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道桥与防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道桥与防洪
城市道桥与防洪

李汾(总编)

月刊

1009-7716

cdq@smedi.com

021-51298850

200092

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

城市道桥与防洪/Journal Urban Roads Bridges & Flood Control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城市交通、道路、桥梁、防洪、排水工程的教学、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管理、产品生产等单位以及公路、铁道、港口、水利系统的相关专业人员及大专院校教师与学生。本刊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与读者的学术、技术交流渠道,促进各企业单位与用户的联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内灰绿基础设施协同策略研究进展及展望

    王欣朱峰方圆明卉...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构建城市生命支持系统的视角,重新认知灰色与绿色基础设施以及灰绿协同的重要性.通过系统梳理国内相关研究,总结灰绿协同在涉水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三个热点方向上的研究进展,继而提出灰绿协同的概念、内涵、特征及理论框架,为后续细化的协同技术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此外,探讨灰绿协同理论在过往研究中的局限,并在长期视角下针对协同方向、协同技术、协同评价、协同数字化提出四点展望,为强化基础设施协同,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建议.

    市政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灰绿协同

    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城市道路技术要素的探索与实践

    王斌强郑卫国袁伟马玉林...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绿色低碳"背景下,"绿色低碳"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法,首先,从"绿色低碳"的概念内涵出发,探索城市道路全寿命周期内安全、生态、低碳的技术要素;然后,以某城市道路为案例,阐述"绿色低碳"城市道路技术要素的应用技巧和设计手法,为类似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绿色低碳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碳中和措施系统的概念与架构

    卜政滔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形势表明,碳治理的紧迫性从未像现在这样明确而迫切.城市道路交通领域在按时达成预定碳目标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为理清各种措施、路径或方法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明晰的治理框架,并把握研究与实践的关键路径,以便于更有效的碳中和行动.通过运用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和归纳与演绎等多种方法,研究并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性解决方案和碳中和措施分系统的基本架构,明确了从系统、分系统、子系统到关键组件的关键线路,对碳中和措施分系统中的两类主要负排放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强调了负排放子系统在城市道路交通实现零碳排状态中的决定性作用.其结论可为其他行业或领域的碳中和措施系统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碳中和零排放碳汇碳捕集

    OGFC生产过程碳排放计算和碳减排技术研究

    凌宏伟郑晓光闫国杰陆文亮...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降低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生产、施工、管养过程的碳排放问题,开展对排水性沥青面层OGFC沥青混合料包括原材料准备、原材料运输到生产基地、混合料生产拌和阶段在内的生产过程碳排放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将排水性沥青面层OGFC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划分为材料准备和混合料生产拌和两个阶段,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材料准备方案、生产工艺等,按排放因子法计算系统边界内各阶段的碳排放,分析各分项碳排放占比,提出合适的碳减排措施.以上海市浦东新区高等级道路金海路改建工程为例,对研究提出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碳减排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分析,结果显示碳减排效果比较显著.

    OGFC碳排放碳减排排放因子法计算公式

    基于LCA的城市道路碳排放测算与敏感性分析

    牛凯左贵强张兴宇朱晓东...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城市道路碳排放测算与分析是服务"双碳"目标、推进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依托"重庆市广阳大道生态修复及品质提升"项目,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城市道路建设阶段的碳排放测算模型,依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新建城市道路碳排放关键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从建设材料、施工机械燃料及电力等角度识别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碳减排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技术支撑,有助于实现道路建设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的绿色发展.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城市道路敏感性

    市政道路碳排放计算及分析

    余希帆
    27-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基于城市道路全生命周期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的碳排放计算原则和思路,构建了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建造阶段、运行阶段和拆除阶段"3个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模型;然后,通过分类统计不同阶段的能耗和碳排放因子,定量分析了市政道路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以及碳汇量;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论述了所提出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在碳达峰、碳中和分析中的基本步骤以及所需要收集的资料,以期为后续市政道路及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参与碳排放交易、碳足迹等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市政道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碳排放因子

    津石高速公路碳减排测算与特征规律研究

    何佳朱晓东张兴宇陈永昊...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双碳目标发展新形势,重点聚焦绿色公路建设阶段碳排放测算研究,依托津石高速天津西段工程,通过构建碳排放测算模型,实现从多层级进行不同颗粒度的绿色公路建设碳排放量化计算,并对其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统计发现碳排放量较大的材料主要为水泥、钢类和生石灰,分别占到材料总碳排放的32.27%、41.09%和23.48%,总占比超95%;消耗量较大的材料主要为矿土料,占总消耗量比例超85%;回旋钻机及自卸汽车为排放最大的机械设备,分别占到总体排放的22.28%及19.84%,累计占比超过40%;消耗量最大的机械为电动卷扬机,消耗台班量占到总台班量的20.99%.

    碳排放测算模型公路绿色

    面向2035长沙骨干路网建设的思考

    史啸
    35-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5版长沙骨干路网规划围绕"一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方向和"一主两次五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开展,提出了"两环四横七纵十二射"的高、快速路和"五横、五纵"的快捷路组合的骨干路网结构.结合2035年长沙建设新兴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都市圈建设的示范城市的总体规划,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三个高地"的奋力建设,黄花机场、渝长夏高铁等重大交通设施的启动,长沙需要重新审视骨干路网建设,以支撑应对多重战略叠加带来的发展机遇,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辐射长株潭、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快速路网骨干路网快捷路高速公路

    汕尾综合保税区交通系统规划研究

    龙家彦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保税区由于具备保税、进出口等业务功能,其园区监控管理、进出口设置、交通组织方式等有着特殊要求.通过梳理研究广州、深圳现状综合保税区的规划情况,结合汕尾综合保税区实际条件,从内部路网规划、出入口设置、交通设施布局、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使规划的交通系统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从而支撑汕尾综合保税区的发展需求.

    综合保税区内部路网出入口交通设施交通组织

    江宁区交通拥堵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贺瑞梅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源交通大数据分析,从出行需求、用地布局、交通系统等多方面系统评估江宁区交通拥堵状况,识别交通拥堵成因,精准把握交通症结,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推动拥堵治理重点从保障"行车通畅"向提升"车的效率"和"人的体验"转变,提出以健康发展、完善供应和需求调控为核心战略,从用地开发、轨道交通、路网体系、常规公交、慢行交通和停车系统六个方面拟订交通拥堵治理对策.

    交通治理健康发展需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