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曾祥君

季刊

1673-9140

dlxb04@163.com

0731-85258195

410004

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电力系统自动化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电网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供用电技术、电能质量与节能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热能动力工程、动力与机械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新能源技术、电力系统通信、计算机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土木建筑工程、电厂化学与环境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初值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的锂电池参数辨识

    王文史华泽岳雨霏黎隆基...
    17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准确估计依赖于精确的锂电池模型参数.在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FFRLS)对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参数辨识时,迭代初始值选取不当会造成辨识精度低、收敛速度慢的问题.为此,将电路分析法与FFRLS相结合,提出基于改进初值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improved initial value-FFRLS,IIV-FFRLS).首先,通过离线辨识得到各荷电状态点对应的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并进行多项式拟合;然后,利用初始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OCV)和OCV-SOC曲线获得初始SOC,代入参数拟合函数得到初始参数;最后,将初始参数带入递推公式得到IIV-FFRLS迭代初始值.对4种锂电池工况进行参数辨识,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IIV-FFRLS的平均相对误差、收敛时间分别减小58%、23%以上;IIV-FFRLS具有更高的辨识精度与更快的收敛速度.

    锂离子电池参数辨识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迭代初始值

    基于场景概率分布不确定性和概率组合场景性能的微电网鲁棒经济优化

    徐晓旭郑鹏远秦海杰王雅琳...
    18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孤岛型微电网内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提出基于场景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和概率组合场景性能的微电网鲁棒经济优化方法.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数据驱动场景概率分布模糊集.在日前计划阶段引入二进制展开技术,对连续变量形式的概率组合系数进行离散化,简捷有效地参数化最恶劣场景搜索的密集度和搜索区间,使得最恶劣场景的搜索范围从不确定集边界有效扩展至不确定集内部,从而搜索出最恶劣的概率组合场景;通过优化最恶劣概率组合场景性能,计算出微电网运行日前优化解.接着在日内调度阶段利用新能源和负荷的实时测量数据,对部分日前计划优化解进行二次优化调整,提高微电网控制方案的经济性和鲁棒性.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不确定性数据驱动二进制展开概率分布模糊集鲁棒优化

    基于综合赋权与云熵优化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评价

    黄悦华王朔浩杨楠陈晨...
    20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作为能源转型中的重要环节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关注.构建一套匹配中国国情的综合能源系统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不仅能够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后评价打下基础,以此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劣排序;还能够提高综合能源系统项目的管理水平,在制定统一、完整的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标准时提供参考.为此,首先结合园区IES基本特征以及运行特性,构建包含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以及智能友好性4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为解决IES在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对基于传统云物元模型的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云熵优化,即考虑不同评价者对模糊性的可接受程度;为解决单一赋权方法可能导致的评价结果过于主观或过于客观的问题,选择基于最小鉴别信息原理将决策实验室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并采用变权法进一步完善综合评价指标;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综合评价体系的科学正确性.

    综合能源系统云物元模型云熵优化最小鉴别信息原理综合评价变权法

    含电、冷、热、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

    易纯肖辉吴公平曾林俊...
    215-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含有风电、光伏等多种能源、冷热电负荷和蓄电池,具有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优势.首先,考虑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构建多面体不确定集的鲁棒优化模型并对不确定性进行处理;然后,建立碳排放量最少和运行成本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引入碳排放惩罚因子,将多目标转换为单目标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际RIES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兼顾系统的环保性和经济性,能够更好地处理不确定性,实现系统的经济优化运行.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鲁棒模型优化运行分时电价多目标问题

    机场服务区光储配置和电能管理双层规划模型

    丁双宁卢小龙孙志云韦启珍...
    22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动汽车的兴起增加了机场服务区内的用电负荷.为此,利用机场周边发展光伏与储能,结合电动汽车停放期间充电特点,建立电动汽车参与价格型需求响应、服务区光储容量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为光伏与储能设备容量优化配置,以光储配置成本最小为目标;下层模型中提出考虑分时电价与电动汽车停放中不同充电需求的服务区电能优化管理策略,同时,建立电动汽车负荷随机模型与价格型需求响应模型,以充电效益、光储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典型日优化控制模型并优化电动汽车负荷曲线、服务区内储能控制.仿真中考虑光伏出力与充电负荷随机性,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消除其对结果的影响,并且分析需求响应不确定性对优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分时电价与电动汽车充电效益的光储系统优化配置可节省一次投资费用,利用分时电价政策的充电和光储优化控制可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合理的系统配置与场地利用、充电管理和光储控制,是提高能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电动汽车光储容量配置机场服务区需求响应分时电价电能优化管理双层规划

    并网变流器小信号稳定性解析解

    袁梦瞳薄耀龙夏杨红韦巍...
    23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是变流器并网同步的核心环节,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基于同步坐标系的锁相环(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PLL,SRF-PLL).由于SRF-PLL的引入,使得并网变流器模型复杂,稳定性分析困难,通常结合波特图等进行数值验证分析而难以获得解析解,更多关于稳定性的本质机理无法有效揭示.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代数运算的锁相(algebraic operation based PLL,AO-PLL)控制技术,同步速度更快,且在该锁相控制方式下,变流器模型阶次降低.基于此,给出系统稳定性的封闭解析解形式,并获得系统稳定性的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功无功控制耦合对系统稳定性影响;揭示电流环比例控制器和积分控制器对系统稳定性的不同影响机理;解释利用短路比来刻画系统稳定裕度的内涵.此外,阐述所提AO-PLL和常规SRF-PLL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稳定性结论在常规SRF-PLL控制下的适用性.最后通过算例验证前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锁相环并网变流器有功无功耦合小信号稳定性弱电网

    基于混合馈入型自适应补偿的电网谐波功率放大器超宽频控制

    代子阔刘尚坤李冰心许向伟...
    24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功率放大器因其灵活易控成为电网电压模拟的理想物理接口之一.针对现有功率放大器控制方法会放大频率偏差、使滤波电路参数漂移以及难以模拟高频谐波的弊病,首先,提出一种混合馈入型自适应补偿的谐波功率放大器超宽频控制策略,以高精度复现宽频电压信号并兼顾动态与稳态性能;然后,设计多变量混合馈入型环路以补偿系统暂态特性;在时域下利用Lyapunov函数推导计及参数漂移的自适应方法以补偿滤波参数不确定性;深入分析并克服混合自适应补偿的数字实现局限性;讨论所提方法作为重复内嵌控制的性能提升;最后,制作样机,进行所提策略动态性能与稳态精度的仿真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既有控制具备更快的动态响应、更高的稳态精度以及更宽的跟踪谐波频率范围,可以实现对超宽频参考电压的快速无差跟踪.

    电网模拟功率放大器宽频自适应控制重复控制

    考虑累积效应的电力变压器绕组弹塑性形变分析

    刘君陈沛龙吕黔苏艾文灏...
    25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路导致的绕组形变是引发变压器故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变压器绕组在多次短路冲击下的弹塑性形变规律,以一台型号为SFZ7-31500/110电力变压器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变压器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磁场—结构场耦合计算,获取短路过程中变压器的漏磁场分布及绕组所受电动力大小,系统分析绕组在多次短路冲击下的形变特性及其累积效应.结果表明,在短路冲击下,高、低压绕组的形变方向相反,且低压绕组的形变量明显大于高压绕组.此外,受到铁芯结构的影响,同一绕组位于铁芯窗内和窗外的受力和变形呈现出显著的不均匀性,窗内的绕组形变量较大.随着短路次数的增加,低压绕组上的塑性应变逐渐累积,初期增长迅速,但随后因材料硬化效应,形变累积速度逐渐减缓并趋于稳定;相反,高压绕组在整个过程中均保持弹性变形,未出现塑性形变.研究结果对变压器绕组动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短路特性累积效应弹塑性形变电力变压器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征稿启事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