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储能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丁玉龙

双月刊

2095-4239

energystorage_cip@163.com;esst_edit@126.com

010-64519601/9602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储能科学与技术/Journal 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储能科学与技术》(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化工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唯一的储能专业期刊,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国内统一刊号CN 10-1076/TK,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化工学会及储能工程专委会会刊。目前已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英国科学文摘数据库(INSPEC)和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收录,荣誉主编为英国伯明翰大学丁玉龙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储能标准体系的构建

    冯彩梅陈永翀刘勇何颖源...
    3680-3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绿色储能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能源优化的理念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环节,是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情况,结合储能技术路线、产业链构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多维度分析,提出绿色储能标准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绿色储能标准除绿色产品外,还应考虑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运维和绿色回收,覆盖储能全生命周期.针对绿色储能产品标准,分析了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基准值的确定方法,提出一级指标包括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和品质属性,二级指标分别包括回收利用率、综合能耗、碳足迹等,其中品质属性应作为其他属性评价的前提或基础.最后,以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模组为例分析了绿色储能产品标准的制定思路,并概述了其他绿色储能标准的制定方案.本文旨在推动绿色储能技术开发,为绿色储能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助力新型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储能绿色储能标准绿色产品可持续发展

    火-储耦合系统深度调峰综合经济性分析

    张成凤朱轶林胡东子富征阳...
    3693-3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电机组耦合储热技术,可提高机组的热电解耦能力,减少深度调峰对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本工作提出了火电机组与填充床储热的耦合系统,在考虑了机组变工况、填充床储/释热过程动态时间序列基础上,通过EBSILON建立了耦合系统变工况仿真模型;分析深度调峰对耦合系统热力性和碳排放量的影响,通过汽水分离器筒体应力变化分析深调对锅炉寿命损耗的影响,通过转子寿命损耗率曲线分析深调对汽轮机寿命的影响,最终建立耦合系统调度运行经济性模型,开展综合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火-储耦合系统比自身变工况减小碳排放量7418 t/a(仅配置风电)~9216 t/a(仅配置光伏);深度调峰对锅炉寿命损耗的影响大于汽轮机,火-储耦合系统可提高系统运行寿命,深度调峰318次/年,相比于机组自身变工况(30%~20%额定负荷)可提高13.3%~15.3%;火-储耦合系统深度调峰收益高于火电机组自身变工况,当填充床释热量用于发电或供热时,耦合系统比自身变工况收益分别增加40万元/年、72万元/年.

    火电机组储热深度调峰综合经济性系统寿命碳排放

    河南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研究

    陈海需李莉刘文富王银玲...
    3706-3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省认真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多措并举,催生出一批新型储能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各类储能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为构建河南省"双碳"目标下经济稳步增长的创新驱动新引擎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想要抓住新型储能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必须正视产业发展困境与制约因素,对症施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储能产业高质量持续发展.本文全面梳理并分析了河南省新型储能产业现状、产业政策、学科与创新平台,指出了目前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动力源与动力主体之间的协同机理,并提出"政-协-企-校"四位一体模式协同打造创新驱动型产业集群.以政策引领、产链布局、集群发展、创新驱动、人才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协会和高校的参与度,促进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四大动力主体统筹布局、正向互促、高效推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引领的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加快河南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

    "双碳"目标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四位一体协同发展

    考虑环境惩罚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季节优化研究

    王君梅吴晓南廖柏睿
    3720-3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用能是能源行业的用能大户,而综合能源系统能整合各类能量,为了实现楼宇型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经济运行,本工作开展了综合能源系统相关优化研究.以两种不同类型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包含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提出了以矩阵形式建模的能量枢纽模型;以建筑夏、冬两季典型日为数据基础,以典型日综合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优化调度模型,采用CPLEX软件结合改进NSGA-II算法求解模型;通过算例结果表明,整体上冬季优化效果高出夏季优化效果10%左右;数据显示优化后的建筑综合运行费用节省率在15%~35%且能限制污染物排放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综合能源能源耦合储能混合整数线性模型优化调度

    能源价格波动对储能行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宋继东
    3730-3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能源市场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能源价格的波动已成为影响各行业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储能行业,作为连接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其经济绩效直接受到能源价格波动的深刻影响.对此本文针对能源价格波动与储能行业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综述,详细分析了能源价格波动如何从投资决策、成本控制、收益预期等多个维度影响储能行业的经济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旨在为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能源价格储能经济发展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