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xb@cqut.edu.cn

023-68667299

400050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政治哲学、工商管理、法学、语言文学为主要刊登内容,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谭建伟王宇
    9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重庆市为例,构建重庆市生态—科技—经济系统,利用熵权法对2011—2018年系统间耦合协调度进行综合测评,探究三系统之间的发展关系.结果表明:三系统综合测评得分都呈上升趋势,但都存在波动以及下跌等现象;整体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2011—2018年呈向上的趋势,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与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但稳定性略低于三系统.因此,根据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针对生态文明、区域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以期为重庆市和各资源禀赋类似的地区提供生态—科技—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理论依据.

    耦合度模型协调度模型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区域经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分析

    赵智
    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依存、互动发展的良好关系,有助于破解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人与自然关系趋紧的发展瓶颈.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9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实证考察区域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状况.结果显示:第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虽耦合状况尚可,但系统配置不尽合理,发展协调性欠佳;第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协调发展不平衡,"双核独大""盆中塌陷"特征较为明显;第三,制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的因素存在地区差异.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补足发展短板、找准差异发展定位、践行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绿色发展路线等对策建议.

    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中国主要少数民族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研究

    张建武薛继亮
    11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数民族人口是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和老龄化并存的情况下,少数民族人口转变的趋势尚不明确.根据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选择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和黎族等18个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少数民族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增长,但增速减缓,同时人口出生率出现下降,少数民族人口转变逐渐发生;少数民族人口转变的原因在于受教育程度提高、迁移、职业变迁和住房改善等因素带来了生育率下降,同时人口寿命增加,人口老龄化开始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红利进入减少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有的少数民族已经出现下降,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只有藏族、苗族、彝族、哈尼族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变甚至下降.研究结论:虽然大部分少数民族人口红利还处在增长的趋势中,但是增长速度在放慢;如果保持现在的生育率不变,最终将会像汉族一样,进入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阶段.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少数民族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货币政策与企业创新投入

    何建国郭红万伟
    13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08—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货币政策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且股权质押率越高,企业创新投入越低;(2)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不同货币政策背景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投入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强化股权质押监管、加强货币政策制度建设以及促进企业创新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货币政策企业创新投入

    贵州省级大数据政策量化评价研究

    沈俊鑫何承洪王晓萍
    14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政策是保障大数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南,对大数据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可以为新一轮政策精准制定提供决策支撑.基于贵州省发布的26项大数据政策文本,通过ROSTCM6提取关键词频,综合已有评价指标设定大数据政策量化评价体系,优化已有PMC指数模型建立流程,构建大数据政策PMC指数模型,量化评价其单项政策的优劣情况,根据PMC指数值绘制PMC曲面图,并针对性提出可参考的改进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待评价大数据政策总体等级为优秀,其中P 1政策为完美等级,但P5政策干预手段组合失衡,P7政策激励机制不完善,P8政策中长期规划不合理.大数据政策应注重中长期规划,加强需求侧政策工具使用,完善政策激励机制,拓宽大数据应用场景.

    大数据政策文本挖掘PMC指数PMC曲面

    "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路径研究

    李媛媛
    15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提出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2013—2018年,政府以"放管服"改革为主线推进政府体制改革;2018年开始,营商环境在党和政府官方文件中开始被频繁提及,"放管服"改革逐渐开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改革重点."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之间本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优化营商环境的提出是"放管服"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营商环境的优化将显著提高"放管服"改革水平.目前,中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得到显著提升,但在多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十四五"时期,既要以"激发市场活力、有效监管市场、更好服务企业"为目标更好优化营商环境,又要提高营商环境国际化、法治化、标准化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专利侵权合理注意义务的司法判定

    李晓秋郭沁璇
    170-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是否履行注意义务是判断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在专利纠纷中是否构成帮助侵权的重要因素.《民法典》和《电子商务法》中均设定了"通知—删除—转通知—反通知—转反通知—恢复(终止)"规则,确立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事前预防义务和事后补救义务两大类注意义务.在典型案例中,法官判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在专利侵权中是否履行注意义务存在分歧.司法实践中应当重新构建判定规则:首先,对照注意义务的法定类型确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是否需要承担某种注意义务;其次,根据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专利权的特性,合理确定通知和反通知的效力,通过审查义务的履行和必要措施的采用来判定是否违反注意义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专利侵权注意义务"通知—删除"规则

    人脸识别技术的法律风险及其场景化治理

    杨复卫白家烨
    180-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在不同场景中被大量使用.然其在具体运用时可能衍生出多方面法律风险,引发社会广泛忧虑.场景化视角下,这些法律风险表现为人脸识别信息收集规制缺位、信息泄露监管失序和信息合理运用边界模糊等.从法律上根治其风险,需依循制度理性与技术逻辑相统一的观点,基于场景化模式嵌入视角,治理人脸识别技术法律风险.据此,提出人脸识别技术的法律风险场景化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证成场景化视域下法律风险治理分层、分类理念、个人赋权、信息公开和协同监管方略;构筑法律风险的混合模式规制路径,强化用户个人的信息赋权、人脸识别信息收集者的公开义务和各主体间的协同监管塑造.

    人脸识别法律风险场景化混合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