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道桥与防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道桥与防洪
城市道桥与防洪

李汾(总编)

月刊

1009-7716

cdq@smedi.com

021-51298850

200092

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

城市道桥与防洪/Journal Urban Roads Bridges & Flood Control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城市交通、道路、桥梁、防洪、排水工程的教学、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管理、产品生产等单位以及公路、铁道、港口、水利系统的相关专业人员及大专院校教师与学生。本刊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与读者的学术、技术交流渠道,促进各企业单位与用户的联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动驾驶与常规交通混合条件下通行能力研究

    张焱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升级,现有交通设施的容量也相应随着技术的革新发生变化,传统车辆不会立即退出历史舞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自动驾驶车辆将和传统车辆共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因此开展混合交通条件下通行能力的研究有助于重新审视既有交通设施的容量,并对这种场景下管理及技术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结合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行特征,研究不同自动驾驶混入率条件下各参数对宏观道路潜在通行的影响,利用概率论及蒙特卡洛方法进行理论计算,模拟自动驾驶车辆出现在车队的位置和时空需求,并对不同的组队策略进行详细分析,粗略估计在混合交通状况下交通能力提升的趋势和影响程度,为混合通行能力的测算提供了一种方法,并提出管理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适应自动驾驶技术的变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自动驾驶混合交通通行能力排队长度

    基于车路协同的城市智慧道路关键技术框架研究

    邹娇赵翔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路协同技术不断成熟,智慧城市发展不断进步,智慧道路研究和建设尤其重要.研究智慧道路需求分析,明确智慧路口和全息路段两个典型应用场景,通过构建道路数字基础设施,研究多方位立体监测与多因素动态耦合下道路安全风险精确感知方法,实现微观场景内交通参与物认知、运动状态及协同感知,进而通过边缘计算单元支撑车路协同,为面向车路协同场景的智慧道路建设提供技术条件.

    车路协同智慧道路智慧路口边缘计算

    综合交通枢纽智慧停车场一体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李开国洪少枝赵雪峰黄轲...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交通枢纽智慧停车场的建设可以实现枢纽客流的快速疏散,提高枢纽运行效率,降低管控压力.目前交通枢纽停车场的建设更注重停车场自身运营管理中智慧系统的建设,但对旅客停车出行链缺乏一体化融合,对周边交通缺乏一体化协同,并出现多主体管理缺乏信息交互的情况.结合智慧停车场功能需求,研究实现功能需求的关键技术,希望为综合交通枢纽智慧停车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思考.

    综合交通枢纽智慧停车一体化设计空地一体室内导航

    城市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设置及技术研究

    黄平孙培翔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城市地下道路建设越来越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水淹、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因未及时管控地下道路车辆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地下道路的运行安全面临挑战.通过对地下道路入口控制方法、总体方案、设备要求等开展研究,提出地下道路关闭多级预警、建立物理拦截需求和安全高效的控制系统等建议.通过文献、需求调研、技术比选验证,提出了包含物理控制设施、车道信号灯、交通感知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声光警示设施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等方案,并结合广州南沙横沥岛尖地下环路的实例开展了方案设计和工程应用.研究提出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提升紧急工况下地下道路入口的交通控制效率,提升地下道路安全水平.

    地下道路入口控制地下道路安全水灾应急闸机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和CiteSpace文献计量的城市道路设计研究综述

    李振辉尹治军张昕王小东...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规划和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和CiteSpace文献计量学软件,分析2010-2023年以城市道路设计为主题的期刊学术论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其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结果表明,从2017年起,城市道路设计文献发表突破300篇/年;研究机构中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发文数量最多,占比为25.07%;期刊主要以《城市道桥与防洪》、《现代园艺》、《建材与装饰》、《江西建材》和《山西建筑》等发文量较多;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城市道路设计、景观设计、海绵城市和快速路等方面.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城市道路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最后,研究呼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政策支持和实践经验积累,以推动城市道路设计的不断创新和优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城市道路设计数据库城市化文献计量研究综述

    历史风貌街区城市道路更新研究——以上海与武汉为例

    陆洋胡毅尹祖超朱璨...
    21-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风貌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路更新在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与改造中具有一定特殊性:一方面,它是城市道路老路改造的特例;另一方面,它需要历史文物保护、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多专业的参与.为提升历史风貌街道更新工程的品质,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在梳理历史风貌街区的三级规划体系、近年来各地相关政策及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分析上海衡复风貌区、思南路、武汉中山大道、青岛路、黎黄陂路等典型工程案例,总结历史风貌街道更新的实践经验.

    历史风貌街区街道更新老路改造

    既有高速公路增设服务型立交要素分析——以S32高速昆阳路立交工程为例

    冯玉鹏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快速化发展背景下,已建高速路网结构体系已逐步处于城区范围,既有高速公路立交出入口间距过大与沿线区域快速进出高速路网的迫切需求的矛盾与日俱增.以S32申嘉湖高速昆阳路立交工程为例,从增设高速服务立交项目选址与立交选型分析、交通影响特征分析、新材料合理应用等相关要素,总结出既有高速公路增设服务型立交收费匝道总体方案设计技术特点,提出了合理应用新型材料解决收费系统与路面结构层电磁干扰影响设计思路,旨在为后续城区高速公路增设服务型立交出入口提供技术借鉴和指导.

    服务型立交高速公路改建制约因素

    上海市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汤翰林
    28-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市漕宝路快速路是上海主城区内一条小客车专用地下快速路,介绍了项目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的论证分析,在高快速系统和地区路网系统多个层面进行交通预测和分析,提出工程和管理并举的综合提升措施.针对项目本体,提出一种河道布线的快速路选线方案,并对横断面布置、高架和地下立交、叠层剪刀叉匝道等关键节点方案等进行综合比选和分析论证,对地下快速路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同类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上海市快速路地下快速路地下立交叠层剪刀叉匝道

    无锡市大成路快速化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华婷婷
    34-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成路为无锡市锡东新城骨干路网中的重要"一横",西连无锡东站枢纽和高铁商务区,东接宛山湖科技城.通过分析道路所处区位及交通功能,论述了大成路快速化提升的必要性;基于功能定位及交通需求分析,确定了大成路快速化工程的总体方案,包括设计标准、建设规模及出入口布置方案;结合道路红线条件、沿线路网及开发、城市景观要求,综合确定了快速化道路的敷设形式;重点介绍了与快速路相交节点、地铁穿越节点等关键节点方案,希望为类似工程设计项目提供借鉴.

    快速化道路总体方案功能定位敷设形式节点方案

    深圳港区跨海货运通道方案比选研究

    黄程俣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圳市妈湾跨海通道蛇口—赤湾连接线工程是深圳港区跨海货运通道的一部分,建设条件复杂,为此开展多线位、多工法方案综合比选,以确定兼顾各方需求的优化方案.对工程的功能定位、港区货运需求、沿线用地情况及规划等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跨海货运快速路通道从选线、工法、设计方案逐层递进,进行多方案比选.综合考虑了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减少对港区用地占用,降低施工对疏港交通影响等因素,确定了项目的选线方案以及双管单层15 m盾构的工法和设计方案.成果为深圳市等港区货运通道的选线及设计方案提供借鉴.

    城市快速路选线设计盾构隧道货运通道