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黄宗明

双月刊

1674-4764

xuebao@cqu.edu.cn

023-65111322,65111863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是重庆大学主办的建筑工程类学术期刊(双月刊),主要反映土木工程、市政与环境工程、暖通工程与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土木建筑和环境工程方面的高级人才,推动土木建筑学科繁荣发展。 本刊主要开设土木工程、市政与环境工程、暖通工程与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栏目,其中土木工程栏目主要刊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等学科的文章;市政与环境工程栏目主要刊发市政工程、水污染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治理等专业方向的学术论文;暖通工程与建筑物理栏目主要刊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建筑声学等专业方向的学术论文;建筑材料栏目主要刊发建筑材料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RC梁、柱剪力增大系数取值的有效性

    白绍良向上王敏朱爱萍...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剪力增大系数是保证结构抗震安全性的关键指标之一.中国结构设计规范对各抗震等级的剪力增大系数取值作了规定,但却未见有关实际控制效果的研究成果发表.按照现行设计规范设计了3个规则空间框架结构算例,分别位于设防烈度7度(0. 15g)区、8度(0.20g)区和9度(0.40g)区.对每个算例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以不少于90%的梁、柱满足"罕遇地震作用剪力"小于"平均强度抗震抗剪能力"为标准,判断剪力增大系数取值的有效性.当不满足该标准时,调整剪力增大系数取值,直到满足上述标准.结果表明,现行结构设计规范对框架梁取用的剪力增大系数有效,可继续使用;框架柱剪力增大系数取值,在一级抗震等级时过大,在二、三级抗震等级时不满足上述标准.建议了两套柱剪力增大系数的取值方案.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剪力增大系数抗剪需求能力比

    自密实混凝土无腹筋梁抗剪性能

    易伟建黄德润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自密实混凝土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和裂缝开展形态,进行了集中荷载作用下12根无腹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8根自密实混凝土和4根普通混凝土)的剪切破坏试验,变量为混凝土强度和剪跨比.探讨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Zsutty 拟合公式、美国规范(ACI318-11)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对自密实混凝土无腹筋梁抗剪承载力计算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收集了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130根自密实混凝土和798根普通混凝土矩形截面无腹筋梁剪切破坏试验数据,将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无腹筋梁抗剪承载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梁和普通混凝土梁的裂缝发展、破坏形态大致相同,自密实混凝土梁斜裂缝断面更为光滑;Zsutty拟合式计算结果与本文试验结果最接近;GB 50010—2010计算结果与本文试验结果也比较吻合,但偏于不安全;美国规范ACI 318-11计算公式偏差较大;自密实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略低于普通混凝土梁.

    无腹筋梁自密实混凝土抗剪性能规范公式

    高速铁路周边建筑物环境振动现场测试与分析

    王祥秋张火军谢文玺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高速铁路列车引起的周边建筑物与地面环境振动响应进行现场测试,利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高速列车引起的周边地面与建筑物环境振动特性,结合城市铁路振动控制标准对高铁环境振动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时速270 km/h的高速列车产生的环境振动频率主要集中在25~60 Hz范围内;建筑物垂直振动大于水平振动,建筑物铅垂Z 振级最高可达70.62 dB,建筑物二次振动具有明显的高度放大效应,建筑物顶层铅垂Z振级约为室内地面的1.094倍;周边地面振动明显大于建筑物振动,但两者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周边地面分频振级最高可达92.0 dB,而建筑物分频振级最大值仅为80 dB;高速铁路环境噪声值高达92.8 dB,超过城市环境噪声重度污染标准.高速铁路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远大于环境振动影响,须采取相应的隔声降噪措施,以重点控制高速铁路环境噪声污染.

    高速铁路现场测试环境振动频谱分析

    铸钢节点对接焊缝有效缺口应力分析

    郭琪黄欣韩庆华邢颖...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铸钢节点对接焊缝的疲劳性能和寿命评估方法,对一种常用的铸钢 热轧钢对接焊缝试件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得到了刚度、位移与疲劳寿命阶段之间的关系.根据疲劳试验现象和断面的电镜扫描结果,提出了该类试件的疲劳失效机理.此外,采用有效缺口应力法预测了铸钢节点对接焊缝的疲劳寿命,并在考虑了平均应力和焊接残余应力的前提下,提出了改进的有效缺口应力法,分别将预测结果与实测疲劳寿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铸钢节点对接焊缝的疲劳过程可分为稳定阶段和断裂阶段.稳定阶段占总寿命比例≥ 80%,断裂阶段≤ 20%.有效缺口应力法能在一定程度预测疲劳寿命的变化趋势,但结果偏危险,改进的有效缺口应力法能提供较安全的预测结果.

    铸钢节点对接焊缝疲劳试验研究寿命预测方法

    输电线路强风化软岩挖孔基础抗拔试验研究

    郑卫锋洪天炘叶超王磊...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区风化程度高的岩基塔位采用挖孔基础,包括直柱挖孔桩、坛子型嵌固、扩底掏挖等3种模型.通过在强风化软岩中开展17组不同模型的挖孔基础上拔试验,分析基础承载性能与破坏机理.荷载位移曲线表明:浅埋时基础呈线性状态分布,深埋时呈缓变型分布;地表竖向位移变化规律表明,基础周围出现显著裂缝表征着基础即将整体破坏,破坏状态为基础本体与周围土体被整体拔出,基础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基础破裂角随埋深迅速降低,但达到一定埋深后破裂角基本不变;强风化软岩的岩石等代极限剪切强度取32 kPa;以单位体积混凝土能承担的上拔承载力为准进行经济性分析,扩底掏挖型模型的经济效益显著.

    输电线路强风化软岩挖孔基础抗拔试验破坏模式

    冻结法施工中的冻土特性试验研究

    朱现磊吴云龙郝振群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冻结法施工中土体冻胀融沉特性规律,以某地下联络通道工程为原型,根据相似理论,进行了水平冻结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冻胀融沉过程中,土体温度先迅速降低后升高,维持在0 ℃一段时间后,继续缓慢升高至室温;土压力值先增加后减小,其中,竖向土压力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同埋深下,距冻结管越近,水平土压力值越大;土体融化固结沉降值明显大于冻胀位移值,土体竖向位移较水平位移变化显著.积极冻结期内土体温度降低速率变慢,且埋深越大、距冻结孔越近,土体温度降低越快、降幅越大;无侧限土体压力值先增加后减小,侧限土体压力值则逐渐增大,全封闭土压力值变化率更显著.

    人工冻结冻胀融沉模型试验

    不同设防烈度下RC框架结构的抗侧向倒塌能力

    林拥军赵崇锦潘毅王源...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抗侧向倒塌能力是抗震性能评价的基础.选取4个结构整体性能参数作为结构抗侧向倒塌能力评价指标,分别为结构强屈比、超强系数、延性系数和延展系数.按中国现行规范设计了12个RC框架结构,考虑侧向力分布形式和设防烈度的影响,采用Pushover方法对结构进行计算,并根据能力曲线和结构整体性能参数对结构抗侧向倒塌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结构整体性能参数能从强度储备和变形能力两个方面对结构抗侧向倒塌能力进行分析;随着设防烈度和结构高度的提高,侧向力分布形式对结构抗侧向倒塌能力的影响增大;设防烈度对结构强屈比和结构延展系数的影响较小,对结构超强系数和结构延性系数的影响较大;随着设防烈度的提高,结构超强系数减小,而结构延性系数增大.

    设防烈度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抗侧向倒塌能力能力曲线

    复杂侵蚀环境下透水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杨波高润东许清风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海绵城市建设对高耐久性透水混凝土的需求,配置了低品质活性矿物掺合料透水混凝土和聚丙烯仿钢纤维(PPTF)透水混凝土两个系列.前期已进行了基本性能研究,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复杂多因素侵蚀环境下耐久性能研究.试验采用侵蚀溶液全浸泡方式,共持续300 d,宏观上测试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侵蚀时间的劣化规律,微观上用SEM观测了胶结层的微观结构、用EDS观测了胶结层的化学组成.复杂侵蚀环境下,透水混凝土微观结构变化规律与其宏观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基本相符.综合基本性能和耐久性能,择优推荐复掺低品质硅灰和低品质粉煤灰透水混凝土和掺3 kg/m3锯齿形PPTF透水混凝土.这两种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均满足城市既有住区道路、人行道、城市广场、体育场、户外停车场、园林景观道路等轻交通路面的使用要求,同时,又表现出了良好的耐久性能.

    透水混凝土矿物掺合料聚丙烯仿钢纤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微观分析

    跳跃荷载作用下体育馆大跨预应力次梁楼盖振动模拟分析

    黄音徐嘉敏徐诗童姜文杰...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小学体育馆为工程背景,通过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不同跳跃频率、跳跃人数和跳跃次数的荷载作用,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次梁楼盖结构进行竖向振动模拟分析,并进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修正半正弦平方荷载模型模拟单人跳跃荷载所得分析结果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12.98%,比较接近;多人同步跳跃所导致的楼盖竖向振动加速度随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近似呈正比关系;考虑多人跳跃难以严格同步,引入倍增因子对跳跃荷载模型进行修正,与实测值验证较为接近.

    跳跃荷载楼盖振动模拟分析

    冻融下预湿方式对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

    牛建刚谢承斌郝吉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常压预湿和加压预湿两种方式对烧结页岩陶粒轻骨料进行处理,探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着重分析了两种预湿方式下试件力学性能、粘结强度、荷载 滑移曲线、粘结韧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加压预湿试件的力学性能、极限粘结强度低于常压预湿试件,且加压预湿试件的破坏形态均为劈裂破坏;加压预湿试件的极限粘结韧性Au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残余粘结韧性A80、A60下降较为平缓,但常压预湿试件粘结韧性均高于加压预湿试件.建立了冻融环境下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剩余粘结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退化模型和粘结韧性退化模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常压预湿加压预湿混凝土粘结性能冻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