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道桥与防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道桥与防洪
城市道桥与防洪

李汾(总编)

月刊

1009-7716

cdq@smedi.com

021-51298850

200092

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

城市道桥与防洪/Journal Urban Roads Bridges & Flood Control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城市交通、道路、桥梁、防洪、排水工程的教学、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管理、产品生产等单位以及公路、铁道、港口、水利系统的相关专业人员及大专院校教师与学生。本刊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与读者的学术、技术交流渠道,促进各企业单位与用户的联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U型Twin-PBL剪力键极限承载力的数值分析

    李志勇王银辉张乾坤王松林...
    209-213,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端部承压混凝土可提高Twin-PBL剪力键承载能力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可用于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的间断式U型Twin-PBL剪力键.通过3组推出试验试件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这种新型剪力键的极限承载特点和承载力.结果表明:U型Twin-PBL剪力键极限承载能力较普通承压型Twin-PBL剪力键有显著提高,且提高主要来源于端部混凝土承压面积增大,所以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对该剪力键承载能力影响明显,而孔中混凝土榫和贯穿钢筋两部分对承载力贡献无明显变化,故而通过修正端承压混凝土面积得到了这种剪力键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为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间断式剪力键提供了新的思路.

    U型Twin-PBL剪力键钢-混组合结构数值模拟极限承载力

    基于位移与轴力的软土深基坑开挖扰动控制

    卫俊杰王颖轶荣建徐伟忠...
    214-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软土地层基坑工程钢支撑体系压力控制液压伺服反馈控制中施工扰动最终位移的不确定性及其环境风险,研究建立了以扰动位移控制为核心、位移与支撑轴力综合优化的钢支撑液压伺服智能控制方法.提出基于容许位移约束的线性位移变化与支撑力综合优化智能控制模式,并建立相应的施工全过程实时调压技术.构建了基于高精度激光测距和液压监测同步的反馈系统,采用形函数的随机数据误差处理方法,有效防范随机误差带来的反馈控制失误和风险.经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经上海世博通道工程示范应用,位移控制效果显著.

    位移与支撑力综合优化线性位移控制模式协同调压微扰动控制

    基于Matlab PDE工具箱的土体冻结温度场模拟研究

    姚远宏张泽雨刘永成
    22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并运用Matlab PDE tool模拟模型槽土体冻结的温度场并验证模拟值的准确性.首先,通过合理的边界假设,使三维的模型槽土体冻结热传导问题转化为二维空间;然后,运用Matlab PDE tool进行模拟并对比测温点的模拟温度和实测温度.结果表明:土体冻结中温度场导热可以通过Matlab PDE tool模拟,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测温点模拟值的准确性与测温点距边界距离和冻结时间有关.

    MatlabPDEtool热传导温度场冻土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安全变道控制距离研究

    李大鹏陈龙庭金坚定
    224-225,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安全变道概率条件下车辆行驶的控制距离,对变道过程中车辆跟驰行驶安全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并运用概率论与交通流理论研究车辆变道概率组合特性,推导出安全变道控制距离与成功变道概率之间的关系.结合实例计算,对推导模型与规范中的建议值和计算值进行吻合性验证.

    概率论交通流理论安全变道概率

    高架出口匝道下游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研究

    阳杰
    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高架快速路与地面道路,主要通过出口匝道及其下游交叉口进行交通转换,高峰时段出口匝道及下游交叉口交通拥堵频发.以元胞传输模型为基础,构建出口匝道及下游交叉口交通预测模型;采用动态调整周期时长和信号相位的控制策略,建立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模型.以排队长度、绿灯和周期时长为约束条件,以各进口道加权平均延误为目标函数,进行信号配时动态优化.以成都市实例匝道和交叉口进行验证,表明本文提出信号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此类交叉口的饱和度、延误和排队长度,提升其通行效率.

    出口匝道交叉口元胞传输模型信号控制

    清水池水力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朱智勇
    230-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水池具有水力调节和消毒接触的双重作用,提高t10/T是提高消毒效率而减少消毒剂投加量和副产物生成量的有效方法.针对清水池实例,进行整体建模,以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主要尺寸对清水池t10/T的影响程度,并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长宽比是t10/T影响最为明显的因素,但变大的趋势放缓.减少弯道数量及宽度和增大进水管管径,均可使t10/T有所增加.清水池实例的长宽比为38,水力效率为0.54,可以满足不少于0.5的设计要求.

    清水池CFD长宽比弯道进水t10/T

    交通基础设施BIM全景展示平台应用

    吴军伟
    23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数量的逐渐增多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的方向已成为未来的主旋律和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为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行业数字化应用的拓展和推广,基于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汇报和交流核心需求的详细分析,构建BIM全景展示平台,全方位展现项目方案特点及要点,增强对项目方案的理解,降低沟通成本;以实际项目为案例,全面系统说明BIM全景展示平台的应用及达到的效果.

    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项目汇报数字化应用BIM全景展示平台

    基于BIM+AIoT的市政工程智慧工地平台开发与应用

    闫涛
    237-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大背景下,市政工程专业众多,施工现场环境复杂,管理难度大,亟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通过BIM、AI、IoT技术的集成应用开发适应于市政工程特点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了人员实时定位、关键设备在线监控、基坑安全监测、隐患自动识别等功能,提升了现场各要素的管控能力.通过试点项目的应用验证了平台的应用效果,为其他同类项目的智慧工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BIMAIoT智慧工地市政工程

    基于鸿城软件平台的BIM模型的集成展示应用

    杨明熹
    24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比传统汇报方式与BIM模型整合的新型汇报方式,分别从展示效果、资源投入、成果重复利用率等方面讨论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BIM模型整合的新型汇报方式具有可集成数据多、展示效果满足深度和广度要求、投入资源少、模型可重复利用、云端共享等特点,指出各设计院可借此契机构建在不同区域市场的三维模型库与交通路网分析库.在后续项目竞争与承接中,基于BIM模型整合的新型汇报方式将成为设计院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汇报方式展示效果资源投入BIM模型整合竞争力

    智能市政基础设施可扩展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李天逸
    245-247,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发展,市政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然而,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交换的复杂性是一个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市政基础设施可扩展元数据和数据字典成为关键工具.其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和标准,使不同供应商和系统更容易集成和共享数据.此外,可扩展元数据和数据字典还提高了智能市政基础设施的数据质量和一致性,从而支持更准确和可靠的决策制定和城市管理.将研究可扩展元数据和数据字段设计与实现方法,结合市政5大类设施应用场景,给出具体设计方案.

    可扩展元数据城市重大市政设施数据交换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