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xb@cqut.edu.cn

023-68667299

400050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政治哲学、工商管理、法学、语言文学为主要刊登内容,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完整、准确和全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秦中春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复杂艰巨.据有关测算,2020/2021年我国粮食总消费量约8.22亿吨,粮食总进口量约1.67亿吨,比10年前分别增长40.4%和194.8%,均大大超过预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新指示,引领并推动了粮食安全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我国粮食消费和供给的增长情况要完整看待,对我国粮食供给保障的三大问题要准确回答.在新的发展阶段,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的思想,结合我国粮食消费和供给增长的情况,提高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认识,健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护和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创新完善粮食市场体系,着力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和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制,完整、准确和全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安全粮食安全粮食市场体系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粮食产业经济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述评与进路展望

    刘锋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客观要求.国内外学界对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的研究比较成熟,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轨迹、经验教训、现实挑战、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二是研究范式亟待创新,学理性探讨有待加强;三是需要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扬弃.针对学界研究的不足之处,应在考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演进轨迹的基础上,着力揭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生成机制与建设理路.特别是要在高校师生问卷调查和网络舆情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研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然状况和症结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探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策略.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述评

    小农经济的经典理论之争及其时代价值

    何永林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小农户作为我国小农经济的家庭经营主体再次受到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阶段,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依然聚焦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了解小农经济的理论根源,需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在辩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小农经济理论过程中找到我国小农户发展的理论依据,从而对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提供具体的路径指导和方向性指引.

    小农经济小农户现代农业乡村振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老年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

    贾玮田文泽
    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1—2018年四期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进行匹配,采用以收入为导向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首次刻画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老年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及异质性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提高中老年家庭陷入相对多维贫困的概率;其影响效果存在地区、城乡及年龄差异,中西部、农村地区及老年家庭受数字普惠金融影响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较高;数字鸿沟及知识鸿沟的存在导致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老年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状况产生负面效果.为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正向效应,应着力化解中老年群体数字鸿沟,提高其数字金融素养以及加大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基础信息设施建设.

    数字普惠金融多维相对贫困中老年家庭数字鸿沟知识鸿沟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研究:效果检验与传导机制

    马红梅赵志尚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上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影响;其非线性影响在东部地区中存在"收敛门限",在中西部地区体现为"加速门限";消费需求和技术创新都在传导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对东部地区而言技术创新水平没有中介作用.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因地制宜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形成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建议: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推动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运用数字普惠金融刺激内需、助力技术创新,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监管.

    数字普惠金融实体经济发展区域异质性

    金融集聚与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

    熊彬常晓慧
    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对2014—2018年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金融集聚水平较高且区域差异较大,其中技术进步不足是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长期下跌的主导因素;金融集聚与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出空间正相关,但前者更显著;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本地金融集聚可以带动本地和邻近地区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各地应构建金融集聚高地,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并强化文化消费导向,提升文化创新水平.此外,也可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振兴乡村文化产业.

    金融集聚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杜宾模型

    分析师关注能促进企业创新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秦建文胡金城
    6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外部治理视角,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分析师关注能否促进企业创新.在控制内生性基础上,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具体表现为分析师关注程度越高的企业,其申请专利的数量和申请专利的被引用数量越高.而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主要通过缓解企业信息不对称促进企业创新,而分析师关注给企业管理层施加的业绩压力对企业创新并没有产生显著作用.研究表明:在公司治理体系不健全的新兴市场国家,加快完善外部治理机制,特别是证券分析师的外部治理机制,对于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析师关注企业创新信息揭示假说业绩压力假说

    重庆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

    田庆刚车四方江源刘禺涵...
    7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构建包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维度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重庆市2015—2019年数据,采用改进的熵权法精准测度并评价重庆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研究表明:(1)重庆市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线性递增态势.(2)各指标的合力增长促成了重庆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线性递增现象的产生;从数值来看,生活富裕指标发展水平最高,生态宜居指标发展水平次之,产业兴旺指标发展水平第三,略高于乡风文明指标的发展水平,而治理有效指标的发展水平最低.

    乡村振兴测度熵权法重庆市

    数字经济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梳理与协同演变——基于153份政策文本的实证分析

    范丽莉龚心娟
    9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面临诸多严重挑战.以2009—2021年国家层面出台的153份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为样本,以政策量化分析为研究方法,从政策效力、政策部门、政策目标、政策措施4个维度对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进行系统梳理与协同演变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行业探索阶段、全面发展完善阶段,政策数量及总效力持续增加,但政策平均效力反而下降;部门协同存在局部"聚集"现象,协同广度和深度不足;政策目标上未能平衡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与促进个人信息利用间的协同关系;政策措施上,人事措施与行政措施协同是政策措施协同的核心,但政策措施协同分布不均.最后,针对存在问题,为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提出建议:提高政策平均效力;增强部门协同广度与深度;设置独立监管机构,明确行政规制体制;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间关系;强化政策措施的协同发展与均衡发展.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效力政策目标政策措施政策协同

    "三重一大"制度数字化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构建与运用研究

    陈威陈茜龙敏
    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中流砥柱,其发展态势深深地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稳定.受监管形式主义和权责界限不清的影响,企业内部一直存在"一股独大"现象,为了解决"一股独大"带来的腐败问题,我国提出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采用集体决策制度保障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结合当下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提出开发"三重一大"制度数字化监管平台的建议,从而实现国家与企业的数据对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监管新模式.对重庆GZW传统模式下的"三重一大"制度监督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以集中部署为系统架构的数字化监管信息系统,并对系统功能和实施效果进行评析,以此规范系统平台的建设,同时为其他地方性政府搭建信息化监管平台提供借鉴经验.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数据对接立体化监管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