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材料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材料工程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材料工程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曹春晓

月刊

1001-4381

matereng@biam.ac.cn

010-62496276

100095

北京81信箱44分箱

材料工程/Jour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6年,现由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主要刊登有关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同时刊登综合性评述,报道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信息,及时准确反映我国材料领域最新成就和最新进展。《材料工程》涉及航空航天及各种军民用材料领域,专业包括:金属材料(含金属间化合物),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陶瓷材料,功能材料,工艺(铸造,热变形,焊接,粉末冶金,热处理,表面处理,非金属成型等),理化测试,性能表征,无损检测,失交分析,材料标准化等。该刊是美国工程索引(EI)和金属文摘(MA)收录期刊,据1998年统计,本刊在EI收录的中国科学技术论文数较多的100种期刊中排名第四(167篇)。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用刊,同时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平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期刊网。在国内外材料科技期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ZnO:Na纳米晶室温表面光电压气敏机理的研究

    隆小芹哈万·阿仁王展梁玉卿...
    218-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简单溶胶凝胶法在溅射有Au/Ti叉指电极的PET柔性基底上制备出不同Na掺杂浓度的 ZnO 纳米晶.通过对样品的微结构和光学性质表征,探究光辅助室温NO2气敏机理与表面光电压之间的联系.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为六方纤锌矿结构,Na的掺杂并没有出现Na及其氧化物的衍射峰.室温气敏测试结果显示Na掺杂ZnO纳米晶具有优良的室温气敏性能,能够检测到0.94 mg/m3浓度的NO2,相对于纯ZnO纳米晶体气敏响应明显提高.表面光电压谱(SPV)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实验结果表明掺杂ZnO样品的室温气敏性可能与其表面缺陷含量和缺陷能级有关.Na掺杂能够显著增强光生电荷的分离,同时也引入了更多的氧空位(Vo)和活性位点,促进了NO2气体与表面吸附电离氧缺陷的反应.另外光学带隙的蓝移和新产生的缺陷能级也进一步提高了对NO2气体的灵敏度.

    ZnO掺杂表面光电压谱气敏叉指电极

    PVDF基超滤膜的制备及其切削液废水分离性能

    刘耀威黄坤张博君付维贵...
    227-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切削液废水含有大量乳化油,如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水生态系统破坏等.为了实现水包油乳化废水的高效分离、降低膜污染,以成膜性好、力学性能稳定、耐化学性能佳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为基膜,将胱胺的氨基引入到膜表面,再与甲基丙烯酸的羧基发生酰胺化反应,然后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环状聚合物功能层,从而得到亲水性好、通量大且油水分离率高的PVDF基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水接触角等测试对改性前后的膜样品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采用自制错流过滤装置测试正己烷油水混合乳液、切削液废水的分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原膜(M0)的水接触角(WCA)为 91.95°,改性后的膜M1,M2 和M3 的WCA分别降低至 65.78°,51.08°,71.70°,说明改性膜的亲水性提高.M0与M1,M2和M3在正己烷油水乳液分离中各自的渗透通量分别为37.34,58.40,81.57,44.55 L·m-2·h-1;对切削液废水分离的渗透通量分别是7.41,11.96,24.36,10.80 L·m-2·h-1.原膜和改性膜在分离高浓度的切削液废水时,渗透通量都有所下降,但改性膜的渗透通量明显高于原膜水渗透通量,其中M2改性膜的分离通量最佳,说明改性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最佳,有望用于工业含油废水处理.

    聚偏氟乙烯胱胺甲基丙烯酸油水分离切削液废水

    抗芯吸涤纶织物/聚氯乙烯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湿热老化行为

    喻鹏祥孟扬史晨苏娟娟...
    235-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涤纶织物/聚氯乙烯(PET/PVC)柔性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及良好的可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体育休闲、广告印刷等户外产品.然而,在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中,PET/PVC极易因吸水而造成自身力学性能的下降.采用含氟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对PET织物进行改性,然后通过涂覆法得到抗芯吸PET织物增强PVC树脂基柔性复合材料(F-PET/PVC),进而探究其耐湿热老化机理.结果表明:当抗芯吸剂浓度为20 g/L时,PET织物的水接触角从0°增大至114.5°,F-PET/PVC的芯吸高度降低了约 94.29%,且剥离性能降幅较小,约为 15.87%.此外,湿热老化测试表明F-PET/PVC的耐湿热老化性能优于PET/PVC,其界面剥离强度和拉伸强度损失率分别由 7.41%和 3.61%下降为 3.08%和0.48%,有望为环境用织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久性设计提供参考.

    抗芯吸PET/PVC界面剥离湿热老化

    "金属增材制造"专栏序言

    祝国梁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