对组合体会造成损伤;瞬时应变随界面倾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与倾角0°的相比,倾角45°,60°,75°,90°的瞬时应变分别减少了22.68%,47.72%,52.01%,4.56%;蠕变比随应力水平的提高呈下降-稳定-上升3个阶段特征;随界面倾角的增大,蠕变破坏临界应力逐渐减小,蠕变稳定阶段逐渐缩短,组合体稳定性逐渐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对Burgers蠕变模型参数进行辨识,所得理论曲线与瞬时变形和衰减蠕变阶段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深入认识混凝土支护与围岩结构界面倾角引起的蠕变破坏机制及地下建筑结构支护安全提供参考.

    岩石-混凝土组合体界面倾角应力水平蠕变Burgers模型

    基于ZOA优化VMD-IAWT岩石声发射信号降噪算法

    王婷婷徐华一赵万春刘永胜...
    15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岩石破裂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AE)信号夹杂大量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斑马优化算法(ZOA)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MD)并与改进的自适应小波阈值(IAWT)联合的声发射信号降噪算法.利用ZOA算法优选出影响VMD分解效果的模态个数K和二次惩罚因子α;通过相关系数将分解出的IMFs划分为有效分量、含噪分量和剔除分量;针对小波阈值(WT)降噪算法不具备自动调整小波基以及软、硬阈值函数存在偏差大和不连续的弊端,提出了IAWT算法去除IMFs中的噪声分量,并与有效分量合并重构,得到降噪后的AE信号.通过模拟和实测AE信号验证并与现有降噪算法对比,结果表明ZOA-VMD-IAWT降噪算法适合处理AE信号,信号的时频特征得以保留.研究结果可为岩石AE信号理论及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岩石声发射信号斑马优化算法变分模态分解自适应小波阈值降噪

    深埋安山岩动态力学特性及破碎特征

    赵泽虎李祥龙乔登攀胡启文...
    16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岩石力学参数随之发生改变,支护方式也应随之适时调整.为准确掌握基建矿山的岩石动态力学性能,以Jama铜矿的主要围岩安山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加载速度下的常规单轴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得到了安山岩的动态力学参数及破坏特征,并基于断裂力学理论,构建了考虑应变率的平均块度预测模型,并对冲击破碎后的碎块进行扫描电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安山岩的动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4个阶段,压密阶段较静态曲线表现不明显.随应变率的提高,动态峰值强度及动态强度因子均呈线性增大趋势,单位体积吸能密度和质量破碎能耗均呈二次多项式规律的增长趋势;随新增比表面积的增大,吸能密度呈线性增大;预测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高度吻合;不同冲击速度下试件多以沿晶破坏为主,断口形貌较为复杂,相同放大倍数下随冲击载荷的增加,细观分形维数De呈线性正相关,可为后期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爆破参数优化及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安山岩动态力学特性分形维数断口形貌块度预测模型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