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xb@cqut.edu.cn

023-68667299

400050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政治哲学、工商管理、法学、语言文学为主要刊登内容,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区域贫困的影响

    张协奎黄蔚
    9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一体化发展旨在健全城乡发展关系,破解发展桎梏,畅通城乡经济体系,缓解区域贫困.聚焦城乡一体化对区域贫困的作用关系,验证了城乡一体化与区域贫困呈负向作用关系,表明城乡一体化水平提升能有效缓解区域贫困;并且通过整体性分析和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均财政人力资本支出、产业结构、本地开放程度等对降低区域贫困程度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通过进一步的机制效应发现,城乡一体化能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两条作用机制缓解区域贫困,但人力资本提升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遮掩效应.基于上述分析,要积极利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联动效应助力区域贫困,聚焦一般化公共服务的提升和个体收入的增加,避免盲目追求区域城镇化率及人口城镇化的增速,综合考虑有效防止返贫及相对贫困解决的协调,实现资源效率、效益及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城乡一体化区域贫困中介效应区域异质

    经济欠发达地区青少年阅读素养调查及扶助机制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朱德东谢铭懿
    117-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保障与扶助重庆部分边远农村地区、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青少年阅读教育及其发展,结合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以上地区青少年的阅读认知、阅读需求、阅读获取、阅读实施情况,以及针对当地青少年的阅读指导、阅读推广情况展开调研.通过分析现实表现及逻辑关联,发现针对当地青少年阅读素养提升的现有机制在政府、家校、学生、城乡层面均存在一定局限和问题.对此,提出以下阅读扶助措施:完善专业人员与技能培养机制,建设农村书屋多方改革机制,畅通青少年阅读需求有效表达机制,构建学校长效阅读教育机制,加强城乡书店阅读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经济欠发达地区青少年阅读扶助培训考核及评估机制等.

    经济欠发达地区青少年阅读素养阅读扶助

    人工智能内部审计的流程设计和实现路径

    王海兵张美丽陈欣
    127-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智能审计变革.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石之一和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亟需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融合,提升内部审计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功能.为推动企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加价值和改善运营.对人工智能内部审计在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进行梳理,分析当前人工智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设计人工智能内部审计的框架流程,从政策法规、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人机协同、安全防范等方面探索人工智能内部审计的实现路径.

    人工智能内部审计流程设计实现路径

    扶贫审计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机制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石恒贵田梦
    13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2016—2019年22个省级横截面数据对扶贫审计促进脱贫攻坚的效果进行检验,阐述扶贫审计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扶贫审计功能发挥能够显著促进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专项审计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跟踪审计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两种结合能够持续提高脱贫攻坚效果.提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审计中找准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1)创新乡村振兴审计开展方式;(2)强化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3)创新乡村振兴审计工作机制;(4)加强对乡村振兴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过程的跟踪督促检查;(5)推动乡村振兴审计整改结果的综合运用.

    扶贫审计巩固脱贫乡村振兴后扶贫时代

    论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隐私安全风险与法律规制

    涂萌谭诗悦
    148-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析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引发的隐私安全风险,讨论我国隐私保护理论亟待优化的问题.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下的隐私安全风险进行实证考察,发现我国人脸识别技术的隐私安全法律风险主要存在于人脸模式识别过程与识别应用系统中.对我国以及域外人脸识别技术相关法律规制进行文献考察及比较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对人脸识别技术的规制应当重点关注规制主体、规制对象、技术保护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具体而言,实现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平衡,在法律层面应明确限定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同时优化民法、刑法、行政法三位一体的司法保护.

    人脸识别数据安全隐私风险法律规制

    算法对司法的冲击与应对

    刘雁鹏
    15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崛起对司法的影响主要不在于可能会给被告贴标签,亦不在于可能存在算法黑箱导致司法不公,更不在于人工智能取代法官.算法真正的威胁在于可能会对司法造成极大的冲击.在算法加持下,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导致涉诉双方地位失衡;算法辅助某些网络平台解决纠纷,直接影响司法机关地位;算法抹平专业差距,为舆情操纵司法留下隐患;算法精准预测法官裁判轨迹,为法官套上枷锁.为了更好地应对算法的冲击,未来应当完善司法制度设计保障诉讼平等,扩大司法权威在互联网中影响力,掌握算法权力,及时把控舆论走向,建立防火墙限制对法官进行评价.

    算法权力司法权威智慧司法人工智能

    互联网平台烧钱补贴行为法律规制的困境及对策

    吴太轩杨婉琪
    165-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烧钱补贴是互联网平台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的常见价格策略,平台烧钱补贴行为对市场竞争具有两面性,容易对消费者利益、市场竞争秩序等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对互联网平台烧钱补贴行为应否规制以及如何规制存在较多争议,既不能因噎废食、绝对禁止,也不能放任不管、无序发展.对该类行为的法律规制还存在理念不明确、法律适用竞合、社会协同薄弱以及规制手段不足等问题,建议以回应型规制理念为指导,通过精准选择法律依据、科学构建协同规制模式、创新多重规制手段等,实现互联网平台烧钱补贴行为的有效规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回应型规制协同规制反垄断法

    《民法典》视域下被代理人可归责性的解释逻辑

    王慧
    174-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被代理人可归责性问题是表见代理规则的模糊地带,亟待澄清.《民法典》中有关表见代理类型的规定、无权代理规则中善意第三人撤销权以及善意取得制度中均蕴含着被代理人可归责性的实定法基础.被代理人可归责性,不应仅考察代理权外观与第三人善意,还应兼顾被代理人对权利外观的形成是否负有责任,被代理人完全缺乏归责基础的,不应构成表见代理.被代理人可归责性旨在构筑起第三人、被代理人之间的权利平衡结构.在具体操作层面,由被代理人承担证明其完全不具可归责性的举证责任,不仅符合利益衡量精神,更契合表见代理纠纷审理中原被告两造对立模式.

    表见代理被代理人可归责性无权代理信赖利益保护

    征稿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