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xb@cqut.edu.cn

023-68667299

400050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政治哲学、工商管理、法学、语言文学为主要刊登内容,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流动人口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同群效应研究——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视角

    李涛孙鹏威成前
    9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利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实证检验中国流动人口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同群效应.研究发现:社区除本家庭以外其他流动人口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平均发生率每上升1%,则社区单个流动人口家庭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提高0.28%左右;在异质性分析中,不同户籍、地区和收入水平的流动人口灾难性医疗支出同群效应依然显著且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然而,在考虑同群效应下,单个家庭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家庭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的社区层面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社会医疗保险补偿待遇相对发达地区较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均为属地化管理以及流动人口的迁徙特征等因素,使得社会医疗保险难以有效分散流动人口灾难性医疗支出同群风险;而商业医疗保险因其具有补充社会医疗保险的作用,并且实行垂直化和网络化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流动人口共御灾难性医疗支出同群风险的能力.

    流动人口灾难性医疗支出同群效应多层次医疗保障

    公共关系视角下"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与其用户关系认知差距研究

    巫芯宇
    10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清高校图书馆馆员与用户的关系,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综合发展的基础.基于公共关系视角,对国内"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展开调研,并以6所西南地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定量探究高校图书馆馆员与用户关系,并进行回归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员与用户存在明显的认知差距.据此针对性提出五大措施:搭建服务媒介,举办多元活动;细分目标用户,拓展需求储存;完善情报传递,加强沟通渠道;创建共建意识,提供特色服务;开拓智力资源,增强用户体验等.

    公共关系用户高校图书馆认知差距

    基于行政效率的行政程序立法理念及实现路径

    段传龙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行政程序立法是新时代我国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政府、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步骤.2015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指出我国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加强行政程序制度建设,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然而,在充分反思西方行政程序法制度经验,深入考察本国行政权力特征的基础上,当下我国的行政程序法规范仍存在"控权"比重过高,内部、执法程序规则缺失、程序价值认知不足以及规范体例相对零散等诸多困境.今后,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应关注本土的行政运行实践,扭转传统的单一"控权"思维,补足现行的程序制度规则,贯彻"服务""保障""监督""制约"四大理念,实现以"授权"为第一属性,"控权"为第二属性的程序规范转型,从而为保障行政权力的运行效率与活力提供制度支持.

    控权授权行政活力行政效率行政程序法依法行政

    党纪处分条例与刑法比较研究及启示——一个纪刑衔接视角的延伸讨论

    王群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纪处分条例和刑法体例结构相似,遵循"假定条件、行为指示、法律后果"逻辑结构,从旧兼从轻溯及力原则类似,违纪/犯罪构成等理论相通,保障法地位近似.不同的是,两者上位法依据不同,党纪处分条例文本语言更直白,更富有政治色彩,没有规定故意违纪的停止形态,规定了加重处罚但没有专门的附加纪律处分.党纪处分条例为刑法立法提供立法素材,助益刑事司法更好理解裁判的政治效果并推动刑法理论创新;刑法教义学为建构党纪分支学科理论贡献智识,刑法为党纪处分条例完善贡献立法技术和内容的启迪.

    党纪处分条例刑法纪刑衔接

    "以案定员"模型决策分析

    李姗姗赵雨魏杰刘新星...
    136-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官员额制是司法改革的重要部分,通过"以案定员"的方式可以解决"需要多少法官"这一突出性问题.通常法官员额的确定首先参考法院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数量、案件数量等基础数据,再结合法院审计职能、法官工作量、人员配置、办案保障条件等因素.通过数据分析建模的方法测算法官员额,为法官员额的确定提供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可以提高法官员额配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法官员额以案定员法治评估数学模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论述对增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范式创新的启示

    张雷刘睿博
    14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前沿阵地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增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方式创新提供了基本思路,启发我们在研究路径上从单点透视向整体协同转换,在教学结构上从固定主体向动态主体转换,在创新焦点上从形式导向向内容导向转换,在评价机制上从书面主导向实践主导转换,从而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帮助.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研究范式创新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逻辑理路

    张晓刚陈念
    153-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较之以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它把交互融合、跨界互联的特质贯穿于思政教育全过程和各方面,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移动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有其鲜明的逻辑理路:在平台逻辑层面,建设新型"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在主体逻辑层面,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抓手打造优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在质量逻辑层面,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升其在思政教育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移动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逻辑理路创新实效性

    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政治意涵

    张立进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具有全面而又丰富的含义,其政治意涵最为关键,但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这势必给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内涵式发展带来隐患.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目的、人才自身成长的规律和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来看,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政治意涵包括:马克思主义是立德树人的价值统领;爱国报国是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立德树人的政治意涵,才能全面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行稳致远.

    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意涵

    征稿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