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财贸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财贸研究
财贸研究

陈忠卫

双月刊

1001-6260

cmyjbjb@126.com

0552-3175991

233030

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

财贸研究/Journal Finance and Trade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面向国内外读者的综合经济理论刊物。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为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减员增效"抑或"精兵简政":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就业的影响

    王晓青孙文远
    1-1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4-2021年19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研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就业数量有负向影响,而对银行就业技能结构和就业质量的影响均为正.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就业的影响在国有属性、资产规模较大和有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上市银行样本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银行金融科技的应用通过提高成本效率进而降低了对线下网点劳动力的需求,以实现减员增效;同时,通过技术型资本要素配置优化其就业技能结构,以及通过提高收入效率提升其就业质量,以缓解减员的风险,发挥精兵简政的就业促进作用.

    金融科技商业银行就业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国城市群物流标准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宝友谭旭睿杨玉香孟丽君...
    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技术异质性框架,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共同前沿-SBM-DEA模型,测算2012-2020年间中国八大城市群物流标准化两阶段效率,并分析影响效率损失的外部环境与内部企业管理等因素.研究发现:在共同前沿下,中国城市群物流标准化两阶段效率值分别为0.65和0.40,分别有35%和60%的提升空间.无效率值分解发现,总体和高、中质量城市群两阶段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管理无效率,而低质量城市群两阶段效率损失包含了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两方面.在效率影响因素中,FDI和企业创新氛围显著减少物流标准化两阶段的效率损失,知识产权保护只对物流标准制定阶段的效率损失减小有正向作用,政府科技支持、政府环境治理费用、金融环境、消化吸收能力只对物流标准实施阶段效率损失下降起正向作用,政府污染处罚对物流标准化两阶段效率损失均无影响.

    高质量发展物流标准化效率共同前沿城市群

    多主体协同增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机制研究——基于知识流动视角

    刘家树张慧周梦琦
    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方法测度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多主体协同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多主体协同显著增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知识流动在其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经费支持力度、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区域分布等在多主体协同影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过程中存在异质性.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增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相关政策启示.

    多主体协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知识流动

    税收优惠与企业并购——来自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证据

    刘穷志任静
    4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2014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这一外生冲击,采用DID方法实证分析税收优惠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速折旧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并购,具体表现为加速折旧政策既增加了企业并购次数又扩大了企业并购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加速折旧政策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占比较低的企业及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企业的并购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加速折旧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并购.进一步分析发现,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了现金并购,提高了企业并购绩效.

    税收优惠加速折旧企业并购

    脱贫"摘帽"、地方政府行为与财政自给能力——基于国家级贫困县的经验证据

    唐飞鹏霍文希
    6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贫困治理研究集中关注事中的扶贫政策而非事后的脱贫"摘帽",侧重于对贫困人口的成效而鲜有关注对政府财政的影响.基于2015-2020年国家级贫困县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脱贫"摘帽"显著提升了贫困县当期和长期的财政自给度,地方财政与民共享脱贫成果,尤其是在非民族自治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服务化程度较低的及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贫困县.机制检验表明,脱贫"摘帽"正向激励贫困县政府通过加强税收努力,持续增强本地财政的"造血"能力,同时适度压缩了财政支出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贫困县"摘帽"对当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无明显冲击,但显著促进了以全要素生产率为标识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脱贫"摘帽"财政自给度税收努力高质量发展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与国企费用粘性——来自"两类公司"改革试点的证据

    熊凌云张益宁杨李娟
    7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下简称"两类公司")是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从成本费用管控视角,利用2008-2021年"两类公司"改革试点数据,探讨以设立"两类公司"为核心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类公司"改革能够显著降低控股国有企业的费用粘性,其内在机制是"两类公司"改革通过强化经营预算管理和嵌入党组织治理实现控股国有企业费用粘性的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两类公司"改革对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在由多家"两类公司"协同控股、控股链条较短、股权制衡度较高以及所属类型为中央企业时更显著;限制政府债务大规模扩张和加强产品市场竞争,均能有效提高"两类公司"改革对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文章从政治观和经理人观视角揭示了国资监管体制改革降低国有企业费用粘性的内在机理,为完善"两类公司"改革、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降低国有企业费用粘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费用粘性两类公司政治观经理人观

    基金抱团与股价崩盘——基于行为金融的视角证据

    罗党论庄炘璇江梓赫
    9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公募基金抱团现象相当普遍,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种基金抱团现象对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以2003-2019年我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例,研究了公募基金经理的抱团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文章发现:(1)基金抱团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显著提高所在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2)从行为金融角度,基金经理曝光度、分析师关注度与投资者情绪这三个因素都会进一步加剧由基金抱团引起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与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基金抱团股价崩盘风险行为金融

    《财贸研究》投稿须知

    《财贸研究》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