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论坛
传媒论坛

半月刊

传媒论坛/Journal Media For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美国迪士尼文化输出模式解构——以电影《星愿》为例

    毕馨月吴小平
    75-7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是文化跨国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影当中蕴含着创作者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美国的迪士尼电影通过二次编码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文化价值,暗含霸权主义,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文交流。以传播仪式观来解读美国迪士尼100岁贺礼电影《星愿》是如何通过符号建构文化传播仪式,进行符号互动,最终实现对现实的影响,输出自己的文化价值。

    传播仪式观迪士尼电影《星愿》跨文化交际

    数字化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央视网制作的《AI我中华》AI短视频为例

    田野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央视网制作的《AI我中华》AI短视频,是数字技术赋能优秀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该系列短视频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融合在一起,以全新的视角和形式传承传统文化,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以《AI我中华》短视频为例,详细阐述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分析了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案例深入探索了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播的实现路径,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数字技术传统文化《AI我中华》

    媒介记忆与民族认同:重庆版《新民报》对抗战记忆的建构

    颜春龙王明月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版《新民报》抗战立场明确、爱国主义主旨鲜明,一跃成为当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抗战大报。基于重庆版《新民报》抗战记忆的建构作用以及对于民族认同的塑造为立足点,发现重庆版《新民报》通过敌寇必败的话语暗示、抗战精神的讴歌赞扬和纪念节日的周期铭记建构起国人的抗战记忆,凝聚社会共识。

    《新民报》抗战记忆民族认同社会共识

    抗战时期地方妇女报刊对女性形象的建构——基于对《西北妇女》的文本分析

    王雅婷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安的妇女报刊——《西北妇女》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通过界定分析类目以及人工编码的形式研究该刊对于女性形象的建构,并结合相关史料来阐释文本背后反映出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该刊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和"立体化"的进步趋势,始终以唤醒和提升西北地区妇女的抗日救亡意识和自身解放意识为办刊宗旨,并将这种意识努力地转化为现实活动,动员全西北的妇女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以此实现"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的双重目的。《西北妇女》作为战时西北大后方唯一的妇女专门期刊,在地方妇女报刊史上占据"开创性"地位。

    《西北妇女》女性形象民族解放妇女解放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杨苗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都开始探索融合转型之路。媒体融合成效的验证,急需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不同机构发布的评价体系进行梳理和对比。研究发现,目前评价指标普遍存在对定量数据过于依赖、对定性指标缺乏共识、对指标的发展性考虑不足等问题。在完善评价指标配置时,需综合考虑政策层面、业界风向、实操可行性等因素。

    媒体融合传播效果评价指标

    人工智能时代法治新闻可视化研究

    程乘玉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可视化不断颠覆着传统媒体的新闻呈现形式。通过使用智能数据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以及交互式可视化技术,法治新闻可视化可以传递复杂的法律信息,加速读者的理解进程,提升传播效果;还能增强新闻互动性,提升读者阅读体验。但法治新闻可视化也面临着可视化难度大、视觉化呈现与新闻公正性的矛盾以及法律数据可视化处理技术门槛高等一系列挑战。基于此,研究力图探寻人工智能时代法治新闻可视化的创新路径。

    人工智能法治新闻可视化

    融媒体背景下西藏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发展——以《西藏7户人家!跨越十年的记录》报道为例

    陈雨佳许颖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不仅是地方主流媒体的"命题作文",也是讲好地方故事的重要"窗口"。以《西藏7户人家!跨越十年的记录》报道为例,探讨西藏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特点及其创新,并指出其未来应坚持正确导向、挖掘地方特色、加强融媒体技术应用等发展路径,以持续打造优质的重大主题报道作品。

    融媒体重大主题报道西藏

    基于411篇中文稿源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与思考

    林加西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411篇中文期刊稿源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和趋势进行分析,探究中文稿源研究的现状及趋势。研究发现,当前稿源研究热度不高,内容以编辑部层面吸引稿源策略为主,数据库收录情况直接影响期刊稿源。因此,非核心高校学报可以尝试通过设立本校特色专栏、组建青年编委会、开通微信公众号、聘请高水平主编、整合校友资源、提升编辑技能素养等策略以吸引优质稿源。

    非核心高校学报稿源文献计量分析

    以数智思维激发出版业创新力

    祝元志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版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数智思维,即运用数字技术和智能算法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推动出版业创新的关键因素。探究数智思维激发出版业创新力,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分析数智思维在出版业中的应用,提出了优化教育体系、营造文化氛围等培养编辑数智思维能力的方案,同时,编辑自身也应主动拓宽技能边界、重塑能力结构,从而激发出版创新力,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数智思维出版业创新力数智化转型

    融合出版助力教育类知识付费产品转化率——以融合出版物"凤凰智慧帮"为例

    王悦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教育出版机构纷纷开拓融合思维,积极探索"书课互通""纸数融合"等新型出版模式,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辅导解决方案。但大部分教育出版机构提供的线上知识付费产品,面临复购率及转化率低等问题,原因主要在于产品形式单一、内容质量低;产品缺乏用户维护意识和整体营销规划。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融合出版物"凤凰智慧帮"为例,分析融合出版如何助推教育类知识付费产品的转化率实现正向增长。

    融合出版知识付费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