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徐永柱

旬刊

1671-8348

cqyx@cqwsj.gov.cn

023-63604477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30号广璐大厦4楼

重庆医学/Journal Chongqing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直辖市级(省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现为月刊,128。目前同国外30种杂志建立了互换刊物关系。《重庆医学》杂志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快、准、精、广地报导医学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新技术、新经验。《重庆医学》助你用知识发明创新,用知识开拓市场,用知识创造财富,用知识改变命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肺癌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

    凤婧罗凤鸣杨颖韩娟...
    2308-2312,2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肺癌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VTE分为VTE组(n=33)和非VTE组(n=37).收集并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有无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相关变量对肺癌患者发生VTE风险的分层能力.结果 两组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白蛋白(ALB)、D-二聚体(D-D)、血浆黏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II、肿瘤分期(Ⅲ~Ⅳ期)、血浆黏度是肺癌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Khorana评分、SII、改良Khorana评分、NLR、PLR的AUC分别为0.747、0.776、0.866、0.754、0.672.SII对肺癌患者发生VTE的预测效能优于Khorana评分、NLR及PLR.结论 高SII是肺癌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效能优于NLR、PLR、Khorana评分,且可用于优化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用其对肺癌患者发生VTE风险的分层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肺癌静脉血栓栓塞症

    PⅠNP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应用价值

    赵晓鑫蔡艾媛梁雅雯李彦昕...
    2313-2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Ⅰ型原胶原N肽前端(PⅠNP)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8月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就诊的99例儿童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就诊季节、Tanner分期,PⅠ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N端骨钙素(N-MID),分析不同性别、PⅠNP水平的儿童一般资料,以及PⅠNP与生长速率的偏相关性,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ⅠNP预测儿童生长速率缓慢的效能.结果 不同PINP水平的儿童身高标准差、Tanner分期、β-CTx、N-MID、抽血后身高、抽血后生长速率、生长速率缓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中,PⅠNP与β-CTx(r=0.671)、N-MID(r=0.506)、抽血前生长速率(r=0.551)、抽血后生长速率(r=0.474)存在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中,PⅠNP与儿童身高生长速率呈线性正相关,随着PⅠNP数值越大,儿童过去或未来3个月的身高生长速率可能越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当PⅠNP<434.8 ng/mL时,儿童身高生长速率存在缓慢的风险(AUC为0.819,95%CI:0.712~0.927,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8.6%).结论 PⅠNP水平可反映儿童日常生活中过去或未来3个月的身高生长速率,对儿童生长速率缓慢有一定预测价值.

    儿童生长发育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原胶原N肽前端预测

    分期个体化治疗重度马蹄内翻足合并下肢复杂畸形的临床疗效

    王尚龙段宜强方舟
    2319-2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分期个体化手术方式治疗神经源性重度马蹄内翻足合并复杂下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治的10例神经源性重度马蹄内翻足合并下肢复杂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期行软组织松解、肌腱转移联合Ilizarov技术矫正马蹄内翻畸形,二期根据患者术后步态及下肢畸形程度予以个体化适量截骨辅助增加Ilizarov外架延长、踝上截骨术及股骨远端截骨术等相关手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18个月踝关节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18个月下肢生物力线相关影像学参数.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均为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无针道口、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6~24个月.术后各时间点AOFAS评分较术前查体时增加(P<0.05),VAS评分较术前查体时降低(P<0.05).术后18个月下肢生物力线相关影像学参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分期个体化手术方式治疗神经源性重度马蹄内翻足合并复杂下肢畸形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神经源性重度马蹄内翻足Ilizarov技术软组织手术骨性截骨下肢畸形分期手术

    新型凝血、纤溶标志物对脓毒症性凝血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

    刘庆峰吴玉闫琦
    2324-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凝血、纤溶标志物对脓毒症性凝血病(SIC)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53例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2017年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发布的SIC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C组(n=55)和普通脓毒症组(SA组,n=98).收集患者基本资料、随访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预测效能,纳入2023年4-7月的66例脓毒症患者进行验证,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PLT、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PLT、D-D、t-PAIC、TM是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T、PLT、D-D、t-PAIC、TM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914],该模型拟合良好(x2=12.593,P=0.127);验证组显示其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AUC=0.888),该模型拟合良好(x2=7.996,P=0.333).t-PAIC<19.27μg/mL组比t-PAIC≥19.27μg/mL组、TM<16.11 TU/mL组比TM≥16.11 TU/mL组的中位OS时间更长(P<0.05).结论 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模型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C有较好的预测效能,t-PAIC、TM对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新型凝血纤溶标志物脓毒症诊断预后

    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HSP患儿的临床特点

    陈晨高源赵玉霞罗丹...
    2330-2333,2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表现、内镜、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荧光IgA检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该院住院的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且初诊为HSP的29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免疫荧光IgA检测结果、治疗方案及转归情况.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腹痛、呕吐、便血、皮疹、关节肿痛、睾丸肿痛等.血红蛋白降低(<110 g/L)3例(10.3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0.6×109/L)1例(3.45%),血清总IgE增高8例(27.59%).食物特异性IgE阳性4例(13.79%),包括蟹、坚果、大豆、艾蒿各1例(3.45%).22例行腹部影像学检查,其中腹腔积液5例(17.24%),盆腔积液4例(13.79%),肠壁水肿增厚15例(51.72%).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29例(100.00%),糜烂24例(82.76%),黏膜粗糙10例(34.48%),溃疡8例(27.59%),点状出血灶6例(20.69%).黏膜病理主要表现为黏膜炎症伴IgA沉积10例(34.48%).免疫荧光IgA检测阳性10例(34.48%).结论 在高度怀疑腹型HSP时,可尽早行内镜检查评估黏膜病变程度并完善免疫荧光IgA检测进一步明确病因.

    过敏性紫癜内镜病理黏膜免疫荧光IgA

    以停氧为目标导向确定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程研究

    王建辉董文辉范颖冉丽红...
    2334-2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以停氧为目标导向确定咖啡因疗程的方案对氧依赖早产儿的临床受益.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入住该院新生儿科219例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以停氧为目标导向咖啡因治疗,n=108)和对照组(常规咖啡因治疗,n=111).比较两组呼吸暂停复发、重复使用咖啡因、停用咖啡因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停用咖啡因纠正胎龄更大[(35.9±1.7)周vs.(34.4±1.5)周],住院时间更长[(64.62±20.60)d vs.(57.96±17.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暂停复发率、咖啡因重复使用率、用氧时间、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费用,以及≥Ⅱ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心动过速发生率及体重增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停氧为目标导向确定咖啡因疗程的方案不能减少早产儿的呼吸暂停复发风险及氧依赖,且有可能延长住院时间.

    早产儿呼吸暂停咖啡因氧依赖住院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三联预康复方案的构建

    王思涵夏瑾王小梅吴妍霏...
    2339-2342,2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三联预康复方案,为该术式术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初稿,邀请专家对初稿内容进行2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方案终稿.结果 方案初稿包括3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28个三级条目.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8和0.93.2轮专家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均数均≥3.5分,变异系数均<0.25.最终形成方案终稿包括3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31个三级条目.结论 该方案具有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明确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三联预康复术前康复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方案

    中国女性乳腺癌2013-2021年死亡变化趋势

    方燕梅王寅欢熊丹杨英...
    2343-2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3-2021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和整理2013-2021年《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中乳腺癌相关的死亡率(MR)、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死亡数、城乡别死亡数等指标,分析MR、ASMR、早死寿命损失年(YLL)率等指标趋势变化,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表示,不同地区APC的比较采用Fisher置换检验.结果 2013-2021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累计死亡88112例,年平均MR为7.56/10万,ASMR为6.34/10万.2013-2021年中国女性乳腺癌MR(APC=2.12%,t=5.414,P<0.001),农村地区MR(APC=2.84%,t=7.581,P<0.001),农村地区YLL率(APC=1.61%,t=3.588,P=0.009)呈上升趋势;40~<45岁MR呈下降趋势(APC=-2.76%,t=-4.689,P=0.002),70~<75岁(APC=1.41%,t=2.494,P=0.041)、75~<80岁(APC=3.05%,t=3.690,P=0.008)、80~<85岁(APC=1.82%,t=2.909,P=0.023)呈上升趋势.城市和农村地区女性MR和ASMR的AP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指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3-2021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乳腺癌的综合防治,降低女性乳腺癌死亡风险.

    女性乳腺癌死亡疾病负担

    颞部直切口微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

    张入丹肖文峰蒋敏汤厅均...
    2349-2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颞部直切口微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额颞部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82),采用颞部直切口微小骨窗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n=48).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指标、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入院时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估量表(GCS)评分、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重度水肿发生率、枕部皮瓣下积液发生率更低,良好预后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颞部直切口微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区脑组织水肿反应轻,神经功能可得到更好的保护,患者良好预后率更高.

    微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显微镜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

    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刘强周一支
    2353-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自发性脑出血患者71例,其中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组35例(研究组)、术后亚低温治疗组36例(对照组),分别于术后即刻、6 h、24 h、72 h和7 d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测定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于术后3个月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CRP、IL-6水平、NIHSS评分及预后良好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血CRP及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4 h、72 h和7 d,研究组患者的血CRP及血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比术后亚低温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自发性脑出血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术后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内血肿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