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权重与证据融合的零星购置设备配置状态评估

    刘博贺雨晴谢车轮周海鸥...
    240-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力企业在零星购置项目中存在的配置标准不明确、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开展关于零星购置设备配置状态评估的研究.根据相关规程并结合专家经验建立了零星购置项目的指标体系;通过结合改进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赋权法求解零星购置项目的指标权重;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与证据理论的零星购置项目状态评估方法,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新评估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分别使用综合赋权法、改进层次分析法以及熵值法时,得到的不确定度为0.0057、0.0143和0.0123.基于综合赋权法的状态评估方法在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和动态考虑指标权重的优势下,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零星购置项目配置的合理性.

    零星购置项目综合赋权法状态评估集对分析证据理论

    安全级DCS机柜抗震性能时程分析及试验研究

    代俊安魏新宇王东伟胡利鸿...
    248-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核安全级数字控制系统的机柜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机柜的最大Mises应力为151.7 MPa,小于结构材料的最大屈服极限,机柜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机柜高度的增加,结构振动强度逐渐增大,且机柜在横向上的振动信号放大最为明显,因此,抑制机柜的横向运动是改善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地震试验分析很好地验证了:随着高度增大,机柜在横向上的振动信号放大最为显著.地震试验后,机柜整体结构无变形和破裂,各连接件无松动和脱落,被试机柜地震试验通过.进一步地,对机柜在不同位置的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结果表明,柜顶处的振动强度明显强于机柜重心处,且机柜振动的演变存在多频且时变的特性,在振动初期,振动强度持续增大,多频振动现象出现;在振动后期,随着阻尼对能量的耗散,振动趋于稳定,结构在某些特定的频率处存在明显能量集中的现象.进一步地,利用Python语言对机柜底部地震反作用力进行提取与分析,为后续预埋件选型提供参考.仿真分析结果和抗震试验的顺利通过,为机柜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核电机柜抗震有限元分析试验研究

    新型电力系统火电综合价值分析与评估

    董军彭诗程包阿茹汗吕诗瑶...
    259-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火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评价研究的不足,从经济性价值、稳定性价值、灵活性价值和环保性价值4个方面,对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火电综合价值进行了分析.采用熵权-TOPSIS-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火电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我国西北某省6个火电企业的实证分析,以及与相关评价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对各火电企业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火电转型路径提供科学参考,助力我国双碳目标顺利实现.

    新型电力系统火电价值综合评价熵权-TOPSIS-灰色关联度

    TBM滚刀刃形对刀-岩接触损伤行为影响机理研究

    勾斌段文军莫继良张蒙祺...
    269-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颗粒流离散元-有限差分混合模型对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盘形滚刀破岩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针对工程实际中最常用的2种刃形的TBM滚刀,即平顶滚刀和圆顶滚刀,探究了滚刀截面形状(即刃形)对刀-岩接触损伤行为产生影响的机理和规律.结果表明:所采用模型对可能发生损伤破坏的岩石区域使用颗粒流离散元法建模,而远离滚刀-岩石接触区的岩体使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有限差分模型建模,可以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滚刀破岩仿真耗时.圆顶滚刀与岩石之间的接触区域和应力集中范围较小,使得在相同的切削深度下,圆顶滚刀所需的切削力更低;但圆顶滚刀裂纹扩展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产生的岩石碎片体积有所减小.基于切削力和破岩体积两个参数计算了比能,发现圆顶滚刀的比能较低,表明形成单位体积的岩石碎片时,圆顶滚刀所需的能量更少.开展缩比滚刀破岩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定性证明.关于滚刀刃形对其破岩性能影响机理的研究可为TBM滚刀的研发和使用提供实际指导.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盘形滚刀数值仿真颗粒流离散元法破岩性能

    偏钛酸水解工艺参数建模分析与优化

    曾小义马丹梅其政刘星...
    281-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钛液水解工艺对影响水解产物偏钛酸性能的平均粒径和生产效率的三因素两目标耦合效应,以期确保偏钛酸性能并最大化生产效率.通过中心响应面法建立水解温度、初始钛液浓度、钛液F值对平均粒径与水解率的耦合数学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及失真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适用性.水解温度对平均粒径的影响较为明显,且平均粒径与水解温度成负相关.而对水解率影响最大的是水解温度,水解温度的提高会使水解率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其次是初始钛液浓度,钛液浓度的增大使水解率减小.以平均粒径2.00μm、水解率最高为耦合优化目标,获得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分别为3%、1.26%,再次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该研究成果可为工业生产钛液水解获得偏钛酸的工艺预测优化与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偏钛酸水解响应面法平均粒径水解率

    制动条件下高速列车轮轨动态响应特性分析

    MICHEALE YIHDEGO GEBREYOHANES莫继良楚明张亮...
    28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制动条件下高速列车轮轨动态响应,利用Abaqus和Simpack建立了考虑钢轨柔性变形的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该模型考虑了车体、构架、轮对、轴箱等车辆系统关键部件的6个自由度,并通过轮轨垂向与切向作用关系,实现车辆与轨道系统的动态耦合.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此,分析了柔性轨道和制动工况对轮轨作用及轴箱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刚性轨道,柔性轨道上的轮轨垂向接触力和纵向蠕滑力均明显更大,且轴箱振动更为剧烈.随着制动力矩的增加,第一轮对的垂向接触力增大而第二轮对的垂向接触力减小.随着车辆速度等级的增加,轮轨垂向接触力、纵向蠕滑力和车轮磨耗系数均增大;此外,相比垂向接触力,制动力矩对轮轨纵向蠕滑力和车轮磨耗系数的影响更为显著.

    高速列车柔性轨道制动工况轮轨动态响应振动

    分布式光伏推广的多主体演化博弈与仿真研究

    陈志远王铁骊
    297-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政府、投资企业和业主为主体,考虑各主体的策略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效率的影响,构建多主体演化博弈模型,据此进行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和数值仿真,然后研究初始意愿、政府补贴、税收成本和效率系数对各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初始意愿能够促进投资企业选择积极策略;政府补贴和惩罚性税收能够促进投资企业和业主选择积极策略;政府的策略选择不受效率系数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促进分布式光伏推广的对策建议.

    分布式光伏演化博弈数值仿真演化稳定策略

    带有启发式因子的死锁模型检测算法

    王焱吴涛杨斐
    305-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模型检测算法,用以解决模型检测中的死锁检测问题.模型检测方法通过抽象出一个系统的模型和定义关于该系统的具体规范,模型检测器就可以自动验证系统是否满足规范.由于一般的显式模型检测器是采用确定性算法来完成检测的(如深度优先搜索),因此在对状态空间较大的系统进行检测时,模型检测的效率较低,甚至不能完成检测.为了缓解这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启发式模型检测算法.同时基于原有算法框架扩展了基于路径的编码、模拟退火、关键参数自适应等操作用于提高算法表现.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较少的时间内找到含有死锁状态的反例路径,并且与确定性算法和2种不确定性算法(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比较,在状态搜索方面与生成反例长度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现.

    模型检测差分进化算法死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