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
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

刘德培

季刊

1001-9294

actacams@263.net.cn

010-65105897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九号

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Jour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1986年创刊。本刊旨在向国外介绍中国在医学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以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本刊设有述评、论著、综述、短篇报道、研究简讯、会议报道等栏目。编委会由国内著名的医学研究所及大学的四十余名专家组成,另外尚有17名国际编委。本刊在国际国内医学界均享有一定声誉,已被下列国内外权威性检索系统及其数据库收录: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联机数据库(MEDLINE/PubMed)及其《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美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及其《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细胞外基质蛋白ABI3BP抗水疱性口炎病毒初步作用研究

    孟祥博陈美桦许诺李天琪...
    1-8,中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ABI3BP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基因组复制和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BJ-5ta中转染小干扰RNA(siRNA)敲低ABI3BP基因,建立ABI3BP基因缺失的VSV-GFP病毒感染细胞模型。通过鬼笔环肽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敲低ABI3BP后细胞内肌动蛋白(F-actin)形态结构的变化。在ABI3BP基因缺失的VSV-GFP病毒感染细胞模型上,利用RT-q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病毒mRNA水平的变化。利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IRF3和TBK1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敲减ABI3BP基因的VSV-GFP感染的细胞模型。鬼笔环肽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表明,敲减ABI3BP基因后,细胞内F-actin的表达发生结构重排。采用不同剂量的病毒感染细胞,与对照组相比,ABI3BP敲低细胞中基因拷贝数分别增加2。5~3。5倍(P<0。01)和2。2~4倍(P<0。01),VSV-GFP病毒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在ABI3BP基因敲低的细胞模型上,VSV-GFP病毒感染导致Ⅰ型干扰素免疫通路关键免疫分子p-IRF3和p-TBK1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下调。结论本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蛋白ABI3BP对维持细胞内F-actin纤维网状结构具有重要作用。ABI3BP缺失促进RNA病毒的复制,ABI3BP是Ⅰ型干扰素通路激活的重要调控分子。

    细胞外基质蛋白肌动蛋白水疱性口炎病毒病毒复制

    GPRC5A调控的ABCB1表达对肺腺癌增殖的影响

    李鋆崔雯雯杨中法刘文豪...
    9-18,中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的异常表达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G蛋白偶联受体C家族5组A型(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 group 5 type A,GPRC5A)调控的ABCB1表达对肺腺癌增殖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了 GPRC5A调控的ABCB1表达对肺腺癌增殖的影响。方法我们采用RT-PCR、Western-blot或免疫组化实验,分析ABCB1在肺腺癌细胞系、人肺腺癌组织以及GPRC5A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分析GPRC5A基因敲除小鼠气管上皮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皮下肿瘤形成实验探讨下调ABCB1表达是否可抑制体内肺腺癌增殖。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实验研究GPRC5A和ABCB1之间潜在的调控关系。结果ABCB1在肺腺癌细胞系和人类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GPRC5A基因敲除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及肺组织的ABCB1表达高于野生型小鼠。与GPRC5A野生型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相比,GPRC5A基因敲除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对塔立奇达和多柔比星更敏感。注射移植细胞28天后,接受ABCB1基因敲除细胞移植的GPRC5A-/-C57BL/6小鼠的肺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明显低于野生型细胞移植小鼠(P=0。0043,P=0。0060)。此外,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实验表明,GPRC5A通过直接结合方式调控ABCB1的表达。结论GPRC5A通过抑制ABCB1表达降低肺腺癌增殖。GPRC5A调节ABCB1表达的途径有待研究。

    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C5组成员A肺腺癌小鼠

    基于数据非依赖性采集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潜在唾液生物标志物研究

    田艺超郭春岚李珍尤欣...
    19-28,中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唾液腺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主要靶器官,因此唾液被认为是腺体病理生理学和疾病状态的镜子。本研究旨在说明pSS患者的唾液蛋白质组学特征,并鉴定可能辅助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发现集包含49个样本[24个来自pSS,25个来自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HCs)],验证集包括25个样本(12个来自pSS,13个来自HCs)。36例pSS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以2:1的比例集中随机分配至Discovery组或验证组。在2D LC-HRMS/MS平台上使用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IA)策略分析来自pS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未刺激性全唾液样本,以揭示差异蛋白。根据基因本体(GO)分析和国际药学文摘(IPA)分析的蛋白质注释,使用DIA分析验证了关键蛋白质。随机森林用于建立SS的预测模型。结果共发现1,963个蛋白,其中136个蛋白在pSS患者中表现出差异性。生物信息学研究表明这些蛋白质主要与免疫功能、新陈代谢和炎症有关。一组19个蛋白质生物标志物通过基于P值和随机森林的排序顺序进行鉴定,并验证为具有特殊曲线下面积(AUC)值(发现集:0。817;验证集:0。882)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鉴别pSS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结论新发现的候选蛋白组合可能有助于pSS的诊断。唾液蛋白质组学分析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无创方法,可用于对pSS患者进行预后评估以及早期和精确治疗。DIA具备最佳的时间效率和数据可靠性,可望成为未来唾液蛋白质组研究的合适选择。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唾液蛋白质组学分析质谱诊断

    不同体位对健康成年人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影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Ruchada SriamadSirinut ChaiduangThaniya KlinsophonPremtip Thaveeratitham...
    29-45,中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不同的体位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均有正向和负向的生理作用。本研究旨在进行文献综述并探讨不同体位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变化。方法研究方案在国际前瞻性系统评价登记处注册(注册号:CRD42021291464)。两名独立研究人员使用Down and Black检查表评估了所有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而证据质量的评估则基于"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s,GRADE)。通过随机效应荟萃分析报告了不同体位的总体效果。结果3项低偏倚风险研究和10项高偏倚风险研究符合纳入标准。与70度直立倾斜位、坐位和站姿相比,仰卧位的心输出量最高(极低至中等质量的证据);与70度直立倾斜位和站姿相比,仰卧位的全身血管阻力最低(中等质量证据)。此外,与70度直立倾斜位、左侧和站姿相比,仰卧位的总呼吸阻力最高(极低至中等质量的证据),而其肺泡通气量则高于俯卧位(低质量证据)。结论仰卧位与血流动力学变量的正相关性最高,相对应的心输出量最高、全身血管阻力最低。直立体位(70度直立倾斜位和站姿)与呼吸变量的正相关性最高,相对应地总呼吸阻力最低。

    体位心输出量全身血管阻力肺泡通气总呼吸阻力

    二氢杨梅素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吴瑛王大伟李军许贤杰...
    46-53,中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运动训练后小鼠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运动组(EG)、二氢杨梅素(100mg/kg·d)+运动组(DHM组)。干预期4周,同时进行运动训练,每天1小时。训练结束后的次日,EG组和DHM组进行一次坡度为0、速度为18 m/min、持续90 min的跑台运动。运动结束后24小时按组别取材,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骨骼肌线粒体酶复合体Ⅰ和Ⅱ的活性,观察骨骼肌病理学组织形态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功能相关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与EG组相比,DHM组小鼠骨骼肌形态改变和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DHM显著抑制了运动后骨骼肌损伤的标志物CK和LDH及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了骨骼肌T-SOD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HM显著增加小鼠骨骼肌沉默调节蛋白3(SIRT3)、雌激素相关受体α(EE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 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 alpha,PGC-1 α)的表达。结论DHM有助于减轻小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其机制可能是DHM可激活肌肉SIRT3信号通路,促进大强度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二氢杨梅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线粒体功能

    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的影响: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汪玫车建翔陈磊宋婷婷...
    54-68,中插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a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降低血压和心率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的影响。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截至2023年2月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对脊柱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的影响。根据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结果纳入21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388例患者。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增加了术中低血压(OR:2。11;95%CI:1。24-3。58;P=0。006)和心动过缓(OR:2。48;95%CI:1。57-3。93;P=0。0001)的总体风险。特别是在给予负荷剂量时,低血压(OR:2。00;95%CI:1。06-3。79;P=0。03)和心动过缓(OR:2。28;95%CI:1。42-3。66;P=0。0007)的风险更为显著。当右美托咪定与静脉麻醉联合使用时,患者更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包括低血压(OR:2。90;95%CI:1。24-6。82;P=0。01)和心动过缓(OR:2。66;95%CI:1。53-4。61;P=0。0005)。与吸入麻醉联合时,仅增加了心动过缓的风险(OR:4。95;95%CI:1。41-17。37;P=0。01)。然而,当与静吸复合麻醉联合使用时,并未增加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风险。此外,右美托咪定还增加了重度低血压的风险(OR:2。57;95%CI:1。05-6。32;P=0。04),但对轻度低血压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于心动过缓而言,无论是轻度(OR:2。55;95%CI:1。06-6。15;P=0。04)还是重度(OR:2。45;95%CI:1。43-4。20;P=0。001)的风险都有所增加。总体而言,右美托咪定对术中失血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与吸入麻醉联合时,失血量显著减少(MD:-82。97;95%CI:-109。04--56。90;P<0。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脊柱手术过程中增加了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风险。给予负荷剂量或与不同麻醉维持方式联合使用可能会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失血量产生不同的影响。然而,目前的研究结果仍需进一步证实和探讨。

    右美托咪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失血量脊柱手术

    中国北方典型地区人群活动模式特色数据集

    杨意森刘盛宇梅亚园周全...
    69-73,中插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典型地区活动模式特色数据集》(Typical Regional Activity Patterns,TRAP),此数据集依托于"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为了探索大气污染与体力活动的交互效应,我们在空气污染物浓度高于周边地区的典型区域(济南市和保定市)收集了 9,221名不同职业和生活方式居民连续3天的活动模式数据。TRAP数据集包括人口学指标(人口学、职业信息、个人习惯和居住条件)和体力活动模式数据(活动地点和活动强度)信息。此数据集提供了体力活动模式的暴露测量数据,数据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定目的将其与各种终点指标匹配。此数据集可为探究中国北方居民活动模式属性提供证据,为跨学科研究人员制定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策略和措施提供证据。

    活动模式典型地区行为监测大气污染中国

    特应性皮炎伴双眼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血管炎1例

    程世瑜王造文戴荣平
    74-78,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应性皮炎可伴有多种眼部并发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等。我们报道了 1例因双眼视网膜脱离及白内障就诊于眼科的21岁中国男性患者。该患者8年前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并接受氯雷他定和吡美莫司治疗。我们为该患者进行了双眼白内障摘除术、右眼巩膜外加压术,以及左眼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术后随访期间,患者的特应性皮炎加重,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双眼视网膜血管广泛渗漏和左眼黄斑水肿。随后患者至皮肤科接受4个月规律的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左眼黄斑水肿好转,术后3年眼部情况一直保持稳定。

    特应性皮炎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