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徐永柱

旬刊

1671-8348

cqyx@cqwsj.gov.cn

023-63604477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30号广璐大厦4楼

重庆医学/Journal Chongqing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直辖市级(省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现为月刊,128。目前同国外30种杂志建立了互换刊物关系。《重庆医学》杂志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快、准、精、广地报导医学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新技术、新经验。《重庆医学》助你用知识发明创新,用知识开拓市场,用知识创造财富,用知识改变命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TGF-β1/JNK信号通路探讨补肺益气通络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白文梅李风森
    2401-2407,2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探讨补肺益气通络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作用机制。方法 网络药理学富集分析关键靶点,构建IPF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IPF模型组及补肺益气通络方组。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WBC水平,ELISA检测血清、BALF、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磷酸化JNK(p-JNK)/JNK、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血清、BALF、肺组织中p-JNK/JNK、TGF-β1、TIMP-1、MMP-9等mRNA表达水平。结果 网络药理学的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GF-β1和JNK信号通路与IPF密切相关。与IPF模型组比较,补肺益气通络方组的肺组织有序性提高,实变范围减少,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减少,BALF中WBC水平和TNF-α、IL-6表达水平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PF模型组血清、BALF和肺组织中TGF-β1、p-JNK/JNK、TIMP-1、MMP-9及其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肺益气通络方对模型大鼠进行干预后,除血清中MMP-9表达水平和BALF中TGF-β1、血清中TIMP-1、肺组织中MMP-9 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其他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补肺益气通络方对IPF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调控TGF-β1/JNK信号通路相关。

    网络药理学补肺益气通络方特发性肺纤维化TGF-β1/JNK信号通路

    性别差异对小鼠体重体脂影响的研究

    严紫绫汪雪
    2408-2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性别差异对小鼠体重及体脂的影响。方法 使用77只FVB/NJ背景小鼠模型,分为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分别在3~8周龄每周测量1次体重,采用小动物核磁共振谱仪检测小鼠体脂含量,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评估糖代谢情况,能量代谢实验记录小鼠的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呼出量和能量消耗值。此外,在普通与高脂饮食条件下,分析雄性小鼠与雌性小鼠体重、体脂含量、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差异。结果 从4周龄开始,雄性小鼠体重明显高于雌性小鼠,脂肪/体重低于雌性小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雄性小鼠葡萄糖耐受程度[(694。8±129。4)mg·dL-1·h-1 vs。(492。6±130。7)mg·dL-1·h-1]和胰岛素敏感度[(1008。4±137。0)mg·dL-1·h-1 vs。(798。5±119。9)mg·dL-1·h-1]较雌性小鼠更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雄性小鼠的氧气消耗量[(1。60±0。12)mL·h-1·g-1 vs。(1。47±0。08)mL·h-1·g-1]、二氧化碳呼出量[(1。40±0。06)mL·h-1·g-1 vs。(1。33±0。08)mL·h-1·g-1]和能量消耗值[(0。49±0。04)kcal·h-1·g-1 vs。(0。44±0。03)kcal·h-1·g-1]高于雌性小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短期高脂饮食,雄性小鼠体重明显高于雌性小鼠[(23。17±2。67)g vs。(17。96±0。7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脂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差异明显影响小鼠体重和体脂含量,雄性小鼠在高脂饮食下容易生成更多脂肪。

    性别差异肥胖代谢影响高脂饮食体脂含量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性的临床研究

    秦娅莉陈静李军王明栋...
    2414-2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早期诊断结核病患者对氟喹诺酮类(FQs)耐药性的效能,分析FQs耐药情况及特征,为利福平耐药/耐多药结核病(RR/MDR-TB)、准广泛耐药结核病(pre-XDR-TB)规范诊断和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1094例门诊和住院患者涂片阳性标本,行罗氏固体培养法、菌种鉴定,最终589例结核病患者均进行表型药敏试验与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FQs耐药性进行检测;以表型药敏试验为标准,评估荧光PCR熔解曲线法的诊断效能,根据表型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患者FQs耐药情况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病患者对FQs耐药性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Kappa值分别为91。30%、97。69%、96。94%、0。86,曲线下面积(AUC)为0。945,高于RFP、INH、EMB的0。924、0。923、0。850。RR/MDR-TB患者中FQs耐药率为22。80%,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患者对FQs耐药性的Kappa值为0。83,一致性较好,AUC为0。936。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不同细菌载量结核病患者对FQs耐药性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类型、抗结核史、肺部空洞、MDR-TB与FQs耐药有关(P<0。05)。结论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结核病患者FQs耐药性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耐多药结核病耐药性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氟喹诺酮类准广泛耐药结核病

    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复发的心理社会学因素研究

    任大林阮哲孟冬冬常婷...
    2421-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复发的心理社会学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6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心理社会学资料,分析性别、发病年龄、基础疾病史、BMI、文化程度、职业性质、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环境、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精神状态等与重症肌无力病情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161例患者中病情复发111例(纳入复发组),未复发患者50例(纳入稳定组)。两组在性别、发病年龄、精神状态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基础疾病史、BMI、文化程度、职业性质、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环境、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OR=0。304,95%CI:0。146~0。634)、焦虑合并抑郁(OR=2。706,95%CI:1。090~6。719)是重症肌无力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需要格外注意发病年龄小、焦虑合并抑郁状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容易病情复发。

    重症肌无力复发危险因素心理

    3D-STI对乳腺癌术后TRA治疗患者早期心肌毒性的效能评价

    田甜袁媛封雪杨芦莎...
    2426-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对乳腺癌术后曲妥珠单抗(TRA)治疗相关早期心肌毒性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接受TRA治疗并维持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及化疗2、4、6个周期后进行常规超声和3D-STI技术检测。随访至2023年10月,以是否出现心肌毒性为临床结局分为心肌毒性组和无心肌毒性组。结合基线资料,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心肌毒性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的3D-STI参数对心肌毒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化疗前和化疗2个周期后心肌毒性组和无心肌毒性组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等3D-STI技术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后和化疗6个周期后心肌毒性组GLS、GAS和GCS低于无心肌毒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4个周期后GLS(OR=0。542,95%CI:0。424~0。694)、GAS(OR=0。580,95%CI:0。360~0。936)和GCS(OR=1。699,95%CI:1。035~2。790)与化疗6个周期后GLS(OR=0。534,95%CI:0。440~0。648)、GAS(OR=0。559,95%CI:0。347~0。901)和GCS(OR=1。613,95%CI:1。131~2。300)是乳腺癌术后TRA治疗心肌毒性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化疗4个周期后GLS诊断临界值为-17。23%,AUC为0。645(95%CI:0。541~0。749);GCS诊断临界值为-19。22%,AUC为0。556(95%CI:0。444~0。668)。化疗6个周期后GLS诊断临界值为-17。82%,AUC为0。856(95%CI:0。786~0。927);GAS诊断临界值为-27。17%,AUC为0。994(95%CI:0。983~<1。000);GCS诊断临界值为-18。38%,AUC为0。842(95%CI:0。771~0。913)。结论 化疗4、6个周期后3D-STI参数可预测乳腺癌术后TRA治疗后的心肌毒性。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曲妥珠单抗乳腺癌心肌毒性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与肺动脉高压的因果关系

    王勇姚晓玲凌益杨豫正...
    2432-2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孟德尔随机化设计方法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与肺动脉高压(PH)的因果关系。方法 使用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获取暴露与结局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使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评估暴露因素(RA)对结局(PH)的因果效应。以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WM)、加权模式和简单模式作为回归补充说明,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健性;采用"heterogenei-ty"函数计算P值检验异质性,采用"horizontal pleiotropy"函数计算P值检验水平多效性。结果 在GWAS数据库中收录的"FINNGEN数据"中选择出的SNPs经孟德尔随机分析去除连锁不平衡且满足P<5×10-8,具有强相关性;通过整合暴露因素与结局获取了有效工具变量。IVW结果显示,RA是PH的风险因素(OR=1。295,95%CI:1。053~1。593,P=0。014)。"heterogeneity"函数检验表明结果不存在异质性(P=0。221);"horizontal pleiotropy"函数检验表明结果不存在水平多效性(P=0。877),总体结果稳健可靠。结论 RA是PH的危险因素,RA与PH存在正向关联。

    类风湿关节炎肺动脉高压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因果关联

    杓会厌襞运动指导无痛胃镜进镜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张维亮蒋强陈昱洁苏帆...
    2438-2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杓会厌襞运动为标志指导无痛胃镜进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1-8月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其中男92例、女108例,年龄18~60岁,BMI 18~3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观察组(O组),每组100例。C组患者以睫毛反射消失作为胃镜进镜时机;O组患者以胃镜视野下杓会厌襞不运动作为胃镜进镜时机。胃镜操作期间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持续维持在40~60。主要观察指标:胃镜操作引发的不良反应(体动反应、呛咳、呃逆、喉痉挛等);次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室后(T0)及胃镜进镜(T1)、进镜后3 min(T2)、进镜后6 min(T3)、退镜(T4)时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药镜时间,胃镜操作时间,术中药物追加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192例患者,C组99例、O组9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O组患者麻醉诱导时环泊酚使用量升高(P<0。05);与C组比较,O组患者体动反应、呛咳、呃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点SpO2、HR、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杓会厌襞运动为标志指导无痛胃镜进镜安全、有效,能够降低胃镜操作引起的体动反应、呛咳、呃逆等不良反应。胃镜进镜操作时观察杓会厌襞运动简便易行,其可作为一种客观的进镜时机标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杓会厌襞运动进镜时机不良反应无痛胃镜检查

    非体外心脏复合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卞海磊范明思倪荔
    2443-2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非体外心脏复合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IIH)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429例非体外心脏复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IIH为结局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使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一致性,并采用Bootstrap重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429例患者中IIH的发生率为72。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体温、术中肝素剂量、BMI、加温方式、麻醉持续时间为非体外心脏复合手术患者发生IIH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AUC值为0。916(95%CI:0。885~0。947),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价值较高,可为临床IIH防护措施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复合手术预测模型列线图

    乳腺癌根治术后VMAT大分割放疗的剂量学分析及疗效研究

    庄雅靖王宁郭燕陶廖平燕...
    2448-2452,2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大分割放疗与调强适形放疗技术(IM-RT)常规分割放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该院收治的8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MAT组(n=41)与IMRT组(n=42)。VMAT组采用VMAT大分割放疗,单次分割剂量2。9 Gy/次,放疗总剂量43。5 Gy/15次;IMRT组采用IMRT常规分割放疗,单次分割剂量2。0 Gy/次,放疗总剂量50。0 Gy/25次。比较两组计划靶区V95、V110、适形指数、均匀指数、治疗时间,以及患侧肺V5、V20、V30、平均剂量(Dmean),肱骨头Dmean和心脏V30、Dmean。同时比较两组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无病生存及急性、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与IMRT组比较,VMAT组V95更高,V110、均匀指数更低,治疗时间更短,患侧肺V5、Dmean及患侧肱骨头Dmean更低,患侧肺V30更高,左侧乳腺癌的心脏V30更低,右侧乳腺癌的心脏Dmean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全部生存,无局部复发,两组远处转移率、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Ⅰ~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食管炎和慢性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Ⅰ~Ⅱ级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Ⅱ级以上急、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VMAT大分割放疗有效、安全。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技术大分割放疗调强适形放疗技术常规分割放疗剂量学

    超声导入联合穴位与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便秘等效性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陈聪聪梁平平郑文娴金莉雅...
    2453-2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导入联合穴位与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50例给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10 g/d,午饭后1 h顿服。治疗组50例采用超声导入联合神阙穴与关元穴治疗,每天午饭后1 h实施,1次/d,每次30 min,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两组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前后便秘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脱落病例3例,最终纳入47例患者,其中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2。34%(34/47);治疗组脱落病例2例,最终纳入48例患者,其中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8。75%(33/48);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便秘积分中腹部症状维度与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满意度维度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在疗程后期表现为轻度腹泻;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导入联合穴位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便秘与聚乙二醇4000散具有等效性,且在起效时间及改善腹部症状方面更具有优势。

    超声导入髋部骨折便秘聚乙二醇4000散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