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徐永柱

旬刊

1671-8348

cqyx@cqwsj.gov.cn

023-63604477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30号广璐大厦4楼

重庆医学/Journal Chongqing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直辖市级(省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现为月刊,128。目前同国外30种杂志建立了互换刊物关系。《重庆医学》杂志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快、准、精、广地报导医学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新技术、新经验。《重庆医学》助你用知识发明创新,用知识开拓市场,用知识创造财富,用知识改变命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穿刺针型号对肾穿刺术后出血风险的影响研究

    郑卢权陈小瑜周嘉南张小明...
    53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型号的肾穿刺针对肾穿刺术后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住院行肾穿刺活检的患者4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型号穿刺针,比较术后出血并发症(血肿、血尿)发生情况.结果 428例患者行肾穿刺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1.0%(90/428),其中血肿发生率为18.9%(81/428),血尿发生率为2.1%(9/428);血红蛋白(Hb)下降中位数为5 g/L,需要输血及介入治疗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9%(4/428).对采用不同型号肾穿刺针患者进行分组(16G组、18G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G组、18G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2.4%(52/232)、19.4%(38/196),其中血肿发生率分别为 20.7%(48/232)、16.8%(33/196),血尿发生率分别为 1.7%(4/232)、2.6%(5/196),Hb 下降分别为6(0,16)g/L、4(0,17)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需要输血治疗、介入治疗、Hb下降>10 g/L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较为安全,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不同穿刺针型号与术后出血风险无明显关系.

    肾穿刺术穿刺针型号出血超声引导

    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在血浆置换治疗中初始泵入速度研究

    高超吴亿杨雯郑红莲...
    537-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单重血浆置换采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RAC)时枸橼酸钠的初始泵入速度.方法 将2021年1-12月在该院行RAC单重血浆置换的15例患者(67例次)纳入研究,按照枸橼酸钠的初始泵入速度分别纳入低速组(n=33)和高速组(n=34).对比两组在治疗30 min、1 h、2 h时的跨膜压、滤器压降、静脉压,治疗15 min、1 h时血浆分离器后游离钙浓度,治疗结束时血浆分离器、体外循环管路凝血情况;比较治疗开始时、治疗1 h、治疗结束时体内游离钙浓度、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15min、1h时监测滤器后游离钙浓度均在指南推荐的抗凝有效范围内.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口唇、指尖麻木及手足抽搐,治疗结束后未并发出血.低速组发生低钙血症4例次、碱中毒2例次,高速组发生低钙血症13例次、碱中毒8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速组发生血浆分离器、管路Ⅰ级凝血15例次,Ⅱ级凝血5例次,而高速组发生血浆分离器、管路Ⅰ级凝血14例次,Ⅱ级凝血发生4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浆置换治疗时按照低初始泵入速度给予RAC不仅可以保证抗凝效果,低钙血症、碱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血浆置换枸橼酸钠抗凝低钙血症初始泵入速度

    POSSUM预测老年胸部术后并发症的价值及其与Clavien-Dindo分级的相关性

    周乾华张亮施益明王海洋...
    542-546,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预测老年胸部术后并发症的价值,并分析其与Clavien-Dindo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胸部手术的18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75)和无并发症组(n=107),分析两组基线资料及POSSUM,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OSSUM对老年胸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Clavien-Dindo分级患者POSSUM,并分析POSSUM与Clavien-Dindo分级相关性.结果 并发症组以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低蛋白血症次之.并发症组术前POSSUM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OSSUM的AUC值为0.829;并发症组Clavien-Dindo分级中Ⅰ级5例,Ⅱ级47例,Ⅲ级8例,Ⅳ级7例,V级8例,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不同Clavien-Dindo分级并发症患者POSSU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OSSUM与Clavien-Dindo分级呈正相关(r=0.513,P<0.05).结论 POSSUM预测老年胸部术后并发症的价值较高.

    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老年胸部手术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相关性

    放疗在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雷文彬刘麾张燕卢英豪...
    547-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47例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根据接受的治疗将患者分为放疗组(n=23)与未放疗组(n=24);根据移植前是否有髓外浸润及移植后是否出现孤立髓外复发进行亚组分析,分为移植前放疗组与移植前未放疗组、移植后放疗组与移植后未放疗组;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者治疗方法分为鞘内注射组(n=12)与鞘内注射联合放疗组(n=13).比较放疗、化疗等方法治疗后患者的局部缓解情况、生存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 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患者中放疗组总生存时间(OS)优于未放疗组(中位OS:706 d vs.151 d,P=0.015);亚组分析显示移植前放疗组OS优于移植前未放疗组(中位OS:592 d vs.386 d,P=0.035);CNSL鞘内注射联合放疗组OS优于鞘内注射组(中位OS:547 d vs.388 d,P=0.045).放疗组无事件生存时间(EFS)优于未放疗组(中位EFS:175 d vs.50 d,P=0.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放疗和未放疗对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患者的OS有明显影响,移植前未放疗组相比移植前放疗组死亡风险增加了 2.231倍(HR=3.231,95%CI:1.021~10.227,P=0.046).相比未放疗组,放疗组局部缓解率更高,且具有更低的血液学毒性反应、感染和出血风险.结论 放射治疗可迅速缓解急性白血病合并髓外浸润的局部症状,延长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且血液学毒性反应、感染和出血风险较低.

    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放射治疗血液学毒性预后生存分析

    健康成年女性腰椎骨髓成分对DWI骨髓扩散信号强度及ADC值的影响

    韩铮胡亮潘江峰夏秀梅...
    55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成年女性腰椎骨髓成分对骨髓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名成年女性上腹部MRI检查内容,根据两点法水脂分离技术测量腰1椎体骨髓脂肪分数,根据DWI测量腰1椎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基于DWI(b=800 s/mm2)图像,根据腰1椎体与邻近竖脊肌信号强度比较将研究对象分为高信号组(n=51)和等低信号组(n=52).分析年龄、腰椎骨髓脂肪分数、月经状况对腰椎骨髓扩散信号强度及ADC值的影响.最后分析腰椎骨髓脂肪分数与ADC值间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健康成年女性腰椎骨髓扩散信号强度及ADC值受年龄、腰椎骨髓脂肪分数和月经状况的影响(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P=0.046)和腰椎骨髓脂肪分数(P=0.005)是腰椎骨髓扩散信号强度的影响因素,而月经状态(P=0.242)不是其影响因素.另外,腰椎骨髓脂肪分数(P<0.001)是腰椎骨髓ADC值的影响因素,两者呈负相关(r=-0.607,P<0.001),而年龄(P=0.497)和月经状态(P=0.082)不是其影响因素.结论 健康成年女性腰椎骨髓成分对骨髓扩散信号强度及ADC值有明显影响.

    腰椎骨髓扩散加权成像年龄脂肪分数月经状况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治疗后头颅MRI病灶进展的原因及处理

    王晓霞黄绍梅
    560-564,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TBM)抗结核治疗期间头颅MRI病灶进展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22年5月该院儿科诊治的17例TBM患儿病历资料,包括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临床症状、脑脊液结果、影像学特点、原因、处理方案.结果 17例TBM患儿抗结核治疗后头颅MRI病灶进展平均时间为(33.59±19.50)d;11例(64.71%)无临床症状.头颅MRI病灶进展时表现为脑膜原病灶较前增厚11例(64.71%),脑实质原病灶增大9例(52.94%),原病灶此消彼长6例(35.29%),出现新增病灶1例(5.88%).鉴定原因为矛盾反应(PR)14例(82.35%),诊断耐药结核1例(5.88%),与异烟肼代谢类型为快乙酰化型有关的1例(5.88%),1例(5.88%)未规范抗结核治疗导致病灶增多.14例PR处理方案为在HRZE(H:异烟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Z:吡嗪酰胺)或HRZ联用或未联用利奈唑胺抗结核药物基础上,延长或加用糖皮质激素9例,加用左氧氟沙星3例,未特殊处理5例;异烟肼代谢类型为快乙酰化型的患儿调整至15 mg/kg;耐药结核患儿更改为耐药方案;依存性差患儿未改变治疗方案.结论 儿童TBM抗结核治疗后头颅MRI病灶进展的常见原因为PR,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促进病灶吸收.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颅脑核磁共振矛盾反应

    盆腔CTA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判断女性巨大盆腔包块起源的效能

    陈若兰黄晓春马文娟左侠...
    565-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以下简称"三维模型")在女性盆腔包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在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因盆腔包块住院且手术的患者98例,术前均行B超和CTA检查,采集CTA原始数据,采用三维重建软件建立盆腔数字化三维模型,依据盆腔包块供血判断包块来源.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术前诊断方法(B超、CTA检查和三维模型)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术前诊断方法判断盆腔肿瘤卵巢来源的效能.结果 98例患者共130个盆腔包块纳入研究,包块最大径平均为(71.61±3.03)mm,其中卵巢来源83个,非卵巢来源47个.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术前三维模型的诊断符合率为72.31%,高于B超(58.46%)和CTA(5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三维模型显示包块血供源于卵巢动脉或子宫动脉-卵巢支来判定包块源于卵巢,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Kappa值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79.51%、91.49%、94.29%、71.67%、83.85%、0.67、0.855.结论 盆腔 CTA 三维模型可直观显示包块血供来源与特点、包块与邻近器官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利用卵巢动脉及子宫动脉-卵巢支来判断盆腔包块的卵巢来源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盆腔包块CT血管成像三维模型数字化病理诊断

    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减轻乳腺癌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王惟张微贺轲渝李巍...
    571-575,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在乳腺癌手术术后急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乳腺癌手术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阻滞组(HR组)和罗哌卡因阻滞组(R组).两组患者术前行术侧SAPB,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30 min、2 h、4 h、6 h、12 h、24 h和48 h患者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阻滞相关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结果 与R组比较,HR组患者在术后30 min、2 h、12 h、24 h、48 h静息NRS评分和术后12 h、24 h、48 h运动NRS评分降低(P<0.05),术后 12(0 vs.31.0%,P=0.020)、24(27.6%vs.65.5%,P=0.040)、48 h(6.9%vs.37.9%,P=0.005)运动中、重度疼痛发生率降低.HR组患者下床时间较R组更早[20(18,23)h vs.24(20,27)h,P=0.021].结论 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SAPB可减轻乳腺癌手术术后NRS评分,降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缩短患者下床时间.

    前锯肌平面阻滞乳腺肿瘤氢吗啡酮术后疼痛

    腹式深吸气屏气和自由呼吸在左侧乳腺癌调强放疗中剂量学比较

    张炎滕芸唐罗勇徐宝芹...
    576-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式深吸气屏气(ADIBH)和自由呼吸(FB)在左乳腺癌调强放疗(IMRT)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该院左乳腺癌术后需行辅助放疗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ADIBH和FB两种呼吸模式CT模拟定位图像,勾画计划靶区(PTV)和危及器官,设计IMRT计划,比较两种呼吸模式剂量学参数.结果 ADIBH和FB的PTV平均剂量(Dmean)、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B比较,ADIBH的心脏Dmean、V5、V10、V20、V30、V40分别下降2.95 Gy、12.21%、8.26%、6.56%、5.41%、3.48%,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 Dmean、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V40 分别下降 15.99 Gy、16.10 Gy、0.82 Gy、1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FB 比较,ADIBH 的同一层面心脏受照剂量和体积明显降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DIBH的心脏Dmean与LAD Dmean呈正相关(r=0.72),FB的心脏Dmean与LAD Dmean也呈正相关(r=0.69).与FB比较,ADIBH的左肺Dmean下降0.99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呼吸模式左肺V5、右肺Dmean、右乳D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IBH可有效降低心脏和LAD的剂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乳腺癌放射治疗腹式深吸气屏气自由呼吸辐射剂量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脑水肿严重程度及预后影响因素

    幸文利谭关平段佳
    582-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脑水肿严重程度,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该院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91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分为Ⅰ组(轻度)、Ⅱ组(中度)、Ⅲ组(重度);治疗后12周利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预后评估,分为预后优良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水肿程度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Ⅰ组、Ⅱ组、Ⅲ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发病至溶栓时间≥6 h、高血压、血管成功再通、侧支循环优良患者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发病至溶栓时间≥6 h、高血压病史是导致脑水肿严重的危险因素,而血管成功再通是脑水肿的保护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预后优良组侧支循环优良、血管成功再通、重度脑水肿、高血压、发病至溶栓时间≥6 h、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患者百分比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脑水肿、发病至溶栓时间≥6 h、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侧支循环优良、血管成功再通是预后良好的积极因素(P<0.05).结论 有高血压且发病至溶栓时间≥6 h、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的机械取栓患者,治疗后脑水肿程度越严重;而重度脑水肿、发病至溶栓时间≥6 h、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是影响机械取栓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脑水肿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