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材料开发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材料开发与应用
材料开发与应用

王其红

双月刊

1003-1545

TG023@163.com

0379-67256484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023信箱5分箱

材料开发与应用/Journ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9年,曾用刊名是《国外舰船技术:材料类》(月刊),1986年更名为《材料开发与应用》(双月刊)。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和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材料学科技术性刊物。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中国金属文摘数据库重点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舰船及海洋工程用材料开发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促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开展学术探讨和争鸣,活跃学术气氛,提高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n含量对2011铝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切削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大鹏范远博牛艳萍石常亮...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Sn、Bi替代Pb,制备无铅易切削2011铝合金棒材.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高速车床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 Sn含量对2011铝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切削性能和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含量为0.2%时,Sn以SnBi共晶相形式存在于铝合金棒材中.Sn含量超过0.2%时,Sn以单质Sn相和SnBi共晶相形式存在于铝合金棒材中.Sn含量越高,单质Sn相和SnBi共晶相的数量越多,铝合金棒材的切削性能越好,车屑长度越短,但拉伸力学性能略有下降.

    2011铝合金挤压切削性能

    热处理工艺对二氧化锡雾化粉粒度及均匀性的影响

    谢斌周海涛段海洋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Sn为原料采用电弧等离子雾化工艺制备出四方相未完全氧化的纳米二氧化锡粉末,在空气气氛条件下,研究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氧化锡粉末生长速率与温度的关系.采用不同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热处理工艺对原始氧化锡粉末进行了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成分和形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雾化法制备的氧化锡粉末,其晶粒尺寸随温度呈两段式增长,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粉末的粒度均匀性.

    二氧化锡纳米热处理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非均匀材料区间均匀化分析

    林峰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区间均匀化方法对有限弹性变形下的非均匀材料进行了研究,引入多尺度有限元机制,将非均匀材料等效为某个非局部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采用基于多尺度有限元与改进的粒子群(PSO)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非均匀材料的有效参数(如弹性张量和第一 Piola-Kirchhoff应力以及应变能等)进行了区间分析,充分考虑了代表性体积单元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区间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区间条件对于代表性体积单元的有效参数的影响.

    区间均匀化区间不确定性非均匀材料有限变形多尺度有限元改进PSO算法

    基于嵌段聚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控释机理研究

    易杰王传宝代正伟唐柏林...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洋工程设备中弹性基材的防污特殊需求,合成聚乙二醇(PEG)/聚己内酯(PCL)嵌段共聚物PEG/CLX,并与HDI三聚体固化形成可降解聚氨酯,研究其亲水性能及降解性能,再将PEG/CLX与氧化亚铜等结合,制备成一系列的海洋防污涂层,研究其控释机理.

    嵌段聚醚酯多元醇聚氨酯防污控释

    水声材料小样品声学性能不同测试方法比较

    樊宁波任伟伟乔冬平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水声材料声学性能的3种不同的测试方法,通过对同种样品的性能测试,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与行波法相比,脉冲法和驻波法测试可靠性较高.

    脉冲法驻波法行波法

    耐苯酚型石化重防腐涂料的研制和研究

    李至秦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红外、扫描电镜及浸泡试验研究了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对耐苯酚型石化重防腐涂料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功能性填料对涂层耐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聚硫橡胶改性的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玻璃鳞片为功能型填料、PVC为0.35、片状填料含量为50%的涂层耐苯酚性能最优,在石化污水池中浸泡1a后,涂层表面基本完好.

    重防腐涂料耐苯酚石化聚硫橡胶

    光固化制备玻璃纤维(GF)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复合筋材的研究

    廉絮高远博郭亚东李明...
    36-4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5种光引发剂体系,通过LED紫外光固化技术制备了玻璃纤维(GF)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复合筋材(直径达1.5 cm),进行了热重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讨论了光引发剂种类及浓度(0.1%~2.0%,质量分数)、紫外光波长(365 nm、395 nm)、光照强度(30~750 mW/cm2)和光照时间对固化及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波长为365 nm的光源具有更好的固化效果;对于给定的引发剂体系,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表观固化时间缩短;巴氏硬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且趋于稳定.在相同的紫外光光照强度下,表观固化时间一般随光引发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对于PI1光引发剂体系,表观固化时间随光引发剂浓度的升高先降低而后又升高.采用PI0或PI5作为光引发剂,紫外固化40 s所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1 000 MPa,弹性模量达到45 GPa,均优于经热固化所得复合材料,表明,通过LED紫外光固化技术,高效制备厘米级大直径筋材具有可行性.

    紫外光固化光引发剂体系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筋材

    ABS塑料的3D打印工艺优化研究

    付建军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 3D打印工艺参数对ABS塑料手机外壳翘曲变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为:供料段温度为200℃,压缩段温度为210℃,均化段温度为230℃,打印速率为40 mm/s,打印平台温度为60℃.对于打印温度参数,压缩段温度和均化段温度对制件翘曲变形量影响较为显著,供料段温度影响较小;另外,打印速率和打印平台温度也对制件翘曲变形量影响较为显著.在最佳工艺组合的工艺参数下制备了 10组ABS塑料手机外壳,相应制件的最大翘曲变形量为0.056 2 mm,最低为0.051 2 mm,各组制件的翘曲变形量绝对误差均较小,最大仅为0.001 8 mm,最小为Omm.10组实验的标准差为0.000 5.

    ABS塑料薄壁制件3D打印工艺优化

    船用铝合金-纯铝-钢复合过渡接头开裂维修工艺探讨

    王东涛刘金涛龚容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船铝合金-纯铝-钢复合过渡接头的开裂维修,探讨了在实际生产中的开裂缺陷去除、开裂缺陷替换修复以及开裂预防等措施,为后续同类型产品的应用提供了借鉴经验.

    复合接头开裂替换焊接

    轻质γ-TiAl合金材料在柴油发动机上的应用

    罗长增李华魏涛李小兵...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柴油发动机关键热端部件轻量化设计的必要性和轻质耐高温γ-TiAl合金在该领域的优势和应用现状,阐述了目前实现γ-TiAl合金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面临的挑战与难题,并对柴油发动机用低成本γ-TiAl合金的成分设计提出了建议.

    柴油发动机轻量化γ-TiAl金属间化合物低成本工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